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在(浙江省宁波市余姚)阳明街道潘巷村发现了清末余姚著名书法家朱元树题写的朱氏墓碑。
这一发现对研究朱元树的书法艺术、余姚朱氏一本堂和当地的碑刻墓志等民俗文化具有一定价值。
图为朱元树题写的朱氏墓碑遗存,由李川提供
该墓碑为体量较大、规格较高的横碑,由质地坚硬的暗红色梅园石制成,碑身已断为几块,桥下可见的三块阴刻“□□朱公(韩氏)孺人寿域”,下款为“翰林院编修族姪元樹拜题”,碑文正书,笔势圆劲,工整舒展,结体严紧,颇见功底。碑石应该还有几块,可惜没在现场发现。
题碑的“族姪元樹”即墓碑主人的族侄朱元树。朱元树(1880年-1946年),字致棻,号敏人,余姚城区人。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朱元树年仅23岁,即中举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赐进士出身(二甲进士,与谭延闿、高振霄、沈钧儒等同榜),是宁波最后一批进士,也是余姚最后一位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余姚人称其为“末代翰林”)。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他被清政府选派去日本留学,修读法律、政治等,从东京法政大学毕业后回国。
朱元树是清末名臣,与钱崇威、宋育德、蓝云屏并称“四翰林”,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以及多地知县等。晚年时,他担任余姚县救济院院长,致力于家乡的慈善、文教事业。1928年至1931年,他曾任余姚县立第三小学(1935年,该小学改称“学宫小学”,旧址在今市第一实验小学校园内)校舍建筑委员会委员。
朱元树留学日本期间,曾两次专程到常陆太田市瑞龙山的余姚四先贤之一的朱舜水墓拜谒,并拍下了朱舜水雕像和墓地的照片。因担心日子久了,照片会褪色、磨损,难以久远流传,朱元树将其放大,制成铅画,并撰写《十四世祖舜水公真像》。之后国内流传的朱舜水像,皆为此像。后来,该画像连同像赞挂在余姚的朱氏义庄里。
余姚朱氏一本堂为姚城名门望族,历来重视族中子弟的教育和家族文化的传承。1931年,余姚朱氏一本堂宗谱重新修订,朱元树任总修,主持重修。现在,余姚博物馆、上海图书馆,还有一些国外知名博物馆,都收藏有余姚朱氏一本堂的家谱。
朱元树善书法,书学苏东坡,下笔凝重厚实,以肥美丰腴胜。网上多有其对联、条屏、扇面等墨宝的拍卖记录,作为清光绪甲辰“末科进士”、翰林院编修、余姚文教(社会)贤达、书法名家,他当年题写的店铺招牌、匾额、碑刻墓志等,定然不少,但因自然或人为破坏,已不多见,故此次发现的朱氏墓碑因其艺术、科研、历史文化价值而尤显珍贵。(李川)
(来源:余姚日报-余姚新闻网 编辑:沈媛仪)
朱氏家谱库收有其人总编的《浙江余姚朱氏族谱》,有需要的朋友请联系。19819884266.
请熟悉情况的宗亲补充!
(信息来源:网络)
中华朱氏网,2022年9月23日
寻根问祖,查找家谱,就上朱氏家谱库,联系微信:19819884266。
寻根问祖、编修家谱,传播朱氏文化,品“中华朱氏酒”、“朱府囍酒”。金世佳和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华情,1981988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