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是如何修家谱的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世界朱氏网 | 2021/06/18|浏览量:1488

蒋姓是宁波奉化溪口大族,《武岭蒋氏宗谱》循旧例每隔30年纂修一次。自清代以来,1691年、1716年、1737年、1768年、1799年、1827年、1858年、1888年、1918年都修过谱。最后一次大修是在1948年,由蒋介石主持, 蒋经国负责具体撰谱事宜,聘请陈布雷为宗谱总编纂,吴稚晖为总裁,具体编纂人为沙孟海,纂修了《武岭蒋氏宗谱》。沙孟海结合蒋氏家族的各支族谱,考证出蒋氏乃周公之后,《左传》载:“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至于从周朝起蒋氏的世系传承,史料无载,得不到确切的答案。

1.jpg

沙孟海考证出蒋氏有史可考的祖先,是五代时始迁明州(宁波地区古称明州)的蒋光、蒋宗霸父子。蒋介石乃蒋光的28世孙,他在《武岭蒋氏宗谱》自称“迁四明第二十八世孙”。

蒋宗霸,字必大,五代后梁时人,一说周显德初人,曾任明州评事,后罢官,生一子。宗霸慈善温谨,口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故乡人称其为蒋摩诃。他结庵于小盘山,自称“摩诃居士”。

2.jpg

蒋宗霸一支,传至北宋神宗时,有蒋浚明者,始迁奉化禽孝乡三岭蒋浚明,字彦昭,拜大理评事,迁尚书金部员外郎,因上书谏罢新法,遭谪,授无为军司户,改建康户曹,累赠金紫光禄大夫,人祀乡贤。

其后传至元末,有蒋仕杰者,始迁武岭(溪口)。蒋氏家族的排行,自二十五世起为五言四句,即“祁斯肇周国、孝友得成章、秀明启贤达、奕世庆吉昌”。

3.jpg

蒋介石的曾祖祁增,字怀盛,祖父 ,斯千,字玉表,父亲名肇聪,字肃庵。蒋介石为溪口蒋氏世系二十八世周字辈,故其谱名为周泰。                  

4.jpg

家谱作序

蒋介石对于《蒋氏家谱》非常重视,在《蒋介石日记》中,蒋介石曾追记1917年《武岭蒋氏家谱》的修撰时说道:“是年为余族修谱之期,余自撰祖父斯干公及父之事略。”

1943年12月4日的《日记》又说:“读蒋氏宗谱各序文,不忍释卷,可知宗谱于人生之切要,甚于国史多矣。”

5日又云:“点读宗谱各序文完,甚以先母诞辰得读宗谱,又在川中国难期间,更为难能而可贵,故在宗谱序后特志所感。”

可见蒋介石对于蒋家族谱的重视和喜爱等到1948年,又是蒋氏族谱的修撰之期时,蒋介石亲自为《武岭蒋氏宗谱》的《先系考》作序,并逐章审定文稿。《先系考序》节录如下:

5.jpg

《左氏传》云:“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我蒋氏出于周公,信而有征,惟谱牒散佚,世系阙略,常以文献不足为憾。民国三十二年十一月先太夫人八十生辰纪念,适长儿经国遣人从故乡倭寇重围中密携宗谱,间道入赣,辗转送达于重庆,余三复循诵,几忘寝食,追惟先太夫人慈德之隆,益切不肖报本之思。

旧谱列叙世次,自五代时延恭公始,由是而上,或云来自天台,或言旧居栝苍,未能详也。自抗战胜利还都以来,乃假集江浙各地同宗谱牒,参校研覈,仍苦无端绪,盖年湮代远,书阙有间久矣。嗣有天台宗人,以家藏旧钞本龙山蒋氏家谱相示,龙山者,在宁海与天台诸蒋统系不相属,不知其谱何由入天台,谱中则有摩诃公金紫公一支,且载金紫公以下数世葬奉化禽孝乡三岭,余大喜慰,惜其纂例未严,非出学者之手,所系世次,亦有羼入旁支及时代颠倒之误,孤本传钞。未敢遽以为信。……

呜呼!自五季乱后,故家右族谱牒沦亡,欧阳氏为《唐书-宰相世系表》,称述先代,大抵近引梁、陈、魏、周而止,更不远溯汉晋,我蒋氏犹能及今考寻先系,上逮汉世,二千年来一脉相承,罔有阙失,何幸如之。夫民族之学,我国所重,虽几更乱离,旧籍舛互,而留心考索,则本源固自可溯也。今岁戊子,吾族重修宗谱,特聘武进吴先生为总裁主其事,慈谿陈君布雷,鄞县沙君文若为编纂,襄其成。余敬览《先系考》脉络分明,考订精审,窃喜其能发前人所未发,得偿余多年之夙愿,爰为之序。

《诗》有之“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书》曰:“黍稷匪馨,明德维馨。”我蒋氏世世子姓其念之哉。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六月十一日 迁四明第二十八世孙周泰 谨序 并书于南京。

6.jpg

蒋介石与夫人宋美龄

7.jpg

8.jpg

从蒋介石的叙述中,可以看出他对蒋氏一族传承不绝的自豪和骄傲,“二千年来一脉相承,罔有阙失,何幸如之。”蒋介石指出族谱不但是记录一个家族的化石,而且能对国家有益,它是一门“民族之学”,可以寻根探本,增强国人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人穷则反本,有根有本,则不会堕落于虚无的黑暗之中。

9.jpg

蒋介石与蒋经国

作者:雷从峰)

(有事找站长,中华朱氏网,长按扫码,19819884266)

中华朱氏网群.jpg

长城.jpg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