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图文热点

道阻且长 共创辉煌——致贺中华朱氏网成立四周年

来源:管理员| 上传者: 世界朱氏网| 2023/10/24 16:07:38 浏览量:473

2023年10月18日,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就国家来说,举世瞩目的第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中国召开,高朋满座,成果累累;

微信截图_20231024153940.png

就朱氏宗族来说,福建省武夷山市在五夫镇举办“纪念朱子诞辰893周年大会”,建瓯市举办“宋先贤朱文公祠、五经博士府落成庆典”活动,规模巨大。

3.png

就中华(世界)朱氏网创办四年周年,经历了将近1500天,发布文章今5000篇,平均每天3篇文章,一定程度起到了团结朱氏宗亲,弘扬朱氏文化的目的。

微信图片_20210106145740.jpg

四年来,中华朱氏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姓氏文化复兴为己任,坚持团结友谊、和谐共商、共同发展理念,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从事和推动中华及山东朱氏发展,在组织建设、文化宣传、资料整理、团结族族人等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积极推动家风建设、振兴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朱氏网紧密跟随,加强报道。先后加强报道了《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国家公园朱熹园考察等报道,发表发布习近平总书记讲话20余篇,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四年来,中华朱氏网积极弘扬姓氏文化。姓氏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被弘扬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姓氏文化工作作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动中华朱氏工作。在中华朱氏发布关于姓氏文化方面的文章5000余其中,关于中华朱氏文章4000余篇,受众达到20多万人次

网站截图.png

不惜花费重金创办了中华朱氏第一个网上资料库——朱氏家谱库,相当于网上朱氏图书馆收录全国各地各个时期家谱资料5000余卷,朱氏家谱库会员达到100余人,方便了朱氏宗亲查阅资料,实现了随时随地随身就可以查找家谱免除各地奔走之苦,为各地宗亲带了便利。同时,通过组建和参与,朱氏微信群达到400余个,间接联系宗亲上万人。通过建立和沟通中华朱氏网、朱氏家谱库、微信群,增强了与朱氏的联系,扩大了朱氏影响力。

中华朱氏月刊2021年第11期封面.png

编辑出版《中华朱氏月刊》6期,每期推荐一个优秀朱氏人物,每期5万多字。2022年尝试编纂《邾国文化年鉴》采用“栏目”、“分目”“条目”三级结构,共有文献特载、邾国历史、邾国文化、学术研究、附录等栏目,大约30万字,稿件基本齐全,因资金问题没有出版。

积极召开成立大会,完善组织建设。组织建设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把组织建设放第一位,通过利用山东师大、山东大学等有利条件,在邹城市邾国文化研究会、枣庄市邾国文化研究会以及临沂等各地朱氏组织的联合协助下2021年11月在绎山召开了山东省历史学会邾国文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到会人数80余人朱亚非、朱正德等老同志当选顾问,朱广平同志当选邾国文化专委会首届会长,朱汉明当选副会长兼秘书长一大批来自全省、全国的朱氏宗亲成为会员。山东省历史学会邾国文化专业委员会成立,标志着山东省境内从此有了合法的统一的朱氏文化建设组织。

12.jpg

积极开展工作。由于疫情等原因,2022年没有召开全体会议。2023年6月,在济南召开了山东省历史学会邾国文化专委会暨《山东朱氏通志》推进会,到会宗亲、学者20余人。会议就各地推进山东朱氏通志工作进行了再动员,推选出6名同志参加山东省历史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朱汉明被选为理事,邾国文化专委会进入了全省历史学界,扩大了声誉与影响。山东郑氏文化研究院等姓氏文化机构不断与我们联系,也启迪了其他姓氏组织的建设,促进了山东朱氏的影响力。

微信图片_20230901143014.jpg

充分发挥学会作用,加强学术交往。组织的生命在于活动。邾国文化专委会成立之初,就以推进《山东朱氏通志》为职志,弘扬朱氏文化,联络各地宗亲,积极联络族人,推进通志的采编等工作。2021年11月,在邾国故地邹城市召开了成立大会,开展了学术研究,2023年6月17日,在济南召开了“邾国文化研究暨通志工作推进会”,收录论文16篇,推选了6名同志参加省历史学会第十次代表大会。先后到日照、临沂、淄博、德州等地开展工作,加强了与各地宗亲的联系。

积极推进《山东朱氏通志》 目前该项工作已完成文字90%。2023年中秋节、国庆节期间,陪同主编朱广平先生在德州走访调研。

世界朱氏网

2023年10月18日


  •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