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
文史类>
自然类>
社会类>
经济类>
综合类>
学习类>
见证新旧领导伸手一握,世界朱氏联合会进入新时代!
朱氏家族该如何准确的寻根问祖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寻根问祖、追本溯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华姓氏,源于上古,传续至今,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离合演化,人世翻覆,甚是繁杂。以字辈入手“寻根问祖”,效率较高。 毕竟我们朱氏是一大家族,古往今来,迁播各地,枝繁叶茂……
朱熹后代部分班辈表
下面是以朱熹公为准,自己找位置:朱熹1 一埜2 一钜3 一济4 一柱5 一炎6 一仕通7 一必文8 一显庸9 一仁隆10 一天梁11 一有敬12 一林德13 一惟易14 一瑛15 一盛16 一奎17 一春18 一梓19 一应20 一可21 一从22 一之23 一继24 一克25 一希26 一尧27 一舜28 一世29 一时30 一崇31 一孔32 一孟33 一文34 一家35 一昌36 一光37 一国 ……
朱开国:山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公务员局局长
朱开国 ,男,汉族,1973年2月生,山东枣庄峄城人,大学学历,法律硕士,1994年7月参加工作,199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山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公务员局局长。
明末《大明忠殉难烈录》
编者按:大明王朝虽然被满清所取代,但大明朱氏是坚强不屈的,是英勇的,是值得纪念好而怀念的,其壮烈程度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朝代!!今天转发朱荣梼宗亲的文章,以此来纪念!
科普:明代科举中的籍与贯
户役制度是明太祖创立的较具特色的制度,它将全国百姓的户籍明确分为若干类别并代代延续,其构成主要是民户,此外尚有军户、匠户、灶户(煮盐户)、医户等几大类,并严格遏制户别更换。有明一代对军籍的管控尤为严格,官员也莫能例外,据《明史》记载:“户有军籍,必仕至兵部尚书始得除。”因此,在明初几场大移民与军户需赴指定卫所守戍等综合因素交织的背景下,明朝人役籍与乡贯分离的现象也就被大范围催生。
2025-01-06
中国部分游牧民族历史概览
起源于室韦,13 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地区诸部,建立大蒙古国,随后其子孙进行大规模扩张,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元朝时实现了塞外的大一统,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蒙古族主体一直生存至今。
2024-12-24
明清时期的科举制
2024-12-20
汲黯参与汉武帝瓠子堵口
临沂地区的古国——鄪国
费国:原来写作鄪,《尚书》《说文》作“粊”,《史记》作“肸”。鄪、粊、肸三字,读音都作bī。春秋时去“阝”为“费”。费国为伯爵,姬姓,都城在今费县城西北约9公里处的上冶古城村一带。周公东征的时候,古费国先被周公灭亡,后被划给鲁国作为领土。也有说是春秋初期,费国被鲁国吞并,成为鲁国的一个城邑的。
2024-12-13
祊城故城址——临沂地区的古城(四)
祊城故城址——临沂地区的古城(四) 祊(bēng)城故城址在今费县。关于祊城的记载不多,史料记载古城遗址在鄪邑东南约52里。由于费县县迁移,祊城的具体位置可能存在争议,有观点认为祊城故城址在今费县城正东37里的位置。 周宣王二十二年,即公元前806年,宣王封其胞弟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东方),史称郑桓公,同时又将位于鲁国东部鄪邑东南的邴邑赠给他作为祭祀泰山的汤沐邑。因而,邴邑的作用又与祭祀活动高度关联,作为郑国为邴邑的享用者。祊古时指宗庙门内的祭祀,故又称之为祊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