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历史
朱姓寻根>
朱姓源起>
朱姓流布>
历史专题>
福建安溪朱氏
后山村坐落于镇区中心,与宅内、古山、东宅三个村屯居,统称内坑街。距镇政府办公地偏北2公里,泉厦高速公路过境本村1.7公里。以朱姓氏聚居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解放前中共泉州中心县委曾在此设立,为晋江市革命老区基点村之一。 据《晋江县志》载,明朝时内坑谓之桔里,属六都。后山,因位置偏西亦称六都桔里西兴。民国33年属熊山保护区,建国后,1956年属内坑镇 ;1959年属安海公社内坑大队,1961年划属内坑公社后山大队;1984年变更为内坑镇后山村委会。 后山村地处外曾溪上游,约于元末,朱氏入闽始祖朱玑第十六世裔孙朱让为谋生计,偕堂弟朱询携带妻儿,自莆田黄石井埔村,举家南迁,先惠安北石头,继泉州城西郭崎,终择桔里,卜后山,辟西与境,以居山之麓而命村名“后山”。
“中华朱氏学雷锋服务志愿团”(暂用名)工作开展情况
各位朱氏宗亲,各大朱氏组织: 近年来,国家推行脱穷扶贫攻坚计划,全国各地朱氏宗亲积极响应,针对各地区存在的朱姓贫苦户和极端贫困宗亲进行力所能及的援助,这是新时期发扬中华朱氏互帮互助精神的具体行为,其精神高尚,其行为可嘉! 为把全国朱氏宗亲奉献的爱心行动联合起来,汇集成“川”,中华朱氏网拟依托《雷锋》杂志、《学雷锋网》和“学雷锋精神万里行组委会”,拟成立“中华朱氏学雷锋服务志愿团”。
朱氏堂号及其分布
1·朱氏折槛堂、人员主要分布:江苏、浙江、福建、湖南、山东、安徽、河南、广东、广西等地。 2·朱氏沛国堂:以郡望为堂号,人员分布:江苏、浙江、福建、湖南、山东、安徽、河南、广东、广西等地。 3·.朱氏念祖堂:折槛堂古沛朱氏分支堂号人员分布:江苏沛县、铜山、丰县,山东微山、藤县、济宁、枣庄,安徽萧县、淮北等地。
项城袁氏(袁世凯家族)
河南省项城袁氏起源于汝南,后有十三世祖持衡公迁于项城,于是持衡公便成为项城袁氏的一世祖。 持衡公从汝南郡汝阳(今河南省商水县平店乡龙宿桥村)迁到项城年湾村(今老项城),为袁氏最初的居住地。三世祖步月公谐子学诗,学礼,又从年湾迁到秦坡村(今项城市永丰乡秦坡村)。当时秦坡村人烟希少,地处低洼,野草丛生,。步月公父子三在此开荒拓土,春播秋种,在此生活。
朱熹与辛弃疾
辛弃疾,南宋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1140年出生于济南,当时山东全境都被金军占领。辛弃疾21岁起兵抗金归宋,曾率五十人冲入数万金军大营,生擒叛将并押解杭州斩首示众。辛弃疾立志恢复中原,但因南宋奉行偏安政策,一生壮志不酬,历任湖南省长(荆湖南路安抚使)、江西省长(江西西路安抚使)、福建省长(福建路安抚使)、浙江省长(两浙东路安抚使)等职。
2023-08-29
朱福民:闽朱迁洛 荣载青史
2023-05-29
寻湖北老河口朱家寨是那一支后代
康熙年间从湖北老河口迁到河南邓州
2023-05-17
朱礼彬:山东莒南县坊前镇朱家洼子村的来龙去脉
山东省莒南县朱家洼子村坐落在坊前镇南六公里。龙王河南岸,三河交界(龙王河,龙头河,砚柱河)五岭之中(刘家岭,东南岭,榆树岭,东北岭,摩天岭)近水靠河,土地肥沃,要岭有岭,要河有河,要川有川,林茂梁丰,有坊前小江南之称,几百年居住在这块土地上,因地势低洼朱姓居多,故名朱家洼子村,因连年遭遇水灾,1974年迁移南岭、北岭、南湖,建立新村,仍沿用原名。
2023-05-08
山东平阴县以及东阿县朱氏——朱亮祖
民国木刻平阴朱氏族 平阴县以及东阿县朱氏的先祖据说是明朝开国名将永嘉侯朱亮祖之后,祖籍安徽六安,犯抄之后由家奴背着朱子池(据家谱记载,朱子池或许是朱亮祖次子朱 昱的儿子,不是朱亮祖的儿子。他应该是朱昱的儿子或者孙子)拼命逃了出来。一路上讨饭来到东阿朱海子,从此隐居下来。明朝灭亡后,才敢说是姓朱,并逐渐兴 旺起来,做到官至翰林,成为当地名门望族。后有多支前往外地,其中一支迁到平阴,我们就是又由平阴分出来的一支。 山东省山东省平阴县、肥城市、东平县、聊城市东阿县、临清、茌平、夏津、高唐朱氏 朱续晫,字明远,号近堂,山东平阴(山东省东阿县高集镇朱海村)人。大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两淮盐运使、监察御史。
2023-04-23
朱文国:“齐鲁有孔庙 天府出朱祠”朱熹宗祠缘何在四川
“齐鲁有孔庙 天府出朱祠” 朱熹宗祠缘何在四川
2023-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