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索源 振杨寻根——江苏泗阳朱氏(折槛堂)源流记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世界朱氏网 | 2024/03/26|浏览量:1384

作者简介:朱成栋,江苏泗阳人,桃源折槛朱氏二十世人。1944年生,1965年参加工作,曾任江苏省泗阳县棉花原种场副场长、党委书记兼场长、江苏省农作物育繁中心主任、江苏省农林厅高级农艺师、第一届宿迁市人大常委、泗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现为古邑桃源折槛堂朱氏文化研究会会长。

本文收入古邑桃源折槛堂《朱氏宗谱》六修合订各版。 

微信截图_20240322223054.png

淮河流域敬爱、仁孝朱氏,世居古邑桃源(今江苏泗阳县),两支族人于民国十四年(1925)协议合谱,合谱者盖因两支朱氏皆汉槐里令云公之后,一脉相承,世世子孙,族谊无间也。

居泗朱氏修谱历史较久,明万历十三年(1585)首议,是为初修,清康熙元年(1662)重修,康熙四十年再修,咸丰九年四修,民国十四年两宗合谱,议用折槛堂之号,承接敬爱堂谱次,是为五修。合修后沿用敬爱堂堂徽,敬爱堂称敬爱支系为长房,仁孝堂称仁孝支系为二房。

折槛者,我祖折槛而生之谓也。汉代有祖讳云者,乃居泗朱氏之鼻祖。汉成帝时为槐里令。治所辖今陕西秦岭以北乾县诸地。云公刚直不阿,不畏权贵,汉之名臣。曾上书成帝请斩佞臣张禹,帝拒之。

云愤而攀殿折槛。帝感其忠,折槛不修,以旌直臣。后人写诗赞曰:“汉宦忠臣旌折槛,理学心源忆考亭”。《中华朱氏通史▪朱姓》。(注:考亭指朱云后裔、宋代理学大师朱熹)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说:“中国国民和国家结构的关系,先有家族,再推到宗族,再然后才是国家。……譬如各族的修谱,常由祖宗几十代推到几百代,追求到几千年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毛泽东亦曾高度评价修谱工作:“收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发展的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等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研究族谱之源,乃我辈修谱必为之事。谱者,普也,誌者,志也。谱之不全,宗族何幸之有?谱源不明,族人何颜面对列祖列宗?

敬爱支系来桃先祖讳显,乃居泗敬爱堂一世祖。元时居治北崔镇(一说宋时即居此)。《敬爱堂广记附》曰:“敬爱堂者,朱氏之堂立于始祖之垄,以岁时从事者也。飞忝朱门甥馆,过而展敬焉。” “今朱氏立祠于先垄,合族之人以从事,岂非尊祖敬宗以亲睦其党也耶?”取敬爱之堂号,体现了宗族敬祖爱宗之传统美德,意义深远矣!

显祖七世孙笈,明嘉靖丁未进士,字懋学,别号龙冈,明时历任佥都御史、宁夏总督、大同巡抚、山西巡抚、户部右侍郎。笈公去世后葬桃源治西之龙冈,墓碑刻“明都堂朱笈墓”。邑志云,“都堂墓也,当年奉旨营葬,礼极崇隆”。故“敬爱堂朱”又被称为“都堂朱”。

仁孝支系来桃一世祖讳元,居治西西山子头。元祖七世孙讳仁,明嘉靖贡士,任宁溪县令,仁公仕途顺达,然为孝辞官,世人皆诵其孝。邑志有记仁公为“孝子朱仁”,故亦称“孝子朱”。

观澜索源,振扬寻根。探索谱牒之源,寻我姓氏之根。理清我居泗朱氏宗族立谱堂号后,再进一步研究朱姓形成历史,使修谱工作更趋完美,乃我等努力的方向。

姓氏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承符号,也是世界其他民族所没有的特殊文化现象。姓氏源自于中国古代先民对社会、自然现象的一种图腾崇拜。“图腾”印第安语“亲族”的意思。“朱”姓即源自4000多年前中国西南一支崇拜赤松木和山东半岛一支崇拜蜘蛛的部落。

