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夷陵乐天溪朱文兴公墓地搬迁记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中华朱氏网 | 2023/02/07|浏览量:621
朱应锋
2021年11月14日,编纂《湖北夷陵乐天溪朱氏族谱》筹备工作会议在乐天溪镇财富酒店召开。会前,与会宗亲代表到乐天溪猫子岭祭祀始迁祖朱文兴公之墓。一行近二十人在朱白丹、朱应华、朱应虎等人带领下,乘车来到文兴公之墓地猫子岭,展开祭祀活动。香烟袅袅中,大家对古墓祖碑进行仔细辩认,发现墓碑系清朝乾隆时期镌刻,但墓地年代较近。老人们都知道,我们的始迁祖朱文兴公之墓地,跟葛洲坝工程移民有一定关联。我站在文兴公墓前,把我亲历参加和所知道的迁移往事,讲述给大家。
我出生于公元1950年3月,我家的住房离老祖宗朱文兴公墓地不过百米,多次亲眼目睹、祭拜过老祖宗,也参加了1985年老祖宗墓地搬迁活动。
始迁祖朱文兴公与妻赵太君合葬墓,在乐天溪集镇前街蜿蜒起伏的大岭左边“子岭”上,具体位置在青树湾朱氏祠堂左侧靠大青树右上方的树下。坟墓坐南朝北,面向哗哗流淌的乐天溪,距离溪河约几百米远,四十多米高。那棵大青树(冬青)枝繁叶茂,需几人合抱,像巨伞一样高高耸立。从东边长江入口处观看,酷似一座麒麟倚势而立,故又称“麒麟树”。始迁祖朱文兴公、赵太君安居树下,真乃风水宝地,福荫子孙,恩泽后代。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因葛洲坝工程建设,乐天溪集镇大多在淹没线以下,集镇居民和供销社、食品所、邮电所、卫生所、林业站、茶叶站等单位响应政府号召,陆续搬迁至乐天溪对河两岸的幺棚子、夹夹石,也有居民搬迁到小溪塔、南津关、宜昌市等地。朱文兴、赵太君合葬墓,地势较高,不在搬迁范围。
1949年3月,宜昌县设第三区,即莲沱区。到1980年葛洲坝工程移民期间,时称莲沱人民公社、莲沱区公所、乐天溪区公所、乐天溪镇人民政府。镇政府所在地——幺棚子集镇上,镇政府、工商所、农行、供销社、粮管所、财政所、林业站、学校等机关,沿宜(昌)大(老岭)公路一字排开。镇卫生院(原莲沱区卫生院、乐天溪卫生所)则建在位于沙坪电站二级站对河处,位置偏僻,不仅居民看病不便,也影响卫生院经济效益。1984年,经报请县、镇有关部门批准同意,镇卫生院复迁至乐天溪老集镇八户店,暂借民房营业。1985年4、5月间,因卫生院建设工期紧,朱文兴、赵太君合葬墓在建设红线范围内,施工人员在未通知朱氏族人的情况下,拆除了朱文兴、赵太君墓,墓碑被人搬走搭桥。朱氏族人发现后,告知了朱家台子有一定威望的族人朱国源。
朱国源,1937年生人,年富力强。他虽无任何社会职务,但他出生于朱氏名门望族,在当地有一定威望。他获悉此亊后,迅速召集各地有影响的族人,商议迁移祖坟事宜。经过族人们商议,决定将祖坟选址乐天溪马鹿尾猫子岭,并对参加活动人员进行了分工。马鹿尾的朱国财负责土地协调,组织人力施工;马鹿尾的朱国钧负责挖掘遗骨遗物并入殓;其他族人负责通知各地族人,前来参加迁坟活动;我负责道路安全及维持秩序;朱家台子朱国新负责照相;前期费用开支,由朱国源垫付,迁坟结束后,根据实际支出族人自愿集资。
会议当日,活动组出资在乐天溪铁木社定制二口木箱,由铁木社负责人、族人朱国建亲自制作。会议议定,选定吉日迁坟。迁坟当天,乐天溪周边族人,下堡坪等地族人,四川两名在乐天溪打工的朱姓工人(非朱文兴、朱子高后裔),共一百多人参加了迁坟活动。参加活动的年长者,是马鹿尾的朱国财,他时年八十多岁,文兴公迁移的墓地,也是依靠他确定完成的。参加活动的辈分最高者,是乌蛇尾的朱发湘,披孝花走在队伍的前面,祭祀活动代表孝家跪在地上。
