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图文热点

明朝移民云贵30万||现仍保留汉族民俗

来源:用户上传| 上传者: zhzhus001| 2019/11/19 20:52:56 浏览量:1447

明朝移民云贵30万||现仍保留汉族民俗 安徽朱氏 明朝平定云贵之战,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至洪武十五年(1382年)闰二月,朱元璋为实现国家统一,遣军攻灭元朝在云贵残余势力的作战。 盘踞在云南的割据势力主要有故元梁王和土酋段氏。梁王以昆明为其统治中心,仍奉元朝正朔,服从退据蒙古沙漠地区的元朝残余势力的命令。土酋段氏则控制着大理一带,虽然直属北元政府管辖,但处于半独立状态,与梁王政权之间不时发生武装冲突。 明太祖朱元璋欲以和平方式解决云南问题,曾多次派使者前往谈判,均被杀害,遂决定用武力统一云南。 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初一日,命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为左副将军,西平侯沐英为右副将军,率师30万人(主要为南京附近的安徽、江苏汉人)南征云南。 明太祖朱元璋根据云南军事地理形势,亲自制定进军云南的战略:“自永宁先遣骁将别率一军以向乌撒,大军继自辰、沅以入普定,分据要害,乃进兵曲靖。曲靖,云南之噤喉,彼必并力于此,以抗我师。审察形势,出奇制胜,正在于此。既下曲靖,3将军以1人提兵向乌撒,应永宁之师,大军直捣云南。彼此牵制,使疲于奔命,破之必矣。云南既克,宜分兵径趋大理,先声已振,势将瓦解。其余部落,可遣使诏谕,不烦兵而下矣” 。 平定云南以后,明朝政府为开发西南,巩固边防,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二月建立云南都指挥使司和云南布政使司,管理云南军政事务,并于军事要冲地区,设置卫所,屯兵戍守。其后乌撒各部发生复叛,均被官军镇压。至洪武十七年(1384年)三月,傅友德、蓝玉率征南大军班师回朝,留沐英镇守云南。 而征服云南的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和土司之后,明朝政府为“永固江山”,采取“屯田戍边”政策,建立“卫所制度”,在滇黔古驿道两侧产粮区和关隘广设屯兵之堡,派驻江南汉兵,从而形成“屯堡”。 以南京为中心的江南一带的数十万汉军开始定居云贵,一代一代繁衍生息,他们仍然怀念着故乡,民谣中还有这这样的词:“应天府(南京)乃我故乡,有我族人,有我良田美宅”。 由于云贵山区交通不太便利,屯堡又是一个比较封闭的团体,所以600多年了,这批屯堡人还相对比较多的保存着明朝遗风,是典型的“文化孤岛”,从这些人的文化习俗中,我们还能看到600多年前明代的江南民俗,有些文化(比如传统礼服)在现在的江苏,安徽都失传了,不过在云贵屯堡人这里反而还有较多的残留。 据说,当年第一批屯堡人西征开拓,离开京城的时候,宰相刘伯温赠诗给他们:“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赛江南”。 不过现在500多年后过去了,在云贵一带的屯堡人后裔同样幸福地生活着,看来宰相刘伯温的话,还真的部分得到了应验。 来源: 网络 图文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审稿:本公号运营组 编辑: 朱传龙
  •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