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历史
朱姓寻根>
朱姓源起>
朱姓流布>
历史专题>
湖广填四川时乳源朱氏入川散记
乳源位于广东北部山区,与福建相去不远,其中就有朱熹后裔从福建迁往此地居住,朱熹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其先祖以五行相生之道来为后世取名,例如朱熹长子朱塾属土旁,朱塾之子朱鉴属金旁,朱鉴从考亭迁居建安城南瑰溪书院;朱鉴之子浚生第三子名友樟,朱友樟→朱炳→朱埙→朱聪一郎→朱万一郎。明弘治年间,朱聪一郎与朱万一郎父子自福建上杭紫金山笋竹坝瓦子街迁到广东韶州乳源枫树坪后徙居梯下,而此时草拟的字派已经跳出了“五行相生”的规则,而是一首七言骈体诗:法福万海崇仕克,有上成文化朝邦,贤才一品君相会,衣冠世代永隆昌。
四川古蔺县朱氏墓碑
四川古蔺县朱氏墓碑,由朱四桥提供
安徽庐江县紫阳黄屯朱氏简介
庐江县紫阳黄屯朱氏祖籍属徽州(今安徽歙县篁墩一带)。唐末政治纷争,朱氏将领从幽州昌平(今北京昌平区)南下避乱,定居徽州歙县黄墩。唐昭宗天祐元年(公元904年),唐军收复婺源,朱瓌(古僚)受命出任制置茶院使,领州兵三千戍守婺源,负责巡辖浮梁、德兴、祁门、婺源等四县,征收茶赋。嗣后,从歙县举家迁至婺源,卜居万年乡千秋里(今万安乡松岩里),开婺源朱氏宗族之始。朱瓌公,字舜臣、良玉,唐昭宗大顺二年(公元891年)进士,因官任制置茶院使,政绩颇佳,民赖以安,被封为大制置茶院元帅,尊称为茶院府君、茶院公,又被诰封为黄墩忠武侯,后裔称茶院朱氏。
安徽桐城(枞阳)小河朱氏2023年清明祭祖
4月5日,大疫三年后的第一个清明节,连日大雨清洗后的朱家嘴显得格外清新自然而又静谧祥和。阳光柔软,微风轻拂……五世祖小二公的墓园早被祖居地的宗亲打扫一新,周围的彩旗随风轻摆,欢迎着四面八方回乡祭祖的小河朱氏宗亲! 很遗憾,我族祠堂尚未得到重建,只能选择在五世祖小二公的墓园前的广场上举行祭祖活动。10:00时许,来自南昌、合肥、安庆、池州、芜湖、黄山等地的宗亲陆续来到祭祖现场,出席当天活动的常务理事和德高望重的宗亲有:(排名不分先后)朱劲松、朱永益、朱大宁、朱来应、朱世奇、朱永安、朱永忠、朱永德、朱永杰、朱延安、朱张勇、朱天民、朱正祥、朱红兵、朱正红、朱澎涛、朱正、朱永兆、朱四新、朱春生、朱姚胜、朱伯祥、朱永祥(钱桥小林庄)、朱永胜(漆树嘴)、朱根喜、朱永丰等。
邾国姓氏源流考略
邾国虽为东夷附庸小国,却国祚绵延近千年,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衍生出诸多姓氏。后虽亡国,而其相关的姓氏依旧传承下来,间或有所变化,却万变不离其宗,皆与邾国的历史、人物密切关联,人口迁徙流动,却根源永系邹峄。邾国的姓氏是邾国历史文化最直接的延续与反映。兹根据有关资料,对邾国的姓氏源流略加考述如下。
2021-03-16
蜀王后裔朱材明寻根问祖
寻根寻亲信息: 本人名叫朱材明(重庆市江津县油溪镇圣中坪人),是上川始祖益庵(茂谦公-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白洋村人)十一代孙,为了续谱在网上收查了很多资料,益庵公(上川前未带有族谱)是明末燮元(名懋赏)之后(4代孙,原族谱上有记载),据洪武帝所定子孙字辈来分析,懋赏应是元璋洪武帝十一子朱椿(蜀王)之后(11代孙), 因蜀王支字辈是:悦友申宾让,承宣奉至平,懋进深滋益,端居务穆清。这20个字辈中有懋(懋赏)、益(益庵);从这点本人分析是大明蜀王之后,不知是否正确,以待各位族人查证。 为了追宗问祖弄清蜀王子孙大多在川,懋赏公又何在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白洋村。 若原家谱上记载有燮元(懋赏)公的请互相联系,信息共享。 寻找失联亲人信息:
重庆江津区朱材明:朱椿(蜀王)后裔
根寻亲信息: 本人名叫朱材明(重庆市江津县油溪镇圣中坪人),是上川祖公益庵(茂谦公-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白洋村人)十一代孙,为了续谱在网上收查了很多资料,益庵公(上川前未带有族谱)是明末燮元(名-懋赏)之后(4代孙,原族谱上有记载),据洪武帝所定懋赏应是元璋洪武帝十一子朱椿(蜀王)之后(11代孙),为了追宗问祖弄清蜀王子孙大多在川,懋赏公又何在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白洋村。 若原家谱上记载有燮元(懋赏)公的请互相联系,信息共享。
2021-03-15
朱熹籍贯建州建阳祖籍徽州婺源
朱熹(1130─1200)的祖籍原在北方。朱熹说:“相传望出吴郡,秋祭率用鱼鳖。唐天祐中,陶雅为歙州(按即徽州)剌史,初克婺源,乃命吾祖瓌领兵三千戍之。……子孙因家焉。”(朱熹《婺源茶院朱氏世谱序》)
河北滦州榛子镇
我们家族自明永乐二年从山东滕县迁徙至河北滦州榛子镇,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六百多年其文化底蕴积淀很深,家族名人代代辈出,文武齐全。在明、清、民国,乃至现代出现各方面人才,对河北,天津,北京包括东北三省,都有影响力、最知名的代表人物是榛子镇通公支十二世朱宝树,十三世朱赫南,十五世朱继经;达公支十三世朱元善,十五世朱繡,朱蘭,丰台镇西村的二十二世朱智昌,三神庄派北京清华大学建筑系二十世朱琨。以及在抗日战场作过贡献的黄埔军校四期生通公支十六世朱奉山,十三期生朱悟隅,还有实业家十六世朱春祺,达公支十九世朱尚奇等等,是这些人的事迹书写了灿烂的家族历史文化。让我们通达朱氏人才辈出!
2021-03-11
川陕朱氏寻根资料
川陕朱氏寻根资料 以下根据通江旧谱记载拟出“八公”后裔在明清时的字派、居所、墓地等资料,以及“八公”之外部分宗支字派,愿能为宗亲寻根有所帮助。但凡字派、居所、墓地等与之相同或部分相同者当属同宗,再根据旧谱和相关资料找出先祖名讳,理出本支源流。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