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移民文化——朱氏刺史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中华朱氏网 | 2022/03/01|浏览量:1545

在众多移民家族中,晚唐时期上温州历史上起着承前启后作用的有两大家族,一是朱永家族;一是郑镒家族。朱氏家族与越王钱鏐家族联姻,朱褒、朱诞、朱翱、朱著兄弟四人相继任温州刺史,连续执政长达二十余年,社会安定,吸引了大批中原士人迁居永嘉。
朱永,字致远,会稽人,唐宪宗元和元年(806)丙戌进士。先世自湖广襄阳义阳迁居会稽。朱永因任温州长史,喜欢登临游玩,以信河街有松台蜃水之胜,留居于昼锦坊,为温州始祖。墓厝永嘉县南三十里之安固高岙村北里(今属马屿镇)。子二:长讲,次谭。朱谭,字施及,“蕴醇粹之德,饵芝术,慕云水,不从州郡辟署。尝曰:‘吾治身无愧,子孙必有大吾门者。’”

谭子朱和,字道纯,号雍若。性刚毅。懿宗咸通(860~873)年间,朱和任温州剌史兼静海军使,恰逢境内发生灾荒,上疏批准蠲免本州的赋税,并请准拨发粮食赈济,民众赖以存活。继授高州(治高凉,今广东阳江西茂名)刺史,衣锦荣归。昭宗乾宁(894~899)时,因其长子朱诞上疏请求,累赠左监门、威卫大将军,秩加御史中丞,赠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上柱国,封温国公,赐名其居里为昼锦坊,坊在今鹿城珠冠巷,旧名朱官巷。配叶氏,封南阳郡太夫人。墓址位于在今瑞安马屿高岙。朱和有子四:长诞,次翱,三褒,四著。