远古洪荒之时,人类浑浑噩噩,尚无开化可言,故无姓氏。《吕氏春秋.恃君览》云:“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居……无上下长幼之道”。进入母系社会,人类形成部落氏族,产生了对自然现象的图腾崇拜,其崇拜对象即为部落代号,为以后姓氏之源。太史公曰:“三代以前,姓氏分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三代之后,姓氏合二为一,皆所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这里所言,是指周朝以前,“姓”和“氏”是两个不同的含义,“姓”是母系社会的产物,“氏”是父系社会的产物。“姓”是图腾崇拜的部落代号,重血统;“氏”乃从母系部落分离出来子部落的分支称号,重地域。“氏”有贵贱之分,“姓”则无。“姓”者,生也,因生赐姓,这是血缘传承的标志,母生为“姓”,故“姓”为“女生”;“氏”者,旁支别属也,这是地位身份的象征。一横坐标,一纵坐标,两者交差,便把每个人固定在某一点上,给后人追溯历史寻根问祖提供了方便。东周以后至秦汉,“姓”“氏”合流,都表示了血统传承,进而形成姓氏宗族,中国最原始的姓为姜、姬,分别是炎、黄二帝,后融合了东夷部落的赢和偃,由原始四姓又衍生一批最古老的姓氏,我朱氏形成于四千年前,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是中国最古老姓氏之一。“朱”的演变有三个阶段:即从甲骨文象形字(1.png)到金文的从2.png朱声的形声字“5.png”( 3.png),再发展至从邑朱声的形声字邾。即从木、从蛛。后到小篆(4.png),再到今天的朱。《说文解字》云:“朱,赤心木,松柏属,从木,一在其中”。安子介先生在《解开汉字之谜》中亦曰“朱”与“木”有关。

  历史上的朱姓

(一)最古老的一支是伏羲神农之间的古天子朱襄氏朱;

(二)邾国之去邑为朱。

(三)白帝朱宣赢姓朱。

(四)五帝之一的帝尧之子朱丹祁姓朱。

(五)少数民族改姓而来;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将东北鲜卑族渴浑浊,可足浑改姓朱,其二人姓中间字“浊”“足”与“朱”音近似。明朝皇帝朱元璋赐蒙古族人策珠尔为朱采,托果齐为朱静,甘珠尔为朱满,都乎为朱思等,其后代皆姓朱。

考我宗朱氏源头,乃人文始祖黄帝之后裔,是当今朱氏中的主体流派。先祖在《重修宗谱序》中云:“我朱氏始自高阳,众所知也”。高阳,黄帝三世孙,昌意之子,古颛顼帝。中国远古有三皇五帝之说,三皇,即伏羲、神农、黄帝,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黄帝既是三皇之一,亦为五帝之首。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取三皇五帝中的“皇帝”二字,自称“皇帝”,是为至尊。“皇帝”一词即始于此。

据史料细考,从黄帝到居泗一世祖有一条传承线索被笔者初步理出,因历史久远(4000多年)谬误难免,但仍不失为研究我宗族历史有益探索。

黄帝,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邾国史话》载:“邾氏,自神农氏母弟世嗣少典为诸侯,帝榆罔之世,少典国君之妃曰附宝,感电光线北斗枢星,怀孕二十四月而生黄帝于轩辕之邱。”因名轩辕,是年为公元前2625年,距今4631年,因黄帝出生地有姬水,故又姓姬,号有熊氏。黄帝败炎帝,灭蚩尤,代神农为天子。娶四妻,生二十五子。西陵氏女曰嫘祖为正妃。嫘祖生儿子:玄嚣、昌意。昌意一支迁居若水(今青海墨曲,四川若尔盖、岷江上游一带)。昌意娶岷女女枢为妻,女枢因感“瑶光之星贯月如虹”而生颛顼于若水,国于高阳,故号高阳氏。(炎帝仅传姜姓,黄帝25子后形成25个姓,先秦时封101个方国,101个姓氏,现今已有800个姓氏与黄帝有关。)

高阳六世孙晏安被舜封于曹地,又名曹晏安。曹地位于今陕西灵宝,盛产红枣,枣曹音相似。附近有曹阳沟因而名曹地。到商朝,曹晏安之后迁曹国于今河南滑县。公元前11世纪,高阳五十世孙曹侠被周武王封于邾,故曹侠又为邾侠。邾国位于今山东鲁南邹县。到公元前456年,邾侠后代邾夷鸿迁沛,去邑为朱。是为我朱姓肇姓始祖。邾夷鸿为高阳七十一世孙。(沛地为今江苏徐州北,山东济南南)。

据《虞邑▪朱氏宗谱》和《敦睦堂▪朱氏宗谱》等史料查证,邾夷鸿之子朱秺,字仲惠,少时随父居沛,成为朱姓立谱大始祖,亦是朱氏沛国堂开山鼻祖。由曹晏安到邾夷鸿改姓朱,历经六百多年。沛国堂朱氏成为后代朱氏主要流派的源头。到隋唐时,全国共有十一流派,即山东、吴郡、庐陵、鄱阳、建阳、曲江、南阳、冀州、汴梁、扬州、濮阳。南北朝时朱氏是江南朱、张、顾、陆四大姓之一。2006年统计,朱氏在全国三千多姓氏中列十三位。沛国朱是主流。

