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丰顺朱氏二世祖肇基公与他的故事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世界朱氏网 | 2024/12/28|浏览量:865
文:朱紫球 朱文吉
二世祖考肇基公(万五公子),号肇基,字肖发,乳名小八。
肇基公出生在元朝末年,约公元1370年。那是一个战乱频繁的时代。到了明朝初期,战乱逐渐平息,便定居在丰顺黄金苦竹洞(今启明村)。肇基公勤俭敦朴,老幼钦之。后迁居拔溪村(今清溪村)。
妣:贤助林氏孺人。卒后与肇基公合葬于黄金苦竹洞(今启明村下寨)蔡氏屋侧,坤山兼申,黄蜂显薮形。生二子:长梅庄、次梅正。梅正早夭无传。
康熙辛未(公元1691年),重修灰坟。嘉庆庚午(公元1810年),又重修。公元1980年冬,再次修葺。
传说故事:
朱蔡两家换钥匙
诚信和谐佳话传
很久以前,肖发(号肇基)朱氏从潮州迁来,居住在丰政都产溪黄金埔苦竹洞(今丰顺县黄金镇启明村)。这里地域不算宽广,但它紧挨黄金圩市,仅有2公里之遥。离圩市虽近,出入也便利,但朱氏不喜欢,他勤劳节俭,一年到头闲不住。劳作之余,他也喜欢到溪边钓钓鱼,享受着难得的一份悠闲。
蔡氏,从外地迁居到了拔溪村(今清溪村)。拔溪村离黄金圩市有20多里,出入走的是一条羊肠小道,中间还隔着一座大山——百子断。
这一带,山高林密,常有动物出没。大山下面有一片较为宽阔的土地,蔡氏勤耕细作,日子过得简单而充实。得空时,蔡氏喜欢到外边走走,逛逛黄金圩市,但他有个弱点,就是有点胆小。
苦竹洞是拔溪村赴黄金圩市必经的一个村子。朱氏住在这里,因地缘伸展为人缘,与蔡氏由相遇到相识到相熟,成了一对要好的朋友。两人又是同庚,平时称兄道弟的,朱氏月大为兄,蔡氏月小为弟。
谚语道:“夏至至长,冬至至短”,白昼时间长短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每逢白昼变短的日子,蔡氏赴完黄金圩回家经过苦竹洞时,总要叫朱氏陪他走一段路壮胆。到了百子断凹顶,听得见拔溪村的鸡啼狗吠了,蔡氏便会示意朱氏停步。这时,朱氏就站在凹顶,目送朋友走下山坡,直到看不到他的背影。朋友相送,朱氏一点都不在意,认为这是自己的本分。他也是怕朋友在回家的路上出现有什么三长两短,每每看到朋友赴圩回家经过苦竹洞时,再忙的活儿也马上放下来送他。只是年长月久这样,蔡氏自己感到不好意思的。
作为同庚朋友,自然较常一块赴圩,一块喝茶、聊天。一日,两人又一块赴圩,在圩店里头吃饭、小饮。餐中,谈到了赴圩路遥之苦话题。这时,蔡氏忽地拿起酒杯,站起来,用诚挚的口吻说:“兄台,你常年送小弟回家到百子断,辛苦了。小弟敬你一杯!”朱氏连忙摆手,马上站了起来,说:“朋友一场,哪能这样说。”“风里雨里相送,老兄你从没二话,小弟心里最清楚。”……一番长谈之后,彼此竟生出了一个大胆而奇妙的想法——交换房屋钥匙,且一拍即合。
在那个没有现代契约、仅凭信誉与诚意的年代,这样的决定无疑是对双方人品的极大考验。但朱氏与蔡氏,却以最简单的方式,通过交换家中的钥匙,象征性地完成这场房屋、土地的交换。其间没有繁杂的仪式,没有旁人的见证,只有两颗坦诚相待的心,以及那份彼此的信任。他们各自带着对方的钥匙,没有带走自家的物件,乐意地到了自己的新“家”。
从此,朱氏在拔溪村,秉持勤劳节俭的性格,披荆斩棘,开垦出一片片田地,过着殷实的日子;蔡氏则在苦竹洞村,凭借着较优越的地理位置,将家业经营得风生水起。两家人,虽然换了地域,但那份因诚信而生的深厚情谊,却如同那串交换的钥匙,牢牢地留在彼此的心扉,熠熠生辉。
岁月流转,几百年时光匆匆而过,朱、蔡两家换钥匙的故事,如同陈年的佳酿,越品越有味。它不仅仅是一段关于房屋、土地交换的传奇,更是一曲勤劳与智慧、诚信与和谐的赞歌!
采编人员信息
(信息来源:朱家风韵)
世界朱氏网编辑部
2024年12月28日转发
同一个世界,追求不同的境界,世界朱氏网追求:创新、文明、祥和、拼搏!
用一句话点亮人生,用一本书治愈心灵,用一场演讲改变世界,让地球变得更美好!
(有事找站长,支持世界朱氏网,长按扫码)
寻根问祖,查找家谱,就上朱氏家谱库,联系微信:19819884266。
寻根问祖、编修家谱,传播朱氏文化,品“中华朱氏酒”、“朱府囍酒”。济南炎黄朱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1981988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