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慧《明代藩府刻书研究》介绍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中华朱氏网 | 2023/04/12|浏览量:450
明代藩府刻书是在明代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中产生和发展的,因此,本文将藩府刻书置于此大背景中,以相关史实为立足点,以藩王及其支裔的刻书活动为主要线索,从出版史和文献学的角度对明代藩府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对明代藩府刻书进行系统、立体、深入的全面研究。通过考察明代藩府所处的特殊社会政治背景,论析历史事实与藩府活动的密切关系,检视明代藩府由武转文的历史趋势,揭示其远政治而近文事的时代特点,深入发掘藩府刻书活动的内在与外在动因,透过现象揭示内在规律。并对有代表性的藩府和藩府本作一定数量的个案研究,由此总结有明一代藩府刻书的版本目录学价值及就在明代出版中上的地位和影响,揭示明代藩府的特殊社会角色和文化价值。
文章首先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范围的界定,总结目前相关研究领域和本课题研究领域的现状,并对现存的主要问题和原因作了分析,其次交代本文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概括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价值和意义。接下来交代明代藩府刻书背景,除考察明代藩府及藩王刻书相关的总体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外,重点对明代分封制度的起因、明代诸王分封的基本情况、明代诸王分封后的基本政策及明代诸王的主要学术文化成就进行论析,这是研究藩府刻书的背景与基础。
文章的主体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总体考察”,一是“个案研究”。前者通过对于各类文献的爬剔梳理,首先摸清明代藩府本的总数,并通过时间、地域和内容三个维度的分析,对明代藩府刻书概貌进行考察,揭示藩府刻书在时间发展、地域分布、内容分类等方面的基本规律,对藩府刻书作整体性研究。就时间发展规律来说,存在着一个兴起、发展、兴盛和衰落的过程,洪武至天顺间是明代藩府刻书的起步阶段,成化至正德时期初步发展,是藩府刻书活动大规模形成之前的酝酿时期,而嘉万年间则是藩府刻书活动的高峰,其后逐步式微,最终随着明王朝的灭亡而退出历史舞台。这种时间规律,既同明代整体刻书业的时间规律趋同,是当时图书出版史的一个缩影,但相同规律的背后,也隐藏着明代诸藩自身特殊的政治境遇,是明代诸藩这一特殊的政治群体自身发展历程的反映。就藩府刻书的地域分布来看,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差异,其地域分布规律同样具有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层原因。就藩府刻书的内容来看,也有着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以子集类为主,经史类为辅,而医家著述、艺术类图籍和儒释道三教书籍是藩府刻书的主要内容,而明代极为流行的戏曲和小说类书籍,却是藩府刻书较为薄弱的部分,小说类极少,而戏曲也绝大部分是藩府成员自著作品。同时藩府刻书在内容上有呈现出鲜明的府系性特征。藩府刻书在内容上的规律,体现出明藩刻书的侧重点和关注点所在,其规律的成因也具有鲜明的藩府群体的自身特征。
个案研究对象的选择有两种,一是对于明代藩府的个案研究,以藩府的发展过程和具体经历为纲,从史的角度,结合各自不同的发展经历和刻书特点,揭示其刻书情况。一是对于明代藩府本的个案研究。以作品为线索,从版本目录学的角度,运用比较的方法,对藩府本的版本源流、来龙去脉、版本优劣以及影响等进行揭示。
在总体考察和个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同明代其他官私刻书机构和刻书活动的比较,可以发现,明代藩府刻书具有鲜明的私家刻书的特征,在时间、地域分布和刻书内容上同明代官刻、其他私刻及坊刻书存在着鲜明的互补性特征,是明代刻书出版业中极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明代藩府 藩府本 藩府刻书
(中华朱氏网摘录)
2023年4月12日
(有事找站长,支持中华朱氏网,长按扫码)
寻根问祖,查找家谱,就上朱氏家谱库,联系微信:19819884266。
寻根问祖、编修家谱,传播朱氏文化,品“中华朱氏酒”、“朱府囍酒”。金世佳和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华情,1981988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