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朱氏

图文热点

萍乡朱氏概况

来源:管理员| 上传者: 中华朱氏网| 2023/12/28 23:13:40 浏览量:1036

萍乡,江西省地级市,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位于江西省西部,东与宜春市、南与吉安市、西与湖南省株洲市、北与湖南省浏阳市接壤;地貌较为复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辖3县、2区,总面积3823.99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萍乡市常住人口为1804805人。

 萍乡是江西的“西大门”,在赣西经济发展格局中处于中心位置,素有“湘赣通衢”、“吴楚咽喉”之称。萍乡处于长株潭经济圈的辐射核心区域,同时接受泛珠三角经济区和闽东南经济区的辐射。境内沪昆铁路横穿市内腹地与京广、京九两大动脉相连。319和320国道呈十字型在市区交汇通过,沪昆高速、萍洪高速贯穿全境。市中心城区距湖南长沙黄花机场仅120千米,具有优越的区位地理条件。 

 萍乡市区朱氏  萍乡是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安源就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毛泽东曾到安源煤矿考察,还在张家湾召开过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李立三、刘少奇则组织领导了安源大罢工。

    自子正公即邾夷鸿受姓朱氏后,传至四十世仁轨公,后昂公承东京分派世系,传至六十世麒公,为樟树市临江镇板埠始祖,后裔分居板埠、河埠,麒公后第十世霖公后裔居萍乡湘东、下埠檀樟里,现有人口4200余人。

    四十世敬则公,五十四世昭元公,其长子惟则公,传至六十世孟麒公,孟麒公后第十一世安公为萍乡泉沄江支派,包括庙前庵、横岭、上力市、宣凤下待街、失水里、粟山、颜家坊、丹江、龙窝排、长乐冲、模冲、黄茅、温汤,现有人口共计2500余人。

     五十四世昭元公次子惟甫公,传至六十世清公,清公位下第四世后裔居丰城穆湖、燕山、高安瑞州,第十一世资深公后裔居高安瑞州。部分居萍乡赤山、沅南两地有人口1900余人。

     六十世熹公位下,塾派第十世沛顺公,后裔居礼陵洪沅,有人口2300多人,南桥400多人,甫口300多人,浏阳大圣700多人,萍乡青山坡80人,共计3800余人。

     塾派第十世沛裕公,为莲花佈溪支,佈溪位于萍乡莲花县高洲乡朱家村,现有人口300余人。长岭位于萍乡张家坊乡,现有人口700多人。竹井塘位于高坑镇现有人口500多人,佈溪支总计人口1600余人。

     塾派第十世沛裔公,后裔茶亭里支。包括高坑茶亭里、安沅镇坝善冲,福田镇沙子坡、朱家坊,上力镇桥塘、踏坊、荷木,杨岐乡卯田、石牛栏、西安,鸡干山流源,长平朱家山下,天井湾摇栏坊,赤山、礼祖冲,东源大坊埠、大源头,宣凤院壁、插田里,宣春坑西,安福浒坑、万源、浏阳达浒、西源庙岗,现有人口3300多人。万载柏子墩70余人,浏南琢玉岭70余人,青山镇大源头支有人口1100余人。沛裔公位下共有人口4500余人。

     塾派第十世念八郎,后裔居泰和水槎沙村、萍乡南坑麻山、青山等地,共有人口2400多人。

     塾派第十世源清公,后裔居萍北箸冲浏西衙祭山,共有人口500余人。

     塾派第十世沛佑公,后裔居宜春金瑞利田、浏北淳口,共有人口90余人。

     五十四世昭元公,三子惟标公(奖),六十世銮公,銮公们下第十一世鲤庭公,后裔居萍乡麻田大江边,上埠镇钟家源共有人口130余人。

     昭元公三子惟赞公,五十七世达公,后裔居庐陵吉水至泰和县灌溪乡马槽下,六十世大年公,大年公位下第十一世孙安公,二十三世富龙公,由泰和县灌溪乡马槽下迁入萍乡鸡干山(秋江),为朱家湾朱氏始祖,现有人口800多人。

