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姓氏的意义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世界朱氏网 | 2021/07/20|浏览量:889
中华姓氏,民族之魂。姓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发祥最早、蕴含量最大、使用率最高、凝聚力最强、普及面最广、生命力最旺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任何文化体系、任何宗教信仰、任何学术流派都无可比拟、无可取代的根祖文脉,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和骄傲,而且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和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民族,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确立姓氏制度的文明古国。据古老传说、文献记载、考古发现及人类社会学的田野考察,早在一万年前旧石器时期的母系族社会,中华先民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关注生命之源的初始宗教观念,借助“图腾物象”和“祖灵祭祀”等多种形式,绘制了标志各自氏族的符号和图形徽记,用以表达和认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孕育了中华姓氏的原始雏形。在考古发现的史前岩画、陶文印记中就发现有太阳神鸟、龙、凤、鱼、蛙、虎、狼、牛、羊、犬等图腾物象的族徽标记和生殖崇拜、祖灵崇拜的图腾徽记,比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一一文字出现的历史还要早数千年。在中国最早的一部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图画集(山海经)中,有许多半人半兽、半神半兽的珍禽异兽,也被学术界公认为是远古氏族(部族)的图腾标志。至于各地出土的伏義、女娲的画像石刻以及民间广为流传的“兄妹相婚、抟土造人”的神话传说,都印证了中华姓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而在距今三千年的商周甲骨文、金文中更是有了系统、成熟的姓氏记载和传承谱系。中华姓氏己成为中华民族文明起源和社会进化的重要标志,形成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体系。
古老的姓氏,象征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悠久和文明进步。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就是不同姓氏的血缘宗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繁?生息、播迁交融、兴衰更替的总汇。从伏羲、女娲“兄妹相婚”,传衍人种的历史传说,到夏、商、周三代"封邦建国、胙土命氐”的文献记载,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到世家大族的延续传承,无论是功业显赫的帝王将相,还是默默无闻的庶民百姓,无不植根于血缘姓氏的家族体系,无一超然于宗族交融的社会网络。因而中华姓氏就成为我们认知历史、剖视社会的微观窗口,成为我们传承文明,继往开来的根祖文脉。
(信息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