汉武帝时(公元前140-­前87年),部分沛国朱被武帝从其故乡沛地迁长安附近守皇陵。其中一支居杜陵,另一只居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后来成为有名的平陵朱。我宗鼻祖云公即为平陵朱后人,邾夷鸿二十世孙。据班固《汉书》记载:“朱云,字游,生于汉元帝”时期。

《朱氏通鉴》介绍,平陵氏朱云一支后裔迁江南,散居姑苏、金陵。唐时有朱涔者世居姑苏,其子环守婺源。从而成为江西婺源朱之始祖。敬爱、仁孝两支宗谱皆云:居泗朱氏“由婺迁桃”

据明《朱氏统宗世谱》载:朱涔生四子:“革、驯、瓌、重”。革、驯去金陵,瓌留婺源。涔,字山陵,号师古,乃朱氏肇姓始祖邾夷鸿五十五世孙,平陵朱云公三十五世孙。平江《岑川谱》云瓌公名通,字俨,亦字良玉,号瓌,唐昭宗大顺二年(公元九八一年)进士。唐天佑元年(公元九〇四年)钦州刺史陶雅收复婺源,命朱瓌守之,辖浮梁、德兴、祁门、婺源四县。任制置茶院使,征收茶赋,号称茶院府君,是为徽州朱氏一世祖。

瓌公生三子:廷杰、廷涛、廷隽。廷隽生子昭元,昭元生三子:惟甫、惟赞、惟节。惟甫六世孙即文化圣人朱熹。朱熹父朱松家贫,松随父朱森迁福建,开福建建阳朱氏一族。惟节于北宋初迁江苏句容,遂开句容朱氏一脉。句容朱氏家境贫寒,南宋晚期有一支由句容朱家巷逃荒到泗州,后又到临淮关(今属安徽凤阳),此即明太祖朱元璋之祖。

惟甫生子迪、振、郢,振生中立、绚、发、举。举后人迁安徽宁国府,一支迁桃,传为居泗一世祖。另有资料研考则有不同发展脉络:朱举长子瓒迁安徽休宁,成为休宁月潭朱一世祖。朱瓒七世孙汝贤生子显,宋末元初入淮,亦说元末入淮。元代,婺源革、瓌后代大量外迁。《徽州大姓》载:朱十龙迁淮、朱十三迁金陵、朱万九迁亳州、朱万十七迁淮、朱显迁青阳、朱达和朱员迁淮、朱万六迁浙江……

婺源朱源头还有一说。据史载商朝王族一支在东汉时居河南南阳宛县名朱穆,南北朝时迁昌平,形成昌平朱。昌平朱后裔朱燮安史之乱后迁东南避难,最后落脚安徽歙县黄墩。朱燮四世孙朱环守婺源,遂为婺源朱始源。但此说无法考证。故不足为信。

以上宗族发展线路,因所考资料零散,谬误颇多,正如朱氏宗谱序所云:“吾泗阳朱氏,徒因云祖以后之世系无可稽考,各以始居泗阳之祖为始祖,而各自为谱”。(民国十四年《合谱总序》)。“我朱氏始自高阳,众所知也,其支分派析,十世以上已不可问,何论千载!”(康熙元年《重修谱序》)唯望将来有为之子孙细考,修正谬误,以正脉统。

我祖自婺源迁淮地后,其世系为一、敬爱支系一世祖显,显生铭、铭生雄、勇。雄嗣恂孙诚,诚公入湖广。恂生贤,贤生祥、诚,诚出嗣雄。祥生銮、鍪,銮生清、洪、渊、泮;生润、溥、洸、泌。六世有八房,自此分宗,今谱按八房分宗由此而来,长房清支系不知去向。二、仁孝支系一世祖元,隐居山子头,三世入籍后子孙众多。元配王氏生印秋、徳秋、道秋、镜秋,印、德、道三祖外迁,未入本谱。镜秋配刘氏生淑、洁、沂,淑、洁二祖外迁无从考。沂生时昌、时安,时昌配李氏生荣新,时安生荣实。荣新生宏,宏生敬猷,荣实生容、宓、宜、宾。宾配丁氏生俊、傳、信、仁。今谱以七世祖敬猷、俊、傳、信、仁五房入谱,余支亦不知去向。

二十世孙 成栋 戊子年初夏 浅考(壬辰年春  再考)

(信息推荐人:朱其超)

世界朱氏网编辑部

2024年3月22日


同一个世界,追求不同的境界,世界朱氏网追求:创新、文明、祥和、拼搏!


(有事找站长,支持世界朱氏网,长按扫码)

寻根问祖,查找家谱,就上朱氏家谱库,联系微信:19819884266。

微信图片_20220804184831.jpg


寻根问祖、编修家谱,传播朱氏文化,品“中华朱氏酒”、“朱府囍酒”。金世佳和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华情,19819884266。

朱府囍酒.jpg

中华朱氏酒9.jpg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