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位于江苏海航电气集团内的扬中家谱馆大门,占地600多平方米的展馆以其大气庄重之态映入眼帘。馆内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那面镌刻着三百七十多个姓氏的百家姓全家福墙,密密麻麻的姓氏背后,仿佛藏着无数家族的故事。“这些仅仅是扬中现存姓氏的一部分。” 扬中市民俗文化研究会会长、扬中家谱馆创始人朱怀林的话语,更是勾起了记者对馆内珍藏的无限好奇。
这座由扬中市民俗文化研究会与江苏海航电气集团携手创建的民间家谱藏品展示馆,堪称姓氏文化的宝库。馆内整齐陈列着张、王、陈、朱等200多个姓氏,共200余套、2000多卷纸质家谱以及近万卷电子家谱。其中,著名烈士恽代英、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烈士朱尊华等家族的家谱赫然在列,平、颜、糜、单等少见姓氏的家谱也得以完整呈现,多元与丰富的姓氏文化在此尽显无遗。
作为镇江市唯一的专一家谱馆,扬中家谱馆近年来成为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的热门之地。朱怀林介绍,馆方近期还精心策划了多项文化活动,为公众带来更优质的文化体验。如今,扬中家谱馆不仅是传承文化遗产的殿堂,更是扬中展示传统文化的窗口,以及对外开展根亲联谊、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溯源:太平洲上的寻根火种
谈及建立家谱馆的初衷,朱怀林将其归结于扬中独特的移民文化。
东晋时期,这片土地浮出水面,宋元始现人烟,明清时期迎来大规模移民潮。先辈们为寻生存之地、避战乱之祸,历经千辛万苦登上这座史称 “太平洲” 的岛屿,披荆斩棘,传播文明,孕育出独具特色的扬中移民文化。尽管扬中是江苏省最小的县级市,却汇聚了460多个姓氏,堪称现实版的 “姓氏博物馆”。
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参天之树必有其根。寻根问祖、追本溯源是炎黄子孙的优良传统,也是根亲文化凝聚力量的重要体现。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姓氏文化出现断层,挖掘抢救工作迫在眉睫。2017年,阮立恒、朱怀林、吴会福、姚恒龙、朱圣福等一批有识之士,共同谋划挖掘抢救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计,相约组建扬中市民俗文化研究会。同年11月23日,经江苏省民政厅注册批准,研究会正式成立,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国内姓氏文化研究专家朱炳国担任顾问,为研究会的发展保驾护航。
立馆:万卷家谱筑就文化丰碑
作为非营利性、专业性、公益性的民间社团研究机构,扬中市民俗文化研究会以挖掘民俗历史、抢救精神活化石、传播社会正能量为宗旨,全身心投入扬中地区民俗文化的挖掘、研究、利用与传承工作。研究会的成立,是扬中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奏响了文化传承的激昂乐章。
此后五年间,百余名会员不辞劳苦、不计报酬,足迹遍布周边县市,远至南京、上海,行程超万公里。他们北上南下,走村串户,寻谱访谱,积累了百万字文稿,成功寻得数百部家谱,并出版了两部姓氏文化研究专著。2019年夏,《我从哪里来——扬中百家姓氏探源》问世;2021年秋《我从哪里来——扬中百家姓氏探源 (续编)》正式出版。这些成果引发强烈社会反响,被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相继收藏,还两度亮相江苏省优秀书展,获江苏省级机关工委、扬中市全民阅读领导小组发文推荐。姓氏文化研究项目获评江苏省市县志优秀创新项目,续编更是摘取江苏省地方志地情类优秀志书成果,相关内容还入选中央电视台《中国影像方志江苏扬中篇》,让扬中姓氏文化声名远扬。
“国有史,邑有志,家有谱”,家谱是中华民族延续血脉的重要象征。2021年4月,扬中家谱馆正式成立。作为镇江市首家以实物对外开放的家谱馆,馆内的藏品丰富多样,既有康熙、乾隆年间的珍贵古谱,散发着历史的厚重气息;也有近年来续修的新家谱,展现着时代的变迁。从材质上看,既有常见的纸质家谱,也有木质、玉石材质的稀有家谱;规格上,普通、特大号、袖珍家谱应有尽有;地域范围更是涵盖中国、韩国、日本;家谱主人从平凡百姓到伟人、英雄,包罗万象,已然成为扬中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吸引着岛内外无数关注的目光。
2024年5月,扬中家谱馆迎来了具有意义的时刻——中华朱氏家谱馆正式开馆。这座承载着千年姓氏文化积淀的展馆,标志着中华朱氏历史上第一个专门收藏朱氏家谱的线下档案馆正式建立。中华朱氏家谱馆的落成,不仅为朱氏宗亲搭建了寻根问祖的精神家园,更以其丰富的馆藏填补了中华姓氏文化研究领域的空白,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望:文化地标照亮传承之路
2024年,94岁的扬中籍台胞童正气怀着对故土的思念,回扬寻根。当他在扬中家谱馆找到了童氏家谱时,这位历经沧桑的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那一刻,跨越海峡的血脉联结在此刻紧紧相连,这正是扬中家谱馆存在意义的生动写照。它不仅承载着一个个家族的记忆,更成为海内外华人追寻根源、寄托乡愁的精神家园。
随着扬中家谱馆的声名远扬,朱怀林也多了一个身份——讲解员。“每年大概有学生、机关部门、社会团体等5000人左右前来展馆参观,还有来自全国各地寻根问祖的访客。”朱怀林介绍道。看着越来越多人走进家谱馆,感受姓氏文化的魅力,朱怀林又有了新的想法:“希望能建设专业展馆,让家谱馆成为真正的公共资源,成为扬中特色文化地标,让更多人了解扬中、了解中华姓氏文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扬中家谱馆将在传承与发展的道路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作者:镇江日报记者 蒋丽)
世界朱氏网编辑部
2025年4月26日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