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波:母教乃天下太平之源
来源:用户上传 | 上传者: 朱氏邹平分会 | 2022/05/09|浏览量:1056
2019 年11月2日,山东省邹平市文联部分成员在鲁中教育旅行社的赞助和邹平市文化馆、市作家协会的精心组织下。由由俊佐主席带队,来到了邹城市孟子故里采风,来学习圣贤的仁恕之道。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现山东省邹城市)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孟子相传为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父名激,母邹氏。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被后世尊称为亚圣。
我虽自小身在齐鲁,也曾到过“邾国故里”邹城峄山,但一直无缘赡仰孟府圣像,就近耹听圣人的教诲。过去耳熟能详的“仁者无敌”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等等警言名句一直伴我左右,甚至经常调侃的那句“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也是酒席宴桌、三五好友吹牛的戏言。但在孟子故里真正让我景仰的却是一位母亲,一位以教子有方著称,留下“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教子佳话的伟大母亲———孟母。
图片
在启圣寝殿的西侧有一块石碑,上刻“母教一人”四个大字,是民国十四年(1925)文登人毕庶澄所立。“母教一人”意为孟母是倡导母教的第一位伟大的母亲,而在西侧墙上,是孟母教子经,“子年幼,母相伴,品与行,多濡染。”“百姓事,天下事,母与子,共知悉。”站在“母教一人”石碑前,仿佛看到了一位母亲为了孩子的成长,一次次搬家的情景,仿佛看到了少时孟子在母亲把布剪断时的震惊和悔恨的表情。孟子的母亲是位伟大的女性,她言传身教、克勤克俭,守志节,抚幼子,用知慧和坚韧不拔的信心成就了孟子,也为后世的母亲树立贤妻良母的榜样,并且影响了中国一代代的传统女性。在这些女性中,其中一位千年后的母亲,也可以称之为中国母亲的楷模,那就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学、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的母亲谢氏。
范母谢氏,河北真定人氏,出生于书香世家,范仲淹的父亲范墉在河北任上时因原配陈氏去世,而续娶了范母谢氏。但不幸的是在范母生了范仲淹不到两岁时,范墉在徐州去世。范母在万分悲痛中,带着范仲淹扶柩回到了范墉的故乡苏州吴县,在安葬完范墉后,就近在一座名“咒钵庵”的庵堂中栖身,靠浆洗缝补度日。由于范母的身份问题,范仲淹暂时无法融入吴县范氏家族中,为了孩子的生活和前途,因生活所迫,在三年服除后,与吴县任上的朱文翰(作者先祖)相识共谐,待朱文翰任满改嫁来到了山东长山县河南村(现为范公村)。在封建礼教的社会,改嫁对每一个女人来说,都是非常难以迈出的一步,但范母为了范仲淹教育成长毅然走出了这一步。
如果说孔子创立了儒学,那么孟子就是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理论。但儒学的发扬广大却是从千年后的范仲淹起,范仲淹是历史上第一位把文庙纳入府学的人物,“一庙一学”或“左庙右学”成为官办学校的定式,并提倡“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善国者莫先育才,育才之方莫先劝学。”范仲淹伟大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母亲从小对他的教育,这些从范仲淹从仕后“接母奉养”及”范仲淹在范母去世后,上书朝廷的《求追赠考妣状》中说的非常明白:“窃年臣襁褓之中,已丁何怙,鞠养在母,慈爱过人,恤臣幼孤,悯臣多病,夜扣星象,食断荤茹,愈二十载,至于其终。又臣游学之初,违离者久,率常殒泣,几至丧明。而臣仕未及荣,亲已不待,既育之仁则重,罔极之报曾无,夙夜永怀,死生何及!”
