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通惠河志》校点整理本出版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世界朱氏网 | 2020/12/19|浏览量:1232

1.jpg 

为促进北京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在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领导下,北京市方志馆组织点校整理的明嘉靖《通惠河志》于2020年12月出版。

该志编撰者是明代吴仲,是专门记述通惠河历史的志书,也是北京现存最早的河渠志书。

明代通惠河位于北京城东部,是元代挖建的漕运河道的一部分。元末明初,通惠河上段从白浮泉至瓮山泊已经废弃,从万宁桥到东便门河道已经不便通航,漕船只能到东便门外大通桥下。以后通惠河又遭淤塞,不能通船,粮船至通州张家湾即卸船转为陆运。嘉靖六年(1527),时任巡按直隶监察御史的吴仲建议修治通惠河。把通惠河与北运河漕运交接点改在通州城北,北运河运来的米粮行至此,由人工搬运到通惠河船上,到大通桥再陆运至朝阳门。这种办法比全部陆运省力得多,方便得多。吴仲因修河之功被通州百姓建祠纪念。

嘉靖九年(1530),吴仲在赴任处州知州的途中,途径通惠河,他追思往事,深感“日远人非,无所于考”,于是编成《通惠河志》一书。

全书记述了通惠河的开挖历史、闸坝建置、公署建置、修河费用、建议修河奏议、修河碑记等,是有关大运河的重要历史文献。此次整理,将原本影印件和点校整理本同册出版,为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参考,也希望借此进一步推动运河文化研究,促进运河文化传播。(北京市方志馆)

(免责声明:本文由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朱氏网的观点和立场)

- THE END -

(有事找站长,中华朱氏网,长按扫码)

中华朱氏网群.jpg

研究朱氏文化、编修朱氏家谱,联络朱氏族人,品“中华朱氏酒”。凡是订用一件酒者,年终惠赠《中华朱氏通讯录》一份,视为“中华朱氏网”会员,享受会员服务!

中华朱氏酒.jpg

“中华朱氏酒”,中华朱氏网监制,每箱6瓶,每瓶500毫升,茅台酱香、53度,坤沙5年。茅台镇发货,送货上门!纯粮食酒,货真价实!联系电话(微信):19819884266。


蝴蝶(飞舞).gif

15.png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