上午,活动组对活动细节、程序进行了安排。将祖先遗骨、遗物入殓装入二口木箱,扎八人轿,抬二灵柩;四人抬墓碑。族人们举自制的花圈、清明吊走在前面,二人高举书有“木本思源”的红色大横幅在中间,抬灵柩的、抬墓碑的紧随其后。朱家台子、朱家湾的族人组织了二班“家业”(锣鼓队)随行。“木本思源”由朱家湾族人朱坤祥书写。他是1924年生人,幼读私塾,执过教鞭,胸有文墨,书法遒劲有力。
准备工作就绪,领头人朱国源宣布了活动纪律,如孙辈不得与爷辈开玩笑,注意路上安全等等。随着朱国源一声令下:“启灵上路!”鼓乐响起、鞭炮齐鸣,队伍开拔,缓缓地向马鹿尾猫子岭走去。一路浩浩荡荡,井然有序。当队伍行至夹夹石时,国字辈姑爷望西元在路旁摆设香案、燃放鞭炮,拜迎祖先。
猫子岭这边,已有族人在平地、挖井、搬运石头,迎接灵柩。应字辈姑爷、时任马鹿尾生产队队长的廖发明,主动安排迁坟生活、劳力等事务。午餐有猪肉、鱼、豆腐、鸡蛋等上十个菜,在当时那个年代,还是算比较丰盛的。活动组只买了部分肉食米油,其他物资都由当地族人提供,有力出力、有物出物。不少人从家中带来了蔬菜、腌菜、肉食、佐料、燃料、桌椅、板凳、餐具。体现出朱氏后人、朱氏女婿境界高尚,令人肃然起敬。
坟墓建好后,举行了隆重的祭拜仪式。族人一至推举最高辈分的朱发湘为孝子,朱坤祥宣读了祭文,各辈推荐代表讲话。其字辈是杜家嘴的朱其顶,祥字辈是马鹿尾的朱乾祥,国字辈是乐天溪的朱国富,应字辈是下岸的朱应洪等。代表们围绕不忘根源,不忘祖先,不忘祖训家规,发扬朱氏优良的家风家训,做爱国家、爱民族、爱家族的优秀朱氏族人,大家慷慨激昂,众人倍受鼓舞!
祭拜仪式结束后,我们对祖碑进行了认真清洗。据碑文记载:清朝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阴历十月二十四日,距朱文兴去世若干年后,第十四孙朱仕明、朱仕贤、朱仕能等人动议合族修坟(朱文兴与配偶赵氏合墓)立碑。碑文如下:
盖谓言碑之理前勒有石,于康熙拾捌年,因杨处务葬祖茔,理论培碑一同后,乾隆二十七年,有杨姓将基址出卖鲁姓,见约拠(据)内,包买坟山。彼时,合族议论,鲁处愿退坟山,合族重修古监碑记。永垂不杇矣!
据老辈人讲或碑文记载,朱氏祠堂原为朱姓、杨姓共有,朱姓、杨姓发展壮大后,商定分家:祠堂归朱姓所有,山地归杨姓所有。后杨姓将此山卖给鲁姓。当听说朱姓修缮朱文兴、赵太君合葬墓后,鲁姓主动退还了山地。遗憾的是,碑文上没有来祖朱文兴的生卒时间,给后人考证带来较大困难。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山川兴废,信有时哉!唯族人团结奋进,玉汝于成。乾隆二十八年时期,第十四世孙朱仕明、朱仕贤、朱仕能等人动议合族为老祖宗修坟立碑。1985年为国家兴修葛洲坝水利工程,第二十一、二十二世孙祥子辈,国字辈责任担当而迁老祖宗修坟。当代我们继承和光大朱氏家族,编纂《湖北夷陵乐天溪朱氏族谱》,修缮祖宗墓地,还有什么困难我们不能够战胜和克服呢!
参加迁坟活动的主要族人,有朱家湾的朱美祥,朱高祥,朱奎祥,朱国文,朱国锐;朱家台子的朱国新;么棚子的朱应锋、朱国地;水井湾的朱建国、朱国久;马鹿尾的朱应政;还有乐天溪的朱国炳,马鹿尾的朱国桂等,下堡坪的朱顺祥等。随后,活动组安排了后续亊宜,公布了开支情况。确定每个族人捐资,下限1元7角,多捐不限。活动组现场收集了捐款,资金持平,大家平安。
1985年春末,乐天溪马鹿尾猫子岭上盛开的浅黄褐色条索状的板栗花,淡淡的芬香味至今还在我脑海深处散发。
(作者系文兴公第二十三世孙,配图,图文无紧密关系)
中华朱氏网
2022年12月30日
(有事找站长,支持中华朱氏网,长按扫码)
寻根问祖,查找家谱,就上朱氏家谱库,联系微信:19819884266。
寻根问祖、编修家谱,传播朱氏文化,品“中华朱氏酒”、“朱府囍酒”。金世佳和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华情,1981988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