朱诞(845~894),字膺符。幼年谦逊,壮有奇节。侍奉父母左右无违,昆弟间雍雍和睦。历任军职,以忠正猛烈闻名。乾符(874~879)末年,温州郡城有部队首领起义投降敌人,夜间率领数千人突然袭击城墙。事出仓皇,时人不知军事,朱诞率领手足,募集敢死勇士参加格战,驱逐敌军出境。广明元年(880),黄巢攻陷长安,天下大乱。温州刺史老懦,因邻地敌兵水陆夹攻,无计可措。此时,朱诞身为牙校,挺身而出,与仲弟朱褒率众抵御,立下战功,本道观察使上奏其事,诏授御史中丞。“岁大荒,民相枕籍。牧守屡更,卒不能治,又罢去,于是连帅以公上闻。”大顺元年(890),“自静海军水陆都知兵马使擢授郡印。……乃修整庶事,削去烦苛。率师以律,示民以信,睦族邻境,薄征徭,禁屠牛,勤耕绩。行之期月,民安岁稔。四方宾客,慕义云集。”当时,海上多游寇,为闽越心腹之患,朱诞与朱褒一起谋划予以歼灭。“朝廷历加爵赏,各加御史大夫,又加散骑常侍。”朱诞自州人为郡守,在任七年,以亲老退职奉养,又举其三弟朱褒替代。天子嘉其诚,诏授朱诞威卫大将军,诏授朱褒“为温州刺史,仍加金紫,天下荣之。制曰:‘内举既彰于威,节情也在于友。’”这时候“属皇纲未振,一郡独安,贡输不绝于道,戎行多缓带。计日廪食,官吏各举职,俸禄不减于平时……爱敬士大夫,复能驭众师。一境欣欣,不知天下之多事也。”“本州军吏百姓诣阙乞致政碑,特加敕允,诏礼部侍郎裴贽撰赐厥文。”(见崔道融《唐御史中丞威卫大将军加金紫光禄大夫封高州郡王朱公(诞)墓志铭》)。朱诞子孙分布楠溪古庙西垟、台州、杭州等地。
  朱褒,字膺宠。唐僖宗广明(880~881)时,由静海军使擢右仆射。中和二年(882)浙东观察使刘汉宏表奏,加威卫大将军兼篆本州刺史,在位十六年,卒于任。昭宗天复二年(902),赠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傅、上柱国,封魏国公。今存《悼杨氏妓琴弦》诗:“魂归寥廓魄归泉,只住人间十五年。昨日施僧裙带上,断肠犹系琵琶弦。”子六,散居闽、越;女二,次适吴越王钱元瓘为后。钱元瓘(887~941),字明宝,临安人,吴越王钱镠子。天祐元年(907),任湖州刺史,征讨温州卢佶,一战而胜,为了固守增筑温州内城,誉称钱氏子城。后唐同光二年(924),吴越入贡,因梁官爵,授钱元瓘为镇海节度使,守温州。明宗天成元年(926),钱镠入朝,遂不奉正朔。长兴三年(932),立为吴越王。吴越唐诗人杜荀鹤曾游历浙南温州、台州,留下许多诗篇,其中《寄温州朱尚书(褒)并呈军倅崔太博(道融)》诗,对温州刺史朱氏兄弟和永嘉县令崔道融等人的政绩、品望、才气有较高的评价,“永嘉名郡昔推名,连属君家弟与兄。教化静师龚渤海,文章高体谢宣城。山从海岸妆吟景,水自城根演政声。今日老输崔博士,不妨疏逸伴双旌。”崔道融,湖北荆州人,前太学博士,司空图诗友。来温州任永嘉县令、静海军倅,辅佐朱褒十余年。累官右补阙。乾宁二年(895)在永嘉书斋编成《申唐集》十卷。另有《东浮集》。杜荀鹤《寄温州崔博士(道融)》诗云:“眼昏经史天何在?心尽英雄国未宁。好向贤侯话吟侣,莫教辜负少微星。”
  根据民国三年(1914)廊下朱启鹄转抄清嘉庆十八年(1813)冬月抄本《象吉摘要·廊下村名墓》之二记载,“墓主人朱公讳诞,配妻张氏。……墓向坐南朝北,面对白蛇垄,偏黄岩下。墓位置双龟山左侧,后人称吕公山。墓地面积约陆亩,墓势宏伟,墓道自望归亭侧直至吕公山。墓道口立牌坊一对,石将军立牌坊下,石猪、石羊、石狗动物附侧。墓前分三级台阶,第一级台阶立一对石马,第二级台阶左侧立高州郡王墓志铭,第三级台阶立一对石太监,仿五凤楼,筑基格式独特,规模与吕阁老、吕尚书墓近似。”朱诞墓葬,俗称“王坟”。墓地今存据宋朝朱樘《朱直清圹志》石刻,有言:“其详见丞相杜立斋(名范,字诚之,黄岩人)子司直浚行状、侍郎节斋陈公昉墓志铭。开庆己未(1259)九月辛丑,葬于真溪吕公山祖茔之侧,敬述其略而纳诸圹。孤子樘泣血百拜谨志,婿从政郎新严州州学教授王埴填讳。”…
  朱翱,字膺翔,僖宗广明(880~881)时,擢任静海军都兵马使。昭宗天复二年(902)四月,由韶州刺史调本部事,十一月徙福州。后仕后梁朝,终两浙盐铁副使,加检校司徒,赐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封秦国公。女一,适吴越王钱俶为王后。子一:绍荣,仕尚书右仆射,配吴越王公主钱氏。钱俶(929~988),字文德,钱元瓘第九子。后晋天福十二年(948),即王位。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上表献所据两浙十三州之地归宋。
  朱著,一名绪,字膺明,一字理分。昭宗时,登进士。乾宁元年(894),任温州刺史。后仕后梁淮南镇镇东节度使,兼盐铁制置发运等使,除浙东道观察判官,赠太子司仪郎太傅卿,赐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封晋国公。配陈氏。墓厝仙桂乡珠冠岙(今永嘉瓯北镇珠岙)。今存《游南雁荡》诗:“山呈图画水鸣弦,石室丹台别有天。官况屡来忘是客,凡襟洗去欲成仙。只因紫绶羁尘海,须把黄花种玉田。药径云关堪驻迹,钓矶风月不须钱。”子三:长仁泽,字伯远,号致仁。仕太常寺卿、两浙招讨使,由永嘉昼锦坊迁居瑞安沈岙为始祖;次仁滔,字伯全,号波曲,初仕李唐,丁内艰,继仕石晋盐铁制置等使,除沂州司马。天福六年(941),赠银紫光禄大夫、检校散骑常侍。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由永嘉昼锦坊迁居婺州转居临海庙弄(即今节孝桥)。三仁泳,字伯言,号湖山。仕朱梁工部尚书,卒赠银青光禄大夫。配陶氏,有子八人。其孙利亿由永嘉昼锦坊迁居黄岩乐山,利霸之后裔迁居平阳、台州户曹巷、河边、庙弄、下塘、浦下、下岙等处。
  朱讲子环,字道统,居建宁。唐天祐(904~907)中,以陶雅之命,率甲兵三千自永嘉戍婺源,民赖以安,因家于县东万安乡松岩里,任制置茶院,是为文公(朱熹)之祖。环子隽,字文智。隽子元昭,元昭子惟甫,惟甫子振,振子绚,绚子森,为入闽始祖。森子松,松子熹。朱熹《朱氏宗谱序》云:“今叨简命来台,知裁氏斐君以家乘出以示余……因将余闽中谱牒之支流细加推步,为昭为穆,庶可得而知源流本末焉。”末署“第十一世孙朱熹拜撰”,可见朱熹是朱环九世孙,是朱永十一世孙。朱斐,字知裁,台州临海人,朱仁滔七世孙。终大理少卿、中奉大夫,主管台州崇道观,赐金紫鱼袋。宋陈耆卿《赤城志》卷33有言,“年十二,预乡荐,建炎二年(1128)进士,历大理丞、提点广西刑狱,大理正、刑部郎中、大理少卿。奉祠,再除大理少卿,未行,卒。初,尤守袤祠三老,欲以公预议,不成而止。著有《燕石集》藏于家。”【“昼锦坊”是温州市区信河街的一条小巷。现在叫珠冠巷,是朱家当官人的小巷,朱官巷。】

(信息来源:网络)

原文阅读

————————

(有事找站长,中华朱氏网,长按扫码)


中华朱氏网群.jpg

凡是朱氏宗亲生产或加工的产品,都可以在这里展示!中华朱氏年货大集开通了,请您报名!您需要什么产品请告诉商品中心。

以下是宗亲提供的产品,您如需要,请和他们联系:商品部主任:朱华情,19819884266!

image.png

中华朱氏专用酒,53度,酱香茅台系列。金世佳和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华情,19819884266

朱府囍酒.jpg

朱家有喜事,就用囍酒,53度,酱香茅台系列和浓香型系列,贵州茅台发货。金世佳和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华情,19819884266。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