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李辉教授演讲的补充内容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世界朱氏网 | 2020/03/18|浏览量:1629


1,关于证据问题
如果你认为分子生物学证据,物理学测量,文物遗址和史书记载这四样联合起来都不可信,我不知道还有哪些可以值得相信的,尤其是大家口中信誓旦旦的西方文明,不妨用这几个标准去套套。
2,关于政治民族意识问题
首先,李辉是中国人,这一点无法否认,我不相信人类中有绝对的公正客观存在,因为是人就有自己的成长背景和知识体系,而这一点,是脱离不了他的民族的。
其次,他的演讲是面对公众。所以,必然无法像论文一样严谨。
第三,如果大家看过一些分子人类学文章,一定会明白,很多分子人类学研究会和古代历史结合起来。来互相印证,比如做Y染色体的时候,就推出过成吉思汗有过n多后代,然后根据史书认为这种可能性式非常大的,这就是一个相互证明。
谁能彻底公正客观,我很好奇
3,关于“三皇五帝”和生物学意义上的人
一定要说明:我并没有在考证三皇五帝真人真事,我们是在考证那段文明史。或许有个十皇八帝也行。
相信知乎的各位一定知道人类走出非洲理论,这个理论俗称“夏娃理论”,当然,还有一个类似的,根据y染色体提出的,叫做“亚当理论”,那么,这个亚当和夏娃,就是我们所谓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依据就是这两位的基因散布了全人类,尤其是夏娃,我们所有的人都可以追溯到二位身上。难道我们就真的是圣经里的“夏娃”的后裔?我们这里的夏娃,是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当然你可以叫她女娲也没啥问题(不过估计你得打官司)。
类比的三皇五帝也是一个意义,也是一样。
4,还是关于情绪化的问题
知乎只是社区,不是nature和science,所以,带有情绪是必然的,凭什么你们否定中国历史,信誓旦旦的说文明起源于商的时候,可以情绪化,而我们反对这个观点,带上证据,却要畏畏缩缩?
这种双重标准,不要也罢。
5,这篇是从分子人类学角度来研究
也就是说,我们用分子的方式来计算历史,从而得出的结论,来反推认为,我们文明并没有那么晚,再结合上历史的记载和考古(这一点是学术界通用的,有质疑的随意去google一篇文章自己看看,懒得去争论这种推理是否可行了)
关于文明,我已经反复说了,你不能拿别人的标准来反过来套我们自己。

最后,请正确的看待“学术争议”本文不是定论,更不是真理,只是一种新思路,新看法。
相信各位在讨论汉族血缘问题上,对分子人类学的作用已经有所了解了。

继续补充,近几年中国的大制作
第一,仙人洞遗址(science 2012年)
发的science哦,考古的人应该知道这个难度是逆天级别的。直接将新石器文化推到了2万年,要知道世界上最早的新石器也是9000年。
如果你觉得是中国人自编自演,看看期刊级别,看看作者成分北大、波大、德国,通讯作者是哈佛的。

第二,史前人类定居青藏高原历史研究(science 2015年)
这篇文章讲的是农业技术革新促使人类3600年前永久定居至青藏高原

这是文中的一个史前遗址图
第三,中国汉族南迁历史(nature 2004)
通过y染色体和线粒体DNA证据,证明汉族文化持续南迁,而且男性起到了更主要的作用

迁徙图


第四亚洲人口持续扩展的建立者效应(science 2009)




第五,人类迁徙三次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二等奖的分量,懂行人都知道,因为一等奖2000-2012年空缺了9次
这三次分别是,都是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完成的(其中y染色体还有复旦),都是是做生物的。
2006年 线粒体基因组多样性与东亚人群历史的研究
2007年 Y染色体多态性与东亚人群的起源、迁徙和遗传结构的研究
2014度 基因组多样性与亚洲人群的演化

这三个奖有什么意义呢?今天你们广泛讨论的汉族起源论,汉族成分论,都是依据这三次奖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