     四十世敬则公,六十世大昌公,大昌公门下第十一世圣台公,后裔居万载株法后槎大尾溪,共计人口700多人。

 莲花县朱氏  莲花县朱氏主要有两支:其一为吴郡支,始基祖奖公,字宠之,唐天成元年征聘不仕,始居升州凤台山,改徙金陵邑。二世环公,字图甫,号环溪,宋开宝九年(976)为明州佥判,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升秀州刺史,徙居苏州吴县长山之地。五世彦盖公徙居莲花,为莲花始祖。至今已传38代。主要分布于莲花村、花塘村、花田村、新寨村、井下村、楼下村、洲上村、塘边村、万里村、布田村、拿陂村、白马朱家村、毛家村、三板桥湖边村、高洲朱家村,计2100余户,10000余人。其二为汴京郡,始祖昱公,其长子孟和公于唐乾宁二年(895)授资大夫以来,子孙繁衍,传至12世,子信、子隆、子国、子华徙居莲花,为莲花始祖。至今已传44代。主要分布于南村路口太元山、闪石斗仔江、泉山村、牛字园村、邑田村、姜源村、车头村、斜田杨家村、桑园台村、塘下冲、园家坊、田东村、麻石朱家屋、维里村、三江珑、白石村、桃岭下楼屋、南岭楼下、坪前村、下沅村、东岸村、上塘村、下围村、西坑村、中村、良板村,计1400余户,6600余人。

   文公长子塾公系第十世始迁祖沛裕公,为莲花佈溪支系。佈溪位于高州乡朱家村,现有裔孙人口300多人。加上萍乡市佈溪支系裔孙,总计人口1600多人。

朱映华


[公元1897年-1930年]

朱映华,又名朱英华,1897年生于湖南省莲花县荷塘乡进下村。

因为家境贫寒,他从小靠租田和帮人打短工谋生,虽然收入微薄,却总是帮助生活比他更困难的农友。有人向他借粮,他家里即使没米下锅也要说服妻子想办法周济他人,因此在村子里很有威信。民国初年,莲萍交界地区有一支农民起义武装叫做“梭子兵”,打富济贫,反对官府,当时势力很大。后来,“梭子兵”被北洋军阀镇压,凡是参加过“梭子兵”的人都被当作“土匪”处决了。后来村里老人因此谈虎色变,经常教训年轻人不可造反作乱,免得身首异处。朱映华却不以为然,他认为不可以成败论英雄,“梭子兵”虽然失败了,但是他们为穷人谋利益的事业是正义的,应该得到后人的尊敬和发扬。他的议论得到村里思想激进的年轻人的一致赞同。

1926年中共莲花党组织成立后,即在南村荷塘一带秘密发展党员。1927年,朱映华正式参加了革命工作,为党组织跑交通送信。1928年6月,红四军二十九团攻克莲花县城,接着县、区、乡三级红色政权普遍建立。朱映华在南村区委工作。他清廉正直,办事大公无私,政绩非常突出,受到上级的重视和群众的赞扬。1930年3月,在九下村召开莲花全县第二届苏维埃代表大会,成立第二届莲花县苏政府。原县苏维埃主席谢元太向大家介绍新当选的莲花县苏维埃主席朱映华时,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

1930年2月,中共湘东南特委由萍乡宗里迁到莲花花塘村。7月,因为工作需要,朱映华从莲花县苏维埃主席调任湘东南特委,任特委南路办事处主任。南路办事处开始设在莲花县城北门,不久迁往茶陵,管辖茶陵、修县、安仁、东阳等地。

一天,随机关迁至茶陵不久的湘东南特委南路办事处主任朱映华,接到莲花县苏维埃政府政治保卫处的紧急公函,要他速回莲花处理要事。这时,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肃反斗争正在苏区急速展开,朱映华的几个要好的朋友,听说都在莲花被捕了。在这种时候通知他回莲花,自然凶多吉少,但他却义无反顾地登上了归程。

