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花都朱村新村建祠碑文
来源:用户上传 | 上传者: 朱开南 | 2020/09/14|浏览量:4511
树本于根,水本于源,人本于祖。问祖求源,人之本分。我祖有礼,淑配陈氏,立村六百载,迄今繁衍二十九世。裔孙缅怀祖先开天辟地,创立基业,造福后人。值此朱村乔迁暨朱氏大宗祠重建之际,深表孝敬。并浅述我前人之丰功伟绩,铭记于此。
祈求后世,务必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是为序 。
大明鼎盛,永乐纪元。我太祖发受,世居新会,育九子。兄弟九人,风华正茂,踌躇满志,决意出外建基立业。从此先后辞家,各奔前程。时约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八子有礼,驻足禺北,茅居朱氏塱。地处东经113°16' 47";北纬23°37' 32",此处靠江,毗邻黄埔墟。因地势偏低,屡受洪涝袭扰。遂北移两里,依山定居,与多方姓氏同聚朱村,和睦共荣。
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花县新建,朱村入辖。从此,非朱姓族人陆续迁徙他乡。惟我朱氏有礼裔孙,凭此发祥之地,垦荒造田,开凿河川,修桥筑路,世代相传,自强不息。开拓良田三百余公顷,鱼塘七百亩。幅员广大,河涌交织。朝朝潮潮,宜蔬宜果,宜桑宜麻。清末民初,南洋谋生,蔚然成风,旅越宗亲,数超原籍,堤岸有小朱村之称。时至近代,大多数宗亲再移民它国。
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岁次卯),北江溃堤,酿成特大灾害。洪水淹过我村祠堂门口石横梁,延续十五天。村中有极少数的青砖屋幸存,馀皆垮塌,南社最甚。村人与禽畜转移到了后山。只有磨耳以北靠山边的土名庄稼活着,其余数千亩农作物初洪水淹亡殆尽,颗粒无收。村民无家可归,生活极之贫困,逼迫逃难迁徙越南。他们留下家中的断垣残壁,旧村拆迁时仍有可见。
日本侵华,民国十十六年(公元1937年),爆发全面抗日战争,翌年广州沦陷。日军在天马河设防,在望岗岭建炮台驻守。期间,多次到我村扫荡,残杀我无辜村民二十多人,抢掠牲畜无数。村民出田劳作,处日军炮火射程之内,时受日军枪击,人和耕牛唯有待夜深人静时于田间劳动。
1945年日军投降后,改天换地,我村民得以生活在新中国域内。 1952年后大兴水利,建设金钟水库。地处东经113°15' 24";北纬23°38' 46"。山水长注,用之不竭,可灌溉我村大部分土地。赤坎埗头三级水车昼夜不停,轮番抗旱之世代艰辛,由此结束;修筑陵朱防洪大堤,从我村蜿蜒至天马河岸,还建有大型排洪泵站,辖区数千亩,受益几条村;同时建有小型排洪、抗旱泵站数座,河川蓄水闸两处。水利设施,日臻完善,使我村两千亩单田变双田,望天梯田有水灌。广阔耕地,五谷丰登,鱼米之乡,名副其实。
故里绿水青山,村景秀丽。三山肩并,两水襟连。住宅南北依山,平房砖木结构,排列秩然有序。
门前百亩鱼塘,坐落东经113°16' 57";北纬23°37' 75"。源自青龙坑、鹤咀岭之二川融融,流入村前,滋润荔堤,灌溉田园。山上绿树林荫,郁郁葱葱,百花争艳,鸟语蝉鸣。洪圣古庙,香火鼎盛,祐我风调雨顺,老少平安。中社山上一株古榕,四人合抱,繁枝茂叶,四季长青,特大而罕见,乃我村之胜景。
每当晨曦,百鸟催人,枝头讴歌:“日出而作,天道酬勤,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日入时分,朵朵红云。但见家家户户,坎烟缕缕;行行白鹭,翩翩归巢,晒谷场上孩童,欢呼雀跃,指指点点;村道上,男女结队,耕牛成群,熙熙攘攘,络绎而归。及至晚间,少年有志,堂馆集聚,从师学武。村史流传,武术高手者人才济济,子儒公举旗反清抗英;翰墨飘香,英才辈出,兆莘公忠心献国,三代功名;钊公业君,博学精深,同胞比翼,德高望重。有礼裔孙,勤奋进取。
1978年后,我村乘改革开放春风,增建楼宇三百多栋,千百年来瓦面泥砖屋的时代,从此告别。一排排规划整齐,巷道宽阔;一幢幢三至五层,抒心悦目,几净窗明的小洋房,巍然屹立。村庄范围成倍扩展,居住环境焕然一新。
花都汽车产业发展,朱村乔迁。今村基重开福地,祠堂宗庙重建。高楼大厦,金碧辉煌,园林胜景,宜寿宜兴。宗亲分支,港澳台胞,海外华侨,七千裔孙普天同庆。新村造价逾6.5亿元,规划总用地13.342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4.9634万平方米,综合容积率1.83,总建筑密度26.3%,绿化率30.2%。建楼宇43栋,其中包括:高层住宅电梯房9栋,多层住宅30栋,祠堂、村委办公楼、幼儿园、老人活动中心各一栋。朱村新村住宅共1919套,商铺250间。此外,政府返还商业自留地80亩,工业自留地450亩。现时在村在册人口1460人。村中历史巨变,生活方式转型,要求人的素质升级,凭本领、靠勤奋、跟进时代发展,民生步步高。
溯本追源,莫忘先祖之大恩大德。勿为鱼得水游,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殊不知有风!亲恩该当报,百善孝为先。
孔子曰:“事父母以礼,敬,顺,于礼无违,谓之孝也。” 我等乃朱子后裔,本分遵循圣贤教诲,尽心孝道,悠悠万事,惟此为大,檐前滴水。休悭善举,好善祥临,前人载果。当此乐解私囊,为我祠堂宗庙重建添砖加瓦。四时祭祀,感念父母养育之恩,呜呼!
朱子《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云: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我等既要承前,还须启后。人行天道,天人同道,是必我朱氏宗亲之源远流长,万世兴盛!
是为记, 有礼!
(太祖二十三世孙 文晃拜撰,时二O一二年)
(有事找站长,长按扫码)
- THE END -
研究朱氏文化、编修家谱,品酒酌茶、读史看天下,看《中华朱氏网》,品“中华朱氏酒”、“朱氏家族酒”。凡是订用一件酒者,年终惠赠《中华朱氏通讯录》一份,视为“中华朱氏网”会员,享受会员服务! A、“中华朱氏酒”,中华朱氏网监制,每箱6瓶,每瓶500毫升,茅台酱香、53度,坤沙5年。茅台镇发货,送货上门! B、“朱氏家族酒”,中华朱氏网监制,每箱6瓶,每瓶500毫升,茅台酱香、53度,碎沙3年,茅台镇发货,送货上门。中华朱氏网精心打造,纯粮食酒,货真价实!联系电话(微信):1981988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