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图文热点

朱炳国的常州家谱档案馆成为各界参观的文化景点

来源:管理员| 上传者: 中华朱氏网| 2021/02/28 20:32:37 浏览量:1295

  • 提起朱炳国,家谱行业人士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仅在于他的家谱知识丰富,更在于他收藏了大量的珍稀老家谱。

那么,朱炳国是谁呢?

朱炳国简介

朱炳国,1963年8月出生于江苏常州,现为九三学社社员,常州市谱牒与祠堂文化研究会会长、常州家谱档案馆馆长。

微信图片_20210228202912.jpg

朱炳国长期热衷于家谱收藏、研究和推广应用工作。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已收藏名人家谱资料10000余册,常州宝卷资料近200种。十多年来努力为常州家谱续修及谱学研究构建学术平台,着眼宏观指导,使常州各乡各村各姓氏纂修家谱与重修祠堂终成星火燎原之势,至今已帮助常州各姓氏完成家谱续修700多部,重修祠堂150多座。致力于苏南地区谱牒与祠堂文化事业,帮助海内外宗亲寻根问祖,促进民间往来等有关工作。2014年7月获“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2015年12月获“九三学社江苏省委思想宣传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朱炳国搜集家谱的故事

常州家谱馆馆长朱炳国先生1980年末就开始关注家谱了。从常州邮政大楼下某摊中收购到了一部丁氏家谱后,开始关注旧家谱收购之事。后来,朱炳国开始跑收购站挑选家谱。当时收购站有一个网络体系,村边会有点,公社乡镇会有站,县市上会更大的站。朱炳国专门跑县市收购大站。家谱比较特殊,没有人看得懂,但又与自己无关,所以没有太多人感兴趣。他跑多了,与收购站人熟悉,一旦有家谱收购进来,收购站人会通知他来挑选。80年代,十分便宜,就是几角钱一册。至1995年左右,残本才几元一册,完本二十多元一册。

微信图片_20210228202937.jpg

微信图片_20210228202954.jpg

在这个过程中,朱炳国有意识地收藏旧家谱。当时出于故物意识,要求比较高,品相好的家谱会留下来了,残缺不全的就直接处理掉了。当时没有想到后面会修谱。有用的家谱,朱炳国会亲自做一些简单的古籍维修工作。他自己的朱氏家谱,是从农村中同族人那儿拿来的。他们把家谱当祭祀簿用,他们也感觉不到什么重要性,说你要就拿走吧。这样,就到了朱炳国手中。他也曾学着古人样,80年代末儿子出生时,在家谱上添加名字。2000年初,他感觉家谱放老着也不是一个事儿,于是成立较早常州谱牒学会,有了一个同行圈,可以经常交流家谱之事事。最后,也走上偶尔指导别人修谱之路。如今,常州家谱馆是各级领导与修谱专家、爱好者经常参访、光顾之地。

朱炳国组织百谱展示活动,宣传家风家谱文

《新春团圆说家谱——朱炳国先生藏百谱特展》于2016年1月15日于常州博物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由常州博物馆、常州家谱馆、常州市谱牒文化研究会共同举办,九三学社常州市委员会协办,展期将持续至3月13日。纂修家谱之风,素以苏南、浙东与徽州为盛,而苏南又以常州为最,堪称清代江南家谱印刷中心。古代常州名门聚集,大量家谱幸得保留至今,经久不衰而又流传有序。此次展出的160多部清代至现代的家谱,遴选于常州家谱馆的收藏,既有地方宗谱,更有现今罕存的韩国宗谱、中国香港宗谱等,此外还有雕板、活字印刷板、谱票等文物,这些展品均为地方史志考疑、社会生活史研究等领域的重要资料。

微信图片_20210228202954.jpg

微信图片_20210228202958.jpg

朱炳国的常州家谱档案馆成为各界参观的文化景点

2020年10月23日上午,常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梅向东,常州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沈玉俊一行来常州家谱档案馆调研。常州市谱牒与祠堂文化研究会会长、常州家谱档案馆馆长朱炳国向梅部长介绍了馆藏家谱文献,以及开展青少年优秀家风宣讲工作。梅部长充分肯定了常州家谱档案馆在服务于市民、服务于青少年工作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并鼓励常州家谱档案馆再接再厉,为常州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2020年10月20日上午,江苏省方志馆负责人宫冠丽一行来常州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调研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常州家谱馆。常州家谱馆馆长、常州市谱牒与祠堂文化研究会会长、常州市武进区谱牒文化研究会会长朱炳国向宫冠丽一行介绍了自己三十多年的家谱收藏,以及常武地区修谱情况。宫冠丽对常州家谱馆馆藏和服务市民的公益性原则予以了充分肯定。同时,她希望常州家谱馆与江苏方志馆加强合作,进一步加大家谱资料的收集力度,多出成果。朱馆长向江苏省方志馆赠送《常州名门望族》《谱牒文化》书刊。

家谱网 发布时间:2020/10/29,朱深圳推荐)

  •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