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宗亲好!简单说一下河南朱氏,原创不易,请不要攻击。
河南朱氏号称200万,是估计多了,有资料称是120,我们按150万左右为基准,简要说说。
朱姓广泛分布于全省各地市,约占人口的1.3% 。其中有在地朱氏,洪洞迁民,外省迁入,藩封等,已知的皇明后裔有28万,未知的亦有多少不可而知,大部分还是以在地朱氏,迁民占比多些。河南省朱姓委员会有打算出版河南朱姓志,这还需要各地市的搜集整理。
据知:唐代十国有永城朱氏始祖朱贤正。后代朱仁轨朱敬则,朱敬则为107,六三五年至709年居亳州。后贬官为民居南山黄岭一带。被固始县朱氏尊为始祖,现存有朱氏族谱。朱氏支谱及考研,朱华门楼的起源,发展,迁徙,定居等。到现在固始朱氏已传四十八世分出多个支系分别有世贤合顺书香等堂号,有3万人。从固始迁往江西,江苏,浙江,福建等二十余批次。是南方各地部分朱氏一族的根亲之地。
固阳山朱氏发源于潜山县余井镇朱家冲的沛国郡敦本堂。
南阳朱氏是朱仁轨之后宋以后并入其他门派。保存在福建,江西,浙江,江苏的地方志,家谱,碑记,祠堂,庙宇有清晰记载从固始迁徙,福州是朱敬则十代裔朱光启一支,这只朱氏迁往广东汕头散居各地繁衍于江南。一支迁永泰吡坑,兴化县志载,敬则六代孙朱澥唐末率众先居福州,现在的仙游县赖店镇玉敦村。
朱古倞世居亳州之永城,后迁河南光州固始,李唐季如闽居福清后迁南平大坝永安。沛国朱氏谱载。
北宋时一支迁居新阳,一支南宋入闽 ,易伟,朱敬泽厚矣,此为黄墩朱氏。刘佑平在中华姓氏通书朱姓载:黄敦朱氏为朱敬则后裔,朱熹作婺源茶院朱氏世谱说:吾家先世居歙县之黄墩。根据当地朱氏家谱记载,朱熹为朱敬则13世孙。明太祖《朱氏世德碑》中说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与朱熹同族,明南京御史朱吾弼《社山朱氏考》在金陵朱氏与朱熹同族。金陵朱氏在宋代早期迁往安徽凤阳。这在湖南湘乡,宁乡,长沙的朱氏家谱中均有记载。
柘城县也是朱姓的发源地,秦汉时期,朱姓已遍布中原和华东地区,魏晋时期,朱姓继续南迁,居淮河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唐朝时,朱姓已在广东分布,明太祖以后。朱姓迅速向全国发展。特别是东南沿海一带。清后期有部分迁东南亚等海外各地。
另外,明朝在河南境内共分封了九位藩王。分别是,周王唐王伊王赵王郑王崇王徽王潞王福王。已知的周王唐王伊王赵王徽王有后裔传世,郑王崇王潞王福王 没有联系到,后裔不详。
忠告:虽然我们是皇明后裔,但退去了皇族的色彩,也就是普通的人,以后与宗亲的交往,一定要秉持天下朱氏一家亲的是理念,不要以为比别人高人一等。谨记谨记。
明太祖高皇帝18世玄孙朱昭玉20201109于广惠街。
此槁摘取周王16世朱昭玉手稿
(信息来源:朱国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