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赣榆朱氏瑞鹿堂家谱

来源:管理员 | 作者: 世界朱氏网 | 2023/09/18|浏览量:2329

1.png

前言

百川汇海均有源,黄帝颛顼一脉传。紫阳世泽承恩远,瑞鹿家声延万年。在祖国改革开放、繁荣昌盛的大好形势下,吾赣榆“瑞鹿堂”朱氏宗亲会向海内外“瑞鹿堂”族人寄语:倡议“瑞鹿堂”朱氏世谱进行一次全面的修谱活动,恳请各地族人全力支持、玉成壮举。

古人云:乔木发千枝岂非一本,长江流万派总是同源。往事悠悠情依旧,待到相聚义更稠。我“瑞鹿堂”族人本是同祖同宗同根生,只因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繁衍生息、天各一方,在岁月悠悠的历史长河中,难免飘流迷失。吾族历代家史资料,如初祖、始祖、迁徙、分布、籍贯、家训、宗谱、世系等,随时间的流逝,逐渐淹没于历史长河中,更为年轻一代所寡闻罕见。因此,挖掘、整理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已成为我们这一代人刻不容缓的事情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吾朱氏族人在这片美丽而富饶的土地上休养生息,养成勤劳、勇敢、友善、爱国等传统美德,曾为保卫祖国、建设家园树立民族光辉形象,写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如今,爱我中华,就要不忘生我之根。然而,从遥望的洪荒时代流来,向渺茫的末来世界流去,要溯源清流,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我族人同心协力,知难而进,锲而不舍,方可完成跨世纪之壮举。通过共同努力,实现吾紫阳“瑞鹿堂”“寻根溯源、认祖归宗、理清世系、继嗣延长”的修谱宗旨。为此,应作以下努力:

一、修谱当寻根溯源

树高有根,水长有源。我朱氏远祖起源何处,从何而来,恐还鲜为人知。同宗族人朱振明先生利用数年时间,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走省过县,寻支问脉,不仅在原有谱根的基础上,校正、续补了祖谱上的空缺、疏漏,而且寻找了远祖的源头,理清了《朱氏世谱》的世系。据考证,吾族初祖为三皇五帝时期的黄帝与颛顼;始祖为周朝邾

国开国始祖邾侠;肇姓始祖为邾国末代朱夷鸿;“沛国堂”开基始祖为朱秺;吾族谱第一世祖为唐代宰相朱敬则之父朱操;“瑞鹿堂”本支始祖则为宋代名儒朱熹公。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别号称紫阳,自号:白鹿洞主。宋理宗追封为“徽国公”,并亲笔为婺源的朱子庙题额“文公阙里”。系南宋大哲学家、理学家、教育家,著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语类》,传育后人。其在海内外影响,堪与孔孟媲美。其在庐山五老峰附近居处有“白鹿洞”之称,始创堂号为“白鹿堂”,后因忌“白”字不吉,遂由二世祖考亭派朱埜长子之四子济公将吾支派堂号改为“瑞鹿堂”取紫气东来,瑞气东升之意。因此,朱熹公则是吾“瑞鹿堂”支派第一世始祖。

二、修谱当认祖归宗

宋末元初,因战乱逃难,吾族有先祖携家从安徽徽州奔湖南平江,后有在此安居者,有复迁回徽州者,亦有流落他乡者。吾族支脉先祖即在元朝延祐末年(即公元1320年)八月初六日,由原同胞七兄弟中的胞弟四人结伴从湖南又流落回到徽州歙县之篁墩,寻地构室而居。到了明初,吾先祖“应”字辈老二房、四房、五房、六房同胞兄弟四人又从徽州迁入苏北鲁南古莒州、怀仁等地,曾于东海今花果山脚下当路村落脚,又到今赣榆、莒南等地落户,携有《朱氏世谱》及《木本水源》(分春、夏、秋、冬四卷)古本。

以上七大支,上溯自安徽徽州婺源茶院府君制置使朱环公“紫阳堂”,与朱熹之二子考亭派朱埜之孙“白鹿堂”同宗。朱熹第五世孙朱柱,官拜左评事,值宋元鼎革之际,弃职逃难至江西豫章避乱,后又遁迹于湖南平江岑川,构室而居,而成为朱氏“增华堂”支脉的开基鼻祖。根据古牒碎片记载,吾“瑞鹿堂”怀仁派支脉出自湖南“增华堂”,后遂恢复祖上“瑞鹿堂”。因此,勿容置疑,吾怀仁派完全是朱熹公之后裔。“瑞鹿堂”由“紫阳堂”“白鹿堂”演变而来,与“增华堂”、“瑞鹊堂”同出一宗。同为朱熹公裔孙

