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族文化

图文热点

87岁客家大娘口述历史——梅州丰顺朱氏“禄全庐”的红色岁月

来源:管理员| 上传者: 中华朱氏网| 2020/11/18 11:45:45 浏览量:3415

1.png

2.png 

据朱扣娘大娘回忆,撤离后的刘永生部队回到庵角“禄全庐”休整,她发现,原先出发时的战士少了一大半人,且个个衣衫褴褛,情绪低落。乡亲们也非常难过,朱耀光的母亲刘氏则“心肝痛痛”,准备煮宵夜给他们吃,但被刘永生司令婉拒了,休息了不到一个小时,几十人的队伍就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6.png

修葺一新的潘田镇中心村庵角“禄全庐”在夕阳的余辉中略显静谧。

4.png

据朱扣娘大娘回忆,“禄全庐”是一个非常有故事的地方。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她的父亲朱朝浮、哥哥朱耀光和老庐中的房亲为解放战争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据其介绍,朱耀光跟随父亲朱朝浮经商,经常出入在潘田留隍之间,其父亲以经营布匹为掩护,经常挑布匹到潘田园岽、留隍西山等地,为东山武工队的朱达明队长送情报;随着革命斗争的需要,后来其又在留隍开了一间打铁铺,铺号名为“金盛”,常常以收废铁为名深入敌营刺探情报。朱朝浮、朱耀光父子经常在留隍潘田之间两头跑,在潘田住时,朱达明带领的队伍经常到“禄全庐”集中开会或休息,为避开敌人的盘查,常常是子夜时分才到达,到达后确定周边无人后才去敲后门,常用的暗号是“金盛叔、金盛叔,我是八哥,我是八哥”。对上暗号后,大部分都是刘氏开门迎接,朱达明等人对这里都很熟悉,来到之后,随即开会或者商量什么,开完会后趁天未亮之前又离开。在此期间,朱益娘等人则负责站岗,观察周边情况。据朱扣娘大娘回忆,1945年至1949年间,刘永生司令员也数次到过“禄全庐”, 但当时刘司令讲话内容她听不太懂,且是待字闺中不敢与他们有过多的接触,她说刘永生司令员呆在“禄全庐”最长的时候有七八天。

7.png

朱扣娘大娘在回忆说,朱耀光主要负责留隍至潘田的情报工作,也有几次到县城传送。其中有两个斗争事迹较为深刻。

一次是在1948年7月的一天,朱耀光在留隍送信回来之时,经过潘田中心的下江墩,探知县城征粮队带着一队人,来潘田征粮,碉堡里有潘田兵丁五六人,县城征粮队五人,一共有枝枪十多支,朱耀光根据敌军的言谈、行动进行综合判断,征粮队在潘田“游荡”一个星期时间,朱耀光把消息告诉了东山游击队朱达明队长。东山游击队获得消息后派朱玉初带领两个班,在武工队员朱杏林的配合下,把县城征粮队歼灭,这次战斗共俘敌11人,缴枪12支。

二是大概在1948年的一天,中心下江村建有一个国民党反动派的碉堡,里面有几个国民党民驻守,经常出来扰民,附近群众都恨之入骨。为拔掉据点为民除害,经过四个晚上的侦察确认之后,在1948年冬的一个深夜,朱耀光与其他四位游击队员趁敌人换防之际,将来自肚夫塘的兵丁抓住,叫开碉堡的大门,趁机冲进去将里面的枪支弹药如数缴获,考虑到都是本地人,在对两个兵丁进行教育后,放走了他们。

1949年秋天的一天,朱耀光对父亲朱朝浮说:“我要走,去参加红军,跟随朱达明的部队走”。父母对朱耀光的决定一点不意外,也没有过多的叮咛与瞩咐就同意了。根据朱扣娘大娘的讲述:当天朱耀光没有吃早餐空着肚子就出发了。后来朱耀光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被安排到兴梅独立团三营八连任战士,1950年因病退伍,1951年在潮安县枫溪学炼铁,1956年参加潮安县农机专用二厂工作直到退休,2020年谢世。

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也不会忘记这些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前辈。正是他们用信仰做支撑,用行动作证明的努力才换来今天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如今的中心村庵角“禄全庐”成为“红白事”的聚会场所,传统民居大部分改为别墅、洋房,交通四通八达,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早已铺就,一派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而这一切,不就是革命前辈们的愿望吗?

大平盛世,如您所愿!

(作者:陈绍真,丰顺县信访局办公室主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朱氏网的观点和立场)

- THE END -

(有事找站长,中华朱氏网,长按扫码)

中华朱氏网群.jpg

研究朱氏文化、编修家谱,品酒酌茶、读史看天下,看《中华朱氏网》,品“中华朱氏酒”、“朱氏家族酒”。凡是订用一件酒者,年终惠赠《中华朱氏通讯录》一份,视为“中华朱氏网”会员,享受会员服务!

中华朱氏酒.jpg

A、“中华朱氏酒”,中华朱氏网监制,每箱6瓶,每瓶500毫升,茅台酱香、53度,坤沙5年。茅台镇发货,送货上门!

朱氏家族酒2.jpg

B、“朱氏家族酒”,中华朱氏网监制,每箱6瓶,每瓶500毫升,茅台酱香、53度,茅台镇发货,送货上门。中华朱氏网精心打造,纯粮食酒,货真价实!联系电话(微信):19819884266.



蝴蝶(飞舞).gif

15.png



  •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