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郯城县刘湖村:文明新风催生出文化村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中华朱氏网 | 2021/07/02|浏览量:916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广大学子们都在期盼着金榜题名,而在山东临沂郯城县花园乡刘湖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大学生。

微信图片_20210702150558.jpg

就是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村庄,先后走出了16名博士、30多名硕士,还有100多名本科生。

有趣的是,村子里还有一条博士巷,总长只有68米,但却出了9个博士、博士后!

微信图片_20210702150524.jpg

比如住在巷尾的退休教师刘宝民,三个女儿,老大是山东科技大学的博士生,现在中科院工作,老二是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的博士生,老三是在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读的双硕士。

他说:“在农村别的也没有什么出路,教育小孩(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学文化知识,没有知识的话,在农村打庄户也是不行。

如今的刘湖村,家家户户悬挂着家风家训的牌子,墙壁上、宣传栏上随处可见各种古籍典故,崇文尚学成为村民的共识。

人才辈出,这两年,村子面貌焕然一新,产业发展也进入快车道,越来越多优秀人才反哺家乡,为村子发展添砖加瓦。

3b86ca73ab1843d0ac45d4df11e449a0.jpeg

刘湖村党支部书记刘全启说:“我们村比的不是谁家有钱,比的是谁家的孩子优秀,考到哪里哪里的名牌大学,所以我们村里一家看一家。”

a84809bf61ec4afcb108f1f66f9237f6.jpeg

一户培养出三位博士,刘保民家庭在当地可算是子女成人成才的典范,而整个刘湖村496户人家,最近几年共培养出12名博士、30多名硕士、100多名本科,而刘湖村之所以能走出去这么多的人才,也源于当地良好的家风、淳朴的民风和文明的村风。在刘湖村,每家每户门口都挂着家风家训的牌子,村子里也到处都是宣扬文明道德的宣传壁画。

东芬兰大学公派留学生刘艳说:“俺村里有一个我喊叔的,他上学就是一直往上上,我就跟着他走,其实也是因为有一个比较好的榜样,所以走到今天这一步。”、临沂市郯城县花园镇刘湖村党支部书记刘全启说:“像我们村的这些人才,他虽然在外,但是时刻关心着我们村里的发展,在我们群里献计献策,为我们村里捐款捐物。”587fb58b94a44b22a2bc828bb925dd75.jpeg

文化兴,则乡村兴。临沂市郯城县以培育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作为汇聚乡村文明新风的基础,大力改善农民精神风貌,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中华朱氏网整理,信息来源:网络)

(有事找站长,中华朱氏网,长按扫码,19819884266)

中华朱氏网群.jpg

长城.jpg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