“朱主任,你就这样走吗?”朱映华正要动身,有个人却悄悄叫住他,这是办事处的老张,朱映华最要好的朋友。

“你可以向上级打个报告,说明办事处工作忙,脱不开身。或者找机会出趟远差,躲避一下,莲花是千万去不得的,那里正在抓人哩!”老张劝他说。

“不,我要回去。”朱映华坚决道︰“听说甘明山、李友华,陈丹九等同志都被他们抓起来了。我要回去给那些人解释一下,这些都是好同志,绝对没有-行为,抓他们是错误的。”

朱映华没有听老张的话,回到莲花,果然就被政治保卫局逮捕了。审问他的人告诉他︰“有人检举你是'AB团'分子。”并且一再追问“还有什么人参加了你们的组织?”对此,朱映华坦然一笑说︰“我没参加什么AB团,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什么是事实-了。”

妇女部的小姑娘尹兰玉来探监,见了他眼泪汪汪的。那时候,不论情节轻重,凡是被抓被关的,很快就要处决。她知道朱映华是好人,对革命很坚决,绝对不是“AB团”,但是在这种时候,有什么办法能够挽救他呢?

“朱叔叔,你想要吃什么东西呢?我一定想办法给你办到。”

“你去给我借把胡琴来吧。”朱映华泰然自若地笑着说。

尹兰玉很纳闷,在这种时候,朱映华怎么还有心思去拉胡琴?但是为了满足他最后的要求,她很快就把胡琴借来了。

“兰玉,你会唱《国际歌》吗?”朱映华问尹兰玉。说着就拉起了胡琴,一句一句教小尹唱起《国际歌》来。

“团结起来到明天,共产主义就一定会实现。”朱映华语重心长地对尹兰玉说︰“兰玉,我是看不到了。你要好好工作,将来一定要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听了朱映华的话,尹兰玉不由得双泪交流,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审讯越来越严厉。

但是,在任何情况下,朱映华始终不承认自己参加过什么“反动组织”,而且拒绝提供所谓的“同案犯名单”。他一再申辩︰这是一大冤案,请党组织再认真考察,调查落实,千万不能伤害革命同志。

朱映华最后还是被错误处决了。消息传来,正直的人都暗暗淌下了眼泪。

解放后,在公祭革命英烈大会上,人们为朱映华写了一副挽联︰映日红霞青松不老,华光焕彩浩气长存。

来源:中国军网

朱云谦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朱云谦

朱云谦同志是江西省莲花县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4年红军主力转移后,他在湘赣边区坚持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政治处副主任、团政委、淮南抗大八分校政治处主任、支队司令员兼政委、淮南路东军分区司令员。他参与开辟淮南津浦路东抗日革命根据地,组织指挥奇袭盱眙城之战,取得歼灭日、伪军200余人,我无一伤亡的胜利。解放战争时期,朱云谦任淮南军区副参谋长、苏中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十一纵队旅长,第三野战军师长兼政委。参加了淮海、渡江、上海、福州、漳厦等重大战役,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朱云谦曾任军参谋长、空军陆战师师长、广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空军学院副院长、院党委副书记。为我军第一支伞兵部队的组建和发展,为培养空军中、高级指挥员,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文革”期间,朱云谦遭受林彪、--集团的无端诬陷和残酷破孩。他对他们的倒行逆施进行了坚决 和斗争。1974年恢复工作,他任广州军区空军副政委、政委;1978年任总政治部副主任,1980年至1982年兼任总政治部干部部部长。他坚决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在政治上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他为加强和改进我军的政治工作,加强新时期干部队伍的建设作出很大贡献。

朱云谦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朱云谦同志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军队的建设贡献了毕生精力。

朱云谦同志因病于1989年1月28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0岁。

(信息来源:网络,2022年4月5日21:33:14)

朱大星(1972——)男,江西莲花县人,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道家思想。

请朱氏宗亲补充完善好和修改。联系微信:19819884266.

(有事找站长,中华朱氏网,长按扫码)


  • 上一篇:新余朱氏概况

  • 下一篇:上饶朱氏概况

  •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