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云南省下辖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东与大理白族自治州、临沧市接壤,北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相连,西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毗邻,西北、正南同缅甸交界,国境线长170公里,总面积1.96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半山区面积约占92%。
保山处于滇西居中的位置,是中国通往南亚、东南亚乃至欧洲各国的必经之地,境内腾冲为云南重要的近代工商业发祥地之一。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大部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褐煤储量、地热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的小粒咖啡种植基地,是全国最大的山葵、石斛、核桃、红花油茶种植基地,是全国著名的“滇西粮仓”。
保山市辖隆阳区 施甸县 龙陵县 昌宁县 腾冲市1个区、1个市、3个县。常住总人口261.4万人,城镇人口93.3万人,世居少数民族13种,是傣泰民族的发祥地,中国著名的侨乡,有华侨、侨眷、归侨28.9万人。
保山南方丝绸古道、滇缅公路、史迪威公路穿境而过。主要旅游景区有腾冲火山热海、和顺古镇、高黎贡山、潞江坝、松山抗战遗址、滇西抗战纪念馆、善洲林场等。
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原云南省政协主席。
朱家璧同志是云南省龙陵县人,1938年初赴延安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他曾任中共云南省工委特支书记,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一纵队司令员,中共滇桂黔边区委员会执委,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副司令员,为云南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朱家璧同志先后担任昆明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云南省公安厅厅长、人民解放军第十四军参谋长和滇西卫戍区参谋长、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1964年晋升为少将,在稳定边疆、巩固国防、民兵建设、抢险救灾、部队建设等工作中作出了贡献。
1979年后,朱家璧同志先后担任中共云南省委常委、省委-部长,政协云南省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第五届主席、党组书记,省委党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他还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第一、二、三、六、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坚决拥护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增强各族各界的团结合作,为祖国统一大业,进行了许多联系和协调活动。
朱家璧,在公差途中因车祸身受重伤,经抢救治疗无效,于1992年10月27日在昆明逝世,终年82岁。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