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旺村位于旌德县蔡家桥镇东北部,距黄山风景区45公里,毗邻205国道和217省道,蔡大国防公路和京福高铁穿境而过。景区总面积28平方公里,中心区域3平方公里,是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历史文化景区。
朱旺村是一个始建于1300多年前的古村落,原名钟汪村,为钟少师率族人所建,是旌德县五大文明古村之一。房屋都是徽派建筑。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人文历史,独特的建筑景观。
村口的《朱子家训》
明中叶正德年间,钟汪村的紫阳朱氏上村、下村“两派并兴,故名朱汪村也”。
清朝中期,在朱旺村和大礼村的紫阳朱氏中,出现了许多富甲一方的大儒商。他们在县乡文化教育、公共建筑以及赈灾捐助等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乡民们故将“朱家兴旺”的观念植入了村名中,“朱汪村”也被叫成“朱旺村”。
朱旺现有保存下来的明清古建筑47栋,住宅建筑布局合理而独特,具有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主要有省保单位朱溪河、垂裕堂、绍训堂、九井十三桥等,县保单位五子登科楼、凫山书院等12处景致。还有保存较完好的私塾——“凫山书院”、“茶字号”老当铺。
位于朱旺村当中的朱溪河是当年的朱氏祖先用人工开挖的,呈现独特的北水南流水系,河中河边有当年用来饮用的水井九口,河上有用巨大的青石搭成的石桥十三座,九口井、十三桥就叫“九井十三桥”。
河水清澈见底,水中游鱼嬉戏。
十三座由巨大的麻石条搭成的石桥横贯河上,九口形状各异的水井卧于河中,为皖南古村落中绝无仅有,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井水不犯河水”的典故出自该村。
有绍兴堂、垂裕堂、豫立义仓、二十四葵花堂、五子登科楼、凫山书院、兴隆堂、乾元堂、菜子号当铺、官厅旧址、玉锁堂等古迹。
凫山书院
凫山书院 建于清.亁隆十三年(1748),主体建筑为四合院,由朱氏富室自行筹款,为当时朱旺村朱氏私塾处所,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
朱旺绍训堂
绍训堂建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为兄弟翰林之兄朱则淡住宅,后作为朱氏弘扬介绍家训之所,大型黄梅戏电视剧《大树参天》取景此处。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朱旺五子登科楼
“水磨花砖”门面(工艺己失传),经多年而一尘不染。
朱旺村五子登科楼始建于清-乾隆八年,为儒商朱云翼宅邸。
乾元堂
见证岁月的沧桑,悠闲自得的居民,让我们感觉好像到了世外桃源。
朱旺朱氏宗祠有《萃涣堂》残存, 可以修复。
族谱有明朝正德年间的《旌川西溪里朱氏族谱》(藏于省图书馆)、清朝乾隆年间的《旌阳朱氏宗谱》(藏于国家图书馆和省博物馆)和民国八年的《旌阳凤山朱氏宗谱》(藏于省博物馆)三谱的完整收藏;此外,还有四部支谱的残卷在村民家中收藏。
朱旺是宋代理学大家朱熹后裔的居住地,属于紫阳堂。
清乾隆年间(1787)旌德紫阳朱氏在朱旺村下村宗祠——萃涣堂共同完成族谱的第七次编修,延用清康熙譜的十六字派:
永守家则 德懋元良 学于先正 文祉其光。
共录入7400余丁。
(信息来源:安徽朱氏)
(有事找站长,中华朱氏网,长按扫码,1981988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