2.png

三、修谱当理清世系

吾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华民族早以倡勤俭、重礼节、讲信义、守贞洁等品格为人赞誉。我宗族历来十分重伦理规范和家庭教育,在修身、处世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由于我宗族人丁兴旺、居住分散,在历史的长河中,又难免迷失、离散,使世系淹没,行辈不清。或仅局限于一隅、自成一脉,割断了同宗同祖之间的关系。通过修谱,我们当力求在认知的范围内,继承优秀遗产,吸收先辈道德教育中的精粹内涵,这对于提高当代我国公民和青少年一代的道德水平,对于形成和谐的社会主义家庭伦理关系和人际关系,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无疑是大有裨益的。正是怀着以上的宗旨,我们根据江苏、安徽、山东等地的朱氏宗谱,整理再现出苏北鲁南地区朱氏世系情况,经过考源、挖掘、整理、补充,理清了“瑞鹿堂”宗族世系,做到溯源清流。

朱氏宗族,源远流长。若从春秋邾国邾侠公起到宋朝理学大家朱熹已有八十余世。若从唐代中宗宰相朱敬则之父朱操立世谱算起,到如今已五十余世。不过,我们这次修谱仅是“瑞鹿堂”修续,重点在于理顺吾“瑞鹿堂”世系。既然朱熹公为“瑞鹿堂”第一世始祖,我们可以不计这远祖世系,仅理清宗祖世系,确立吾“瑞鹿堂”族人均为熹公裔孙地位,就比较容易了。现已查明从朱憙第一世祖起,到如今,吾“瑞鹿堂”已有三十七世。并列出《瑞鹿堂各支派与瑞鹊堂排行字目对照表》与《“沛国始祖”公后裔部分堂号分布表》两项,可供族人研究、探索、检查、对照,以明辈份尊、幼、长、晚,以期求得统一,使“瑞鹿堂”世谱系统化,使朱熹后裔如同孔孟之后裔,世代相传。

3.png

四、修谱当继嗣延长

宋先贤朱熹后裔延续至今已有三十七世。山东朱家洼子尊一十七世朱同昌公为“瑞鹿堂”一世祖;江苏朱良庄尊二十五世朱明伦公为一世祖;青口镇尊二十四世朱继德公为一世祖,金山后远庄尊二十世朱仰止为一世祖,赣马镇尊二十八世朱学恩公为一世祖……这都有局限性。只有统尊朱熹公为“瑞鹿堂”第一世祖,才是名副其实,众望所归:只有以朱熹公为始祖理顺世系,才能得到海内外共同认可;只有确立朱熹公裔孙地位,才能使“紫阳世泽承恩远,瑞鹿家声延万年”。另外,由于户大人多,居住分散,使排行字纷繁混乱。如青口镇朱氏族人用“继广万廷,恩鸿学振,祖传忠厚,世守贤良”;朱家洼、朱良庄、后远庄等朱氏族人用“修身正心,礼义光昌、兴家立业、继嗣延长”:赣马镇朱氏族人用“学宗贤圣,时济明良”等等,使本来同宗同祖的族人,只因行辈长幼难分,反而显得蔬远,甚至交往常闹笑话。通过修谱,理应从朱熹公起,理清世系,对号入座。并为统一起用新的排行字打下基础,作好准备。

现由德高望重的族长朱漾波先生,撰拟四十个排行续字(即“咸宜尚志维善吉祥理训治本富国建邦诗书恒茂经伦有方庆余从惠福寿康仁道顺和同登瑞堂”),此四十个字,充分体现了朱熹公的理念和思想,包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和高尚的道德风范,亦可作为“瑞鹿堂”家训。以此作为“继广万廷,恩鸿学振;祖传忠厚,世守贤良”的续字,一脉相承,相得益彰。建议以此四十字为继排行字,使吾“瑞鹿堂”宗谱,正本清源,理顺世系,统一排行,宗嗣远扬。修谱是一项勉励当代、泽被后世的浩大工程。为了完成修谱壮举,我宗亲同仁应同心同德,鼎力协助,按照“追根溯源、认祖归宗、理清世系、继嗣延长”的宗旨,共同完成“瑞鹿堂”修谱这一浩大工程。以慰先人,以昭后人,以期紫阳世泽,瑞鹿日恒!

文公第三十一世孙 振明

文公第三十三世孙 礼炳

一九九六年四月十五日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11.png

12.png

13.png

14.png

15.png


16.png

17.png

18.png

19.png

20.png

21.png

22.png

23.png

24.png

25.png

26.png

27.png

28.png

29.png

30.png

31.png

32.png

33.png

34.png

35.png

36.png

(信息来源:朱彦宇,133912286673)

世界朱氏网编辑部  反馈微信:19819884266。

2023年9月15日转发

同一个世界,追求不同的境界,世界朱氏网追求:创新、文明、祥和、拼搏!


(有事找站长,支持世界朱氏网,长按扫码)

寻根问祖,查找家谱,就上朱氏家谱库,联系微信:19819884266。

微信图片_20220804184831.jpg


寻根问祖、编修家谱,传播朱氏文化,品“中华朱氏酒”、“朱府囍酒”。金世佳和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华情,19819884266。

朱府囍酒.jpg

中华朱氏酒9.jpg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