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富阳朱氏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世界朱氏网 | 2021/09/22|浏览量:1709
根据富春朱氏宗谱和余姚朱氏宗谱20本,发现富春双溪朱氏是宋兵部尚书朱廷碧的后代,是余姚龙泉山一本堂老三房文达公一支的后代,富阳双溪始祖孔方是余姚朱舜水爷爷孔孟的亲兄弟。在明末清初时期因受朱舜水反清复明的牵连逃来双溪山里的,当时是孔方的三个儿子应姣、应宿、应选先来到富阳双溪,奉父亲孔方为双溪朱氏始祖。应姣、应宿、应选也就是朱舜水的伯伯,老三房文达公一支(朱舜水一支)的后代基本上分散在全国各地,清代二百多年时间富阳双溪朱氏也不敢同余姚方面有太多的联系。
朱舜水(之瑜)(1600~1682)明清之际的学者和教育家。字楚屿,又作鲁屿,号舜水,汉族,余姚人,明末贡生。因在明末和南明曾二次奉诏特征,未就,人称征君。清兵入关后,流亡在外参加抗清复明活动。著有《朱舜水集》。其学特点是提倡“实理实学、学以致用”,认为“学问之道,贵在实行,圣贤之学,俱在践履”。朱之瑜和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颜元一起被称为明末清初中国五大学者。
富阳双溪朱氏与灵桥、洞桥朱氏是同族,以前由于交通信息等等原因,同直系余姚朱氏联系很少,民国时期造祠堂修家谱时没有联系到,双溪朱氏造祠堂发起人还是灵桥朱氏的族长(家谱上有记载),灵桥洞桥朱氏和双溪朱氏是朱元璋的旁支,就是朱元璋再上去几百年有个共的祖先(有记载),灵桥、洞桥朱氏而且还是朱熹次子朱野后代朱询之后,双溪朱氏是朱熹的旁支(家谱上有记载)。家谱上记载朱询官睦州刺史迁于富阳陵(灵)桥,其后朱昴迁分水十管。
家谱上记载灵桥、洞桥一支为南宋理学家朱熹之后。朱熹父松自安徽婺源(今属江西)迁居福建建阳。南宋末朱熹次子野之后朱询,官睦州刺史,迁于富阳陵(灵)桥,其后朱昂迁分水下十管。元时朱珍自分水迁宁善乡(现属洞桥乡)朱村,再迁至里仁坞。今其族分布于洞桥杜坞、小坞、陈林、南安鸡笼山。另一支原籍贯江西鄱阳(今波阳县),元至正间迁金华,元末自金华迁来宁善乡堪下村。
(有事找站长,中华朱氏网,长按扫码,1981988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