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族文化

图文热点

朱升:大明开国第一谋臣

来源:管理员| 上传者: 世界朱氏网| 2024/03/24 23:20:18 浏览量:786

大多人都知道,大明王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一旦有外来侵入,则送两个字“灭之”。即便是大刀架到脖子上,也宁愿站住死、不愿躺着生。

1.png

洪武三年圣像

大明开国皇帝说“不禁贪暴,则民无以遂其生;民无遂,则国亡。拯救生民于水火,志在逐胡虏,除暴乱,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国之耻,驱除胡虏、恢复中华。从今往后,上至帝王,下至黎庶,皆必遵之: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不议和;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永乐大帝说“我大明不是两晋,不是中唐,也不是两宋。欲侵犯我中华寸土,践踏我中华一民,先从朕身上踏过去”;万历二十年(1592)《壬辰卫国》万历皇帝面对小日本,高声呵斥、振聋发聩“恭顺者,无困不援。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戳!”“朝鲜之役”全歼倭寇14万,令小日本300年不敢窥视我中华寸土。直至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海战。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如此傲骨之大明第一文臣是谁?有人说是刘伯温、有人说李善长等等,其实不然。我们且看历史事实:

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十一日,洪武大帝大封功臣。论功行赏,首封功臣6公28侯2伯共计36人,刘伯温排次倒数第二,居35位,仅封“诚意伯”,而李善长居首。论功行赏,洪武大帝,说“朕自起兵以来,诸将从朕,被坚执锐,以征讨四方,战胜攻取,其功何可忘哉?今天下既定,是用报以爵赏。今论功行赏,至公而无私。如御史大夫汤和,与朕同里闬[hàn指门],结发相从,屡建功劳,然嗜酒妄杀,不由法度;佥都督郭子兴不奉主将之命,不守纪律,虽有功劳,未足掩过,止封为侯。左丞相李善长,虽无汗马之劳,然事朕最久,供给军食,未尝缺乏;右丞相徐达,与朕同乡里,朕起兵时,即从征讨四方,摧强抚顺,劳勚[yì]居多,此二人者,已列公爵,以示褒嘉。

那么肯定有人会说,大明第一文臣就是李善长了。非也!而另有其人。那就是一位名叫朱升的人。

2.png

大明第一谋士

朱升,字允,元朝大德己亥即1299年,生于今安徽休宁县陈霞乡回溪村,一户半教半农之家。因生于太阳东升之际,故名为“升”。朱升4岁即求师读书,19岁考中秀才,开馆讲学;24岁著书《星卦提纲》;35岁著书《龙穴阴阳之诀》;39岁考证《魏文征集》《德经》并辑订《刑统赋解》一书。至正元年(1341),登乡贡进士;至正五年(1345),47岁时授池州路学正,拖至52岁才勉强赴任,因嫌元朝无道,次年弃官,于徽州府城开馆讲学。

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虎军包围徽州府城,朱升58岁,独立城中,兵不血刃,劝降守城元将福童。朱元璋立朱升为“第一谋士,听政三军”。七月,邓愈等众将军提出“称王”以敌陈友谅“天完”政权。而谋士朱升独善其见“决不称王”并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真经以避“众矢之的”;之后,谋与太祖每事相合,攻徽州、占婺州、破处州、大战鄱阳湖”势如破竹。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升侍太祖“称吴元年”天下定矣!

3.png

洪武帝师朱升塑像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侍太祖登基称帝南京,建元洪武,被召为大明第一谋臣,赐赞“为人老实,是耆哲之英杰”;太祖尊称“帝师,国朝谋略无双士,翰林文章第一家”,凡军政机密均与之相商;论功奖罚多用帝师之议。因其年老体弱,特免朝谒。

洪武三年(1370),帝师朱升73岁,因患痨疾,病逝。明太祖痛悼,赐赞大明第一谋臣“才佐帝业,学本国师,文注子经,武贯韬略。”并尊其遗愿,赐葬盐城龙港文曲之原。

帝师朱升,著有《易书诗》《周家仪礼》《礼记》;注解《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考经》《小学旁注》《书传辑正》《书传补正》《老子旁注》《孙子旁注》《小四书小学名》《数医家诸书》《葬书》《内外传》《刑统传解》等。传世者有《前图》二卷,《枫林集》十卷,《四库总目》二卷。朱升《颂吴王》:

百战一身存,生还独有君;越山临海尽,吴地到江分。

暮郭留晴霭,荒林翳夕曛;归途当岁晚,霜叶落纷纷。

(信息来源:明史研究会朱荣梼)

世界朱氏网编辑部

2024年3月24日转发


同一个世界,追求不同的境界,世界朱氏网追求:创新、文明、祥和、拼搏!


(有事找站长,支持世界朱氏网,长按扫码)

寻根问祖,查找家谱,就上朱氏家谱库,联系微信:19819884266。

微信图片_20220804184831.jpg


寻根问祖、编修家谱,传播朱氏文化,品“中华朱氏酒”、“朱府囍酒”。金世佳和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华情,19819884266。

朱府囍酒.jpg

中华朱氏酒9.jpg



  •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