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里有志 |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缙云县河阳村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世界朱氏网 | 2024/07/13|浏览量:535

1.jpg

图片

河阳村坐落在浙江省缙云县新建镇,位于缙云县仙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公元 933 年,吴越国掌书记朱清源兄弟俩为避乱,定居缙云,因其原籍河南信阳,故取名“河阳”,是以朱氏宗族为纽带,聚族而居的千年历史村落,地势西高东低,周边被群山包围,东临新建溪,南峙黄碧山及低丘耕地,西依中峰山,北对大小岩山及新建溪合流处。河阳村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深厚,既有贾而好儒的商旅文化,又有秉持“崇尚礼教、耕读传家”“忠孝廉洁、循规映月”“尊祖睦族、善行义举”的民族文化,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十佳村镇漫游地。

2.jpg

河阳古民居牌坊

河阳古民居外墙建筑最有特色的是答樵路,答樵路的马头墙可以说是一个马头墙的博物馆。在这条路上有32个马头状的墙头,远远望去似32个马头在仰头长啸,气势非凡。行走在干净古老的石子路上,身边的荷花池正绿,而前方的祠堂错落有致和谐相融。

3.jpg

答樵路马头墙


图片


村中古建筑众多,村落格局保存完整,共有祠堂15座,古庙6座,传统古民居1500多间。其中祠堂有朱大宗祠、荷公特祠、圭二公祠等,庙宇有碧山古庙、福昌寺、岩山古庙等,民居以三合院、四合院为主,有廉让之间、中峰拱秀、忠厚传家等。各个古建筑均体现了河阳独具特色的建造工艺与渊源的文化内涵,建筑上木刻装饰之精细高超,也让人惊叹不已。

4.jpg

祠堂大门牛腿雕刻

河阳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而这种历史文化底蕴中重耕重读的传统一直占据着整个河阳历史。河阳朱氏历代祖先耕读传家、重农、经商,人才辈出,富甲一方。从朱氏整个历史脚步中我们看到耕读文化的无处不在。在一条古巷的圆洞门额上,有一横批:上牛下田是“耕”,上口下心是“读”,屋顶下的人是“家”,飘动的云是“风”,合在一起念着,便是“耕读家风”,让人禁不住赞叹朱氏先贤的智慧。

5.jpg

耕读家风 俗名“园大门”

宋元时期,朱氏就是书香门第之家,单是进士就有八位,其中朱晞、朱藻、朱孝忞、朱有泰四人同出一家,祖宗六代中就有四代进士,“八士门”就是为了纪念这八位进士。到了清初,河阳乡闾读书之风兴盛,朱氏二十八世祖朱元夏的七个儿子中有六个儿子中了功名,“耕读传家”这个家训使得朱家从此长盛不衰,才有着朱氏富裕八代的传奇色彩。在河阳的历史脚步中,耕读文化的遗迹处处可见,它反映了朱氏家族亦耕亦读地生活追求。

6.jpg

八士门 石怪兽

“八士门”前有一对狮身无头的石怪兽名为“稀罕”,样子虽不威武,却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旧时,官员路过这里,文官必须下娇,武官必须下马,因为这对石怪兽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恩赐的,“稀罕”这个名字也是他所赐封的。

就像所有的古村落一样,深厚的历史积淀正成为河阳古村发展旅游的宝贵资源。每年春节,河阳200米古街上都要大摆千人“状元宴”,举行千人大踩街、三十六行民俗表演、莲花落唱诵、打铜钱鞭民俗表演、钢叉舞摆阵、婺剧表演、河阳剪纸擂台献艺等各式民俗狂欢……吸引各地的游客前来观看,河阳古民居的历史文化底蕴已经是一块金字招牌。河阳村作为千年古村落,已成为中国乡土文化的重要研究基点,这不仅仅是因为乡愁,更因为河阳古民居的千年历史渊源和浓厚的文化积淀。

(缙云县地方志研究室)

世界朱氏网编辑部转发

2024年7月13日


同一个世界,追求不同的境界,世界朱氏网追求:创新、文明、祥和、拼搏!


(有事找站长,支持世界朱氏网,长按扫码)

寻根问祖,查找家谱,就上朱氏家谱库,联系微信:19819884266。

微信图片_20220804184831.jpg

寻根问祖、编修家谱,传播朱氏文化,品“中华朱氏酒”、“朱府囍酒”。济南炎黄朱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19819884266。

朱府囍酒.jpg

中华朱氏酒9.jpg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