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副市长朱清霞及临沂朱氏东北移民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世界朱氏网 | 2025/07/26|浏览量:241
朱清霞:从政履历与家族渊源考略(兼论山东临沂朱氏北迁支系)
一、人物档案
姓名:朱清霞
性别:女
民族:汉族
出生:1971 年 3 月,山东临沂
党派:中国农工民主党
学历:黑龙江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
现任: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农工党黑龙江省委副主委、农工党大庆市委主委(不驻会)
二、从政履历(1993—今)
1. 教育背景
1989.09—1993.07 哈尔滨师范大学化学系化学教育专业(本科)
2. 职业轨迹
1993.07—1995.10 大庆四十九中学 教师
1995.10—1999.12 大庆市萨尔图区政府办 秘书→主任助理→副主任
2000.10—2002.10 肇州县副县长(其间:2001.05—2001.11 挂职山东省胶南市副市长)
2002.10—2009.05 大庆市龙凤区副区长(副处级)
2009.05—2010.12 大 大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分管教育、人社、文旅、医保、退役军人事务等)
3. 党内职务
2010.12—今 农工党大庆市委主委(不驻会)
2017.05—今 农工党黑龙江省委副主委
2022.12—今 农工党中央委员会内部监督委员会委员
三、家族渊源考辨
(一)临沂朱氏源流
山东临沂为朱姓发祥地之一,宋元之际即形成“沂州朱氏”。据光绪《临沂县志·氏族》载:“朱氏世居孝悌里,明洪武间有朱福者,以军功授百户,其裔分迁莒、费、郯诸县。”朱清霞所属支系口碑相传为“福公三子”之后,世称“三老支”。
(二)北迁黑龙江的节点
1. 清末“闯关东”大潮光绪二十六年(1900)前后,临沂大旱,朱氏第十三世朱凤翥率三子(学仁、学礼、学智)出临沂北门,经烟台、大连北上,落脚黑龙江省呼兰府。族谱称“呼兰垦支”。
2. 抗战时期的再迁徙
1938年,朱学智之子朱鸿儒因参加抗联,身份暴露,携妻小从呼兰南移至安达、萨尔图一带(今大庆市主城区),以油坊、车马店为业。朱鸿儒即朱清霞祖父。
(三)世系简表(直系)
朱凤翥(1868—1941)
├─ 朱学仁(1890—1957)
├─ 朱学礼(1893—1960)
└─ 朱学智(1896—1945)
└─ 朱鸿儒(1921—1999) ← 迁大庆始祖
└─ 朱建邦(1945— ) 大庆油田第二代会战职工
└─ 朱清霞(1971— )
(四)地方志与口述史的互证
1. 《大庆市志·人口迁移卷》(1992 版)第 163 页:“1960 年石油大会战时,萨尔图区有 47 户原籍山东临沂的朱氏族人参与油田建设,户主多属‘鸿’字辈。”可与族谱“鸿儒公”记载对应。
2. 2023 年 10 月,笔者在萨尔图区东风街道采访 87 岁老人朱某福(朱鸿儒堂侄),其回忆:“清霞是鸿儒大哥的孙女,小时候随父亲(朱建邦)住 2-5 号干打垒,上学就在会战小学。”
(五)家族影响
1. 家风:朱鸿儒虽仅读四年私塾,却坚持“不识字也要识理”,要求子女读书报国。朱建邦 1963 年考入大庆石油学校,成为第一批油藏工程师,对女儿选择师范—从政之路影响至深。
2. 人脉:朱氏在大庆繁衍五房 200 余人,多分布在教育、医疗系统,为朱清霞早期竞选民主党派、推动教科文卫改革提供了基层网络。
四、小结
朱清霞的从政履历体现了“教师—基层政府—党派交叉任职—副市长”的东北地方女干部典型路径;其家族迁徙脉络则折射了 120 年来“临沂—呼兰—大庆”的移民缩影。临沂朱氏的家风、学识传统与油田会战精神的融合,或可视为朱清霞长期分管教育、文旅、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历史注脚。
(未定稿,请勿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