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旭:爷爷的“小棉袄”

来源:用户上传 | 上传者: 鄪人朱旭 | 2020/11/17|浏览量:1083

核心价值观2.jpg

不管身边有没有外人,母亲总喊我爷爷为“爷”(方言,父亲之意)。一般说来,在我们这里儿媳称呼自己的公公为“孩子的爷爷”,大都不直接叫“爷”。不知情的外人见母亲这样亲热地喊着,还以为母亲是爷爷的亲闺女呢!  

天还没有大亮,母亲就起床了。先把天井打扫干净,然后生火做饭。把水烧开后,母亲把一枚鸡蛋磕到碗里,用筷子搅匀,倒上开水,冲成蛋花,端到爷爷的床前,让爷爷趁热喝下。那个物质比较匮乏的年代,在农村,鸡蛋算是最好的营养品了,我们这些孩子是不敢奢望的。

爷爷的性格比较暴躁,时常向母亲发个无名火。母亲从不反驳,只有默默地忍受。爷爷一直跟我们生活,我从没见母亲跟爷爷红过脸。爷爷对母亲发脾气,邻居有时都看不惯了,就对母亲说:“现在是新社会,儿媳不向公公找茬儿就不错了。如果大叔再向你发火,你就跟他理论理论。”母亲道:“生就的骨头长就的肉,爷就是那脾性,不容易改的。爷向俺发几句牢骚,心中的郁闷情绪就可以排解出来,对他的健康有利。再说,他说上几句,俺也不少什么。”听到这里,邻居对母亲的大度竖起了大拇指。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爷爷整天穿着母亲给洗得一尘不染的衣服,逛逛东,遛遛西,小曲不离口,心里就像吃了蜜似的,见了别人,直夸母亲的好。一次,爷爷正在大街上散步,一位大叔对爷爷说:“大爷,看你穿得整整齐齐、板板正正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一位退休工人,吃几百块的呢。”爷爷接过话茬说:“这全都是你大嫂的功劳,如果没有她精心的照料,哪能有我幸福的今天?人家都说闺女是父母的小棉袄,俺看你大嫂比闺女还好,可说是俺的小棉袄。”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当爷爷尽享天伦之乐的时候,一场灾难向他袭来。爷爷得了偏瘫,吃喝拉撒全在床上。这可苦了母亲,照顾爷爷的重担几乎全压在她身上,可她没有一句怨言。

一日三餐,母亲要把做好的饭菜一匙一匙地喂到他嘴里;母亲要接屎端尿,经常给爷爷擦澡,那种难闻的气味可想而知;母亲要给爷爷洗带着屎尿的衣服和床单,用蒲扇驱赶爷爷身边的蚊蝇;爷爷躺在床上八年多,身上连一个褥疮都没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临终前,爷爷拉着母亲的手,喃喃地说:“真是让你受累了,谢谢你!如果有来生,俺还要让你做儿媳,到时候俺要好好报答你。”爷爷面带着幸福的微笑闭上了双眼。一位大娘曾对我说:“你爷爷真是有福气,就是亲闺女也不见得伺候得这么好。你娘简直就是上苍赐给你爷爷的一个闺女。”

母亲送走了爷爷,我们,接过了那一份理该绵延悠长的孝心。

此文原载2016年3月29日的《劳动午报》(原《北京工人报》)。

作者简介:朱旭,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费县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月刊》签约作家,中华朱氏网文学编辑。作品散见于《读者》《山东文学》《学习博览》《当代小说》《芳草》《北方作家》《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解放日报》《湖南日报》《宁夏日报》《北京青年报》《齐鲁晚报》《作文指导报》《招生考试报》《自学考试报》等近百家中外报刊。作品有的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主编顾之川主编的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教材,有的被选入本地乡土教材,有的被转载,很多被收入各种选本,全国征文莸奖二十余次。

- THE END -

(有事找站长,中华朱氏网,长按扫码)

中华朱氏网群.jpg

研究朱氏文化、编修家谱,品酒酌茶、读史看天下,看《中华朱氏网》,品“中华朱氏酒”、“朱氏家族酒”。凡是订用一件酒者,年终惠赠《中华朱氏通讯录》一份,视为“中华朱氏网”会员,享受会员服务!

中华朱氏酒.jpg

A、“中华朱氏酒”,中华朱氏网监制,每箱6瓶,每瓶500毫升,茅台酱香、53度,坤沙5年。茅台镇发货,送货上门!

朱氏家族酒2.jpg

B、“朱氏家族酒”,中华朱氏网监制,每箱6瓶,每瓶500毫升,茅台酱香、53度,茅台镇发货,送货上门。中华朱氏网精心打造,纯粮食酒,货真价实!联系电话(微信):19819884266.



蝴蝶(飞舞).gif

15.png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