孟母和范母都是中国母亲的典范,她们不但培养孩子成人,更为天下育才。巡按山东监察御史钟化民在《祭孟母文中》说:“子之圣即母之圣,妻之圣即夫之圣。不有三迁之教,孰开浩然之圣。人生教子,志在青紫。夫人教子,志在孔子。古今以来,一人而已。为丈夫者,瞻对慈颜,安可不愤然独往,必求至于孔子。尚享!”其中的“志在孔子”与范仲淹少时“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远大抱负异曲同工。
“闺阃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儿童少时的教育,大部为母教,这是每个人一生的基础,是人生最重要的“三观”成长期,每一位母亲都在默默的用自己的方式来影响孩子,帮助孩子健康向上的成长,历史上优秀的母亲不胜枚举,我的天祖母赵氏也是一位品德贤良、义方教子、礼法制家的优秀母亲,也正是因天祖母赵氏的原因,首开了我长山朱氏“嘉会堂”的堂号。(长山朱氏为范仲淹同母异父弟弟的后代。)
天祖母是长山县张旺村人,张旺村赵姓因云南学政赵之随而远近闻名。康乾年间,张旺赵姓有“文行一邑冠”之美誉。 天祖母自小蕙质兰心,仁厚和平,熟读《女诫》等书,常习孔、孟之语,婚后喜听范母教子的故事,相夫教子,孝敬公婆,友爱兄弟,品行端庄,颇受乡邻好评。天祖朱德融家学渊博,天姿英迈,少随长辈读书之余习绘画之技,意远景深,气韵不凡,乡贤宿儒经常约其谈经论道。然天年不永,赍志以殁,年方二十七岁,士林惜之。遗肇晋、肇炘二子,一个五岁,一个不足三岁。天祖母痛苦之余,毅然担起抚子之责,日则延师课读期有所成,夜则常视冷暖无微不至。据《长山朱氏宗谱》记载:“赵氏,性温厚,事翁姑克尽孝,夫殁子幼,备厉艰辛,慈而能教,有断机遗风,乡族咸敬重焉。”
在天祖母的教育下,两个孩子也异常努力,特别是长子朱肇晋,恪遵母教,能自树立,二十岁考中秀才,入北京国子监读书,候选训导,例授修职佐郎。其殚心经术,尤喜周易、汉史,在教育学生上,不拘泥于为章句学,要求活学活用,时时勉以实用,因此门下弟子多有所成就。其本人更是天性方正耿直,淡泊名利。地方有善举,更是挺身任之。如筑河坝,捐地建宗祠,募修县署,封禁山林等等,其谋划长远,期于必成,盖急公好义,天性如此。由于朱肇晋的巨大贡献,母因子贵,妻以夫荣,在天祖母七十周岁的一天,长山县河南村锣鼓喧天,山东省提督学政翰林院编修记名御史吕公,偕地方官员奉旨旌表,送来了“贞怀天鉴”的牌匾,并例封孺人。
在接旨谢恩后,朱肇晋延请吕公及众官员庭堂奉茶,并请吕公赐堂号。吕公环视四周,看了满院闻讯赶来的朱肇晋的学生和乡邻们,不紧不慢的说道:“老夫人冰操贞节,恪守妇职,克尽母道,上事翁姑,下抚幼子,方有今日高朋满座之盛事。易经乾篇云:‘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今日朝廷为老夫人赐匾‘贞怀天鉴’,值嘉者云集,会聚一堂,合,享者,嘉之会也。就取“嘉会”二字为贵府堂号,当利后世厚德载物可好。” 顿时满座皆言精妙,于是铺纸研墨,吕公挥毫间“嘉会堂”三个大字跃然纸上,从此长山朱氏有了“嘉会堂”这一堂号。
图片
从孟母的“母教一人”,到北宋朝庭封赠范母的“惠婉存诚,柔嘉秉性,腾敦断机之风、早着择邻之训”,再到我天祖母的“慈而能教,有断机遗风”。无不彰示母亲教育的重要性,她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她们的品行、道德、慈爱,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并传承后世。
这正是:
闺阃出圣贤,
母教太平源。
品正子自立,
断机遗风传。
(朱振波 中国范仲淹研究会理事 山东历史学会会员 滨州市作协会员 邹平市文史馆馆员)
- THE END -
研究朱氏文化、编修家谱,品酒酌茶、读史看天下,看《中华朱氏网》,品“中华朱氏酒”、“朱府囍酒”。凡是订用一件酒者,年终惠赠《中华朱氏通讯录》一份,视为“中华朱氏网”会员,享受会员服务!商品部主任:朱华情,19819884266!
中华朱氏专用酒,53度,酱香茅台系列。金世佳和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华情,19819884266
朱家有喜事,就用囍酒,53度,酱香茅台系列和浓香型系列,贵州茅台发货。金世佳和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华情,1981988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