山西五台东冶朱氏家族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世界朱氏网 | 2021/03/25|浏览量:1673
五台县位于山西省境东北部,隶属于山西省忻州市,属土石山区,东与河北省以太行山脊为界。面积2865平方公里,辖6镇24乡。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五台县境内的五台山,山峦重叠,地形复杂,由东、西、中、南、北、五台组成,号称“华北屋脊”。位居全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五台县位置偏北,地势又高,气候寒冷,素有“华北小兴安岭”之称。年均气温5℃,一月零下11℃,七月21℃。年降雨量500毫米,无霜期90—150天。
据五台东冶《朱氏族谱》记载,其先祖来自安徽省凤阳县柳川镇东田村。明朝天顺元年(1457年),朱鏮、朱铭兄弟二人奉旨封为山西台郡镇守,建立屯汛地,以供军需,遂居于五台县东冶镇。
据朱氏族人相传,朱鏮、朱铭来到东冶镇后,把永安村村北的仓城作为军粮物资存储之地,把槐荫村磨子山作为朱氏驻军生活之地。至今,槐荫村仍有朱后泉、朱家窑等地名,据说与朱家有关。朱鏮、朱铭去世后,就葬在了磨子山上。磨子山下有泉名曰“朱后泉”。传说,磨子山形似一条大龙,龙头伸到了朱后泉,若泉水冒涨至龙嘴,龙饮水后,会有大量人才出现。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修建六九零四兵工厂时,通知朱家族人将坟迁走。当时东街朱根元,南街朱计忠,阴阳先生郑先泽参与了迁坟之事,传说有玉带等物品出土,后将坟迁葬到了东街小官地,现已无考。
朱氏家族在东冶镇南街旧时建有宗祠,1956年农业合作化后,宗祠被生产队所占用。1982年,实行土地包产到户,宗祠闲置,而后因年久失修,房屋倒塌,破烂不堪。1992年,朱补云与朱存虎相商续谱及重建宗祠事宜,得到族人大力支持,随即成立续谱重建宗祠委员会,由朱卫华任名誉主任委员,朱补云任主任委员。在委员会的组织领导下,朱氏宗祠得以重建。
《朱氏族谱》的一世祖为朱德儒。朱德儒,字教左,元朝末年随朱元璋起事,逐鹿天下,太祖登基后,任提督部堂兵马大元帅。洪武七年(1374年),奉旨加封为太子少保兵部尚书。朱德儒有二子,传至七世时,共有弟兄十四个,其中有朱鏮、朱铭。南京朱氏于洪武四年(1371年)三月建立家谱,立朱德儒为一世祖。1993年,五台朱氏续修家谱时,也把朱德儒立为一世祖,这样,朱鏮、朱铭就改成了七世祖,并将东西两股的家谱合在了一起。
现在,朱氏家族主要分布在东冶镇、望景岗村和槐荫村。一百多年来,朱氏家族人才辈出。清末民初,有东冶沱阳学堂的创办人之一朱应龙;民国时期,有山西省军政届的朱点、朱理等;新中国成立以来,有担任过山西省委书记的朱卫华、担任过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的朱景瑞、在中国科学院从事过博士后研究的朱俊彪等。
(有事找站长,中华朱氏网,长按扫码)
如喜欢,邀请您到中华朱氏商城(电脑版)逛逛!
http://www.zhzhus.com/wap/store.html(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