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历史
朱姓寻根>
朱姓源起>
朱姓流布>
历史专题>
义重千钧 再造辉煌——朱義造
同风雨,共抗疫。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最严重的时刻,一种新型的用来制作抗击新冠肺炎口罩专用的原材料在中国偏远的贵州省被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来,这种熔喷布具有成网均匀、布面光滑、超薄、强度好、超柔软等特点,是制作防护病毒的中的原材料,这家企业就是贵州易莱科技有限公司,其法定代表人是朱义造。
明代鲁王后裔今安在(连载一)
明代鲁王家族人丁兴旺,支脉众多,广泛分布在鲁南一带广大地区甚至浙江、台湾等地。近年来,根据走访,发现了很多明鲁王后裔宗支,并整理出部分宗支历史材料。现对这些鲁王后裔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希望对朱氏寻根有所帮助,也期待读者提供线索,进一步充实对兖州明鲁王府的研究。 城内宋氏:海上天子 一代枭雄 明末,满清破兖,鲁王朱以海南下浙江继续抗清,后在绍兴监国,辗转多地,颠沛流离,人称“海上天子”,后寄于郑成功处,最终客死台湾金门。朱以海“所生四子,康熙十一年卒亡故三子,止存第四子,讳弘桓,字继恒,母王氏,康熙二十四年奉旨封王职,钦赐皇田五十四顷在河南汴梁开封府许州五女店安插得所,继恒有四子,长子振烈袭父职,次子振勲、三子振熙、四子振照。”后来二、三、四子又返回兖州,改宋姓居住。又据《重修泰安县志•氏族》记载,清初故明鲁王朱以派子弘法(㭕)迁至泰安天保寨(今新泰天宝),后世繁衍,遂为泰山望族之一。然而天宝村朱氏残谱记载本支为朱以海后人,始祖振甲(应为化名)。
中国历朝历代人口数量一览表
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人口数量究竟是多少?古代的史书上也有一些记载,但这些记载很难说是真实的数据。因为官方的统计数字,仅限于官府实际掌控的人口数,而官方掌控人口的多少,往往取决于政府统治的有效程度。所以,在政府控制能力薄弱的时期,大量的人口被地方豪族所掌控,不在官方的统计范围之内。 各个朝代的真实人口数据究竟是多少,有没有可能获得一个比较可靠的数字呢?历史地理学家尤其是历史人口学家通过细致的研究,大致推测出了一个比较接近历史真相的人口数据。当然,他们的成果也不能说一定就与历史事实完全相符,但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上的数据,应该说还是比较可信的。
枣庄市邾国文化研究委员会2021年年会在山东枣庄召开
021年5月17日,枣庄市邾国文化研究会2021年年会在山东枣庄新城宴江南大酒店隆重召开。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小邾国故地——枣庄。 枣庄,简称峄,民国时称临城,山东省下辖市。处山东省南部,东依沂蒙山,西濒微山湖,南接华东门户徐州,北临孔孟之乡济宁。枣庄文化底蕴丰厚,历史悠久。
《古单朱氏文化》之二
单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菏泽市最东南,苏、鲁、豫、皖四省八县交界处,现隶属于山东省菏泽市。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5°48′~116°24′和北纬34°34′~34°56′之间。东邻江苏省丰县,东南靠安徽省砀山县,南隔黄河故道,与河南省虞城县、商丘县相望,西和西北与曹县、成武县毗连,东北与济宁市金乡县、鱼台接壤。总面积1670平方公里,占山东省总面积的1%。东北经成武县、定陶区至市政府驻地菏泽市80公里,距省会济南市240公里,距首都北京580公里。
2020-05-16
桐城小河朱氏源流略述
注:我族于去年初正式启动宗谱的第八次修订工作,经过近一年的寻访,相继发现了我族的五、六、七修宗谱。我们结合发现的这些老谱内容,并做了相关考证,写了这篇《桐城小河朱氏源流略述》。 我族源于婺源茶院朱氏,为朱弁(biàn)公之谪传,与文公朱熹同根同源,小河朱氏一世祖准公于宋末元初踏入江淮大地,在桐城、枞阳、庐江一代朱姓支派中属于相对较早肇基之祖。
2020-05-15
寻根二十年感悟
OK.感悟
2020-05-14
安徽阜南朱寨朱氏源山东兖州
安徽阜南朱寨朱氏源山东兖州,安徽阜南朱寨朱氏始迁祖朱汝昌,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响应明政府移民垦荒令,由山东兖州府滕县迁往颍州府,定居于颍州府东南黄沟北岸,今阜南县朱寨,迄今已有600余年。
2020-05-12
寻找四世绍颜公后裔
2020-05-10
胶东半岛朱氏源流略考
山东省内朱姓有五部分:一是古籍中原之婺源的其中一支朱姓后裔,再避战乱、灾荒,不知何时迁至云南(省)金平县,后又迁至河北(省)保定府天津县石匣村。明朝洪武年,考中皇榜进士,任山东布政使司(省)宁海州州判(正五品)官的朱公讳亨的后裔;二是明朝永乐年,逃出宫外避难者的朱姓后裔;三是移民者的朱姓后裔;四是他姓更为朱姓者的后裔;五是商、周朝时,就已住在山东(省)的邾姓更为朱姓者的后裔。
20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