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类
自然类
社会类
经济类
综合类
学习类
黄玉顺:《汉志》:帝制儒学的一个典型文本
中国学术史上所谓“汉志”,通常指《汉书》的《艺文志》或《地理志》。本文《汉志》指《汉书·艺文志》。整部《汉志》的底本,是由刘歆“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以下引《汉志》及原注,不再注明)。这不同于后世的四部分类法,而是六部分类法:《辑略》属于“总论”性质的东西,颜师古注:“‘辑’与‘集’同,谓诸书之总要。”所有书籍,分六大类: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
2025-03-24
朱封金谱学研究之十二:辛园朱氏迁冶析疑
「朱封金谱学研究之十二」辛园朱氏迁冶析疑近日,吾有幸看到辛园朱氏2009年续修的大成谱,拜读了该族历届文人写的溯源文章,尤其是本禧老先生写的《辛园朱氏源流》一文,令人耳目一新。老先生历史功底深厚,考究严谨,逻辑缜密,将辛园朱氏的起源和发展阐述得清楚明白,不失为一篇姓氏考究范文。为此,吾专程赴朱家山头请教本禧老先生,八十高龄了,讲话条理分明,思维清晰,主持参与过两届家谱的续修,并首创“辛园朱氏”说,颇有文公当年首创“婺源茶院朱氏”风范,健谈的老先生,对该族的历史了然于心,犹如一部活着的辛园朱氏百科全书。兴趣使然,为附和本禧老先生,吾对该族迁徙过程中的一些疑点尝试进行解析,希望能对《辛园朱氏源流》一文起到补充之效果。辛园朱氏起源辛园朱氏主要指居住在大冶茗山之北,太阳山之东,即为现在朱家山头一带的朱氏族人,综合各种家谱资料,该族源于兴国东溪朱氏。元中叶,有东溪始祖英俊公十四世孙名为荣九者,携成七、太七两子迁居戴家垅成名庄(今属大冶保安镇),并在此安家。长子成七世守戴家垅,次子太七迁至山头(即为如今的朱家山头)落户。太七公生七子,取“辛”字为派,分别为辛一、辛二、……辛七,辛园朱氏由此诞生,四子辛四随太七公守户,其余六子或向周边迁徙,或从军。留守的辛四公在此开山立业,经过几百年的蕃衍,逐渐形成辛园朱氏一族。五百年后,居住在朱家山头的辛四公后裔于道光壬午年(1822年)首修家谱,主持修谱的是时任太学生名啟拔(号超亭)的人,据超亭先生介绍,刚开始,谱局一班人不知从何着手,正如他所说“茫然而无据”时,他的堂叔敦斋先生拿出了藏了多年的资料,这样,首届谱首就根据敦斋先生提供的资料编纂而成,定一世祖为绍一公,二世祖荣九公,三世祖太七公,四世祖辛四公。超
2025-03-13
河北清河:张氏祖源地
华张氏祖源地——清河 清河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东靠京杭大运河,与山东省武城、夏津两县隔河相望,西邻威县,北与故城县、南宫市为邻,南与临西县毗连。 上古时期,清河为黄帝的活动地区。后来将清河之阳封给了黄帝之子张挥,为此,清河成为张氏的起源地和发祥地。夏禹时期,禹之父在此治水,筑建鯀堤,现今清河县小屯乡大堤村西有鲧堤遗址。鲧堤夜雨是清河八景之一。
2025-02-24
韩震: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地中海文明属性 ——关于欧洲文明连续性神话的审视
摘要:从古希腊罗马到现代欧洲,欧洲文明连续性的叙事是19世纪以来欧洲学术界构造的神话。该神话通过扩大古希腊罗马文明与西亚北非等其他地中海文明之间的差异性和断裂性而弱化其关联性,遮蔽西亚北非文明对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影响,夸大古希腊罗马文明与近代西欧或大西洋文明之间的连续性和共同性;通过贬低东方民族的文明,抬高古希腊罗马文明从而进行欧洲特性的构建,并进而将现代发展起来的欧洲特性描述成西方的普遍性特征。实际上,在中世纪之前,古希腊罗马与西亚北非等地中海文明之间的文化共同性、近缘性和连续性要远远超过与西欧的文化联系。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建构符合时代要求的自主知识体系,必须彻底摆脱西方中心主义的叙事结构。
2025-02-07
中华民族称谓的历史演变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民族,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从蒙昧时期到文明时期,有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史。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从一个个氏族部落到融合为一个强大的民族群体,不同的历史时期,民族的名称皆有着不同的称谓。然而,这些历史时期有哪些不同?为什么而改变?却鲜为人知。
2025-02-06
中国的远古时代
中国远古时代,通常指的是从人类起源到夏朝建立的漫长历史时期,大约从200万年前至公元前21世纪。这一时期,人类经历了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经历了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三个进化阶段。社会组织形态也经历了从原始群、母系氏族公社到父系氏族公社等不同历史阶段。以下是对中国远古时代的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