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单朱氏文化》之二
第一编 古单朱氏
第一章 古单朱氏概况
第一节 古单朱氏主要居住地---单县简介
古单朱氏主要指居住地在山东省单县境内及周边县市的朱氏族人。
单县在山东省的方位
单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菏泽市最东南,苏、鲁、豫、皖四省八县交界处,现隶属于山东省菏泽市。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5°48′~116°24′和北纬34°34′~34°56′之间。东邻江苏省丰县,东南靠安徽省砀山县,南隔黄河故道,与河南省虞城县、商丘县相望,西和西北与曹县、成武县毗连,东北与济宁市金乡县、鱼台接壤。总面积1670平方公里,占山东省总面积的1%。东北经成武县、定陶区至市政府驻地菏泽市80公里,距省会济南市240公里,距首都北京580公里。
舜师善卷像 汉高后吕雉像
湖西人民会议厅
单县古称单父,因舜帝之师单卷居此而得名,是大汉高后吕雉故里。1948年8月平原省建立,并成立湖西专署,地专机关设在单县城(湖西区委住朱家大院内),单县为属县之一。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湖西专署划归山东省。1953年8月撤销湖西专区,单县归属菏泽专区。1958年10月,撤销菏泽专区,单县归属济宁专区。1959年,恢复菏泽专区,单县仍属菏泽专区。1967年菏泽专区更名为菏泽地区,2000年6月撤菏泽地区建菏泽市,单县仍属之,直至现在。湖西专区撤销后,中共单县县委进驻单县朱家大院原址,至2010年迁于单县开发区湖西大厦。
单县属农业大县。据单县政府公布的信息,截止2016年末,单县户籍总人口126.51万人,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93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3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77元。
单县古迹及风景名胜众多,如:朱家楼院、百狮坊、百寿坊、平原省革命纪念馆、湖西革命烈士陵园、幵山公园、浮龙湖、老君庙等。
古单县在明清时期版图要比现在的范围大,如今的成武县白浮镇、辛兴集等村、虞城县的杨集等村、砀山的马良集等村、丰县的大刘集等村,曾属单县管辖,这也是古单朱氏族人在这些地方居住较多的缘故。
清末单县地域图
第二节 古单朱氏一家亲
“古单朱氏”,是指很早就居住在单县境内的朱姓族人,因其居住的历史悠久而自称。后虽有一部分朱氏族人因各种历史原因逐渐分散、迁移而居住在单县周边十多个市、县、区,可其祖籍在单县,所以这部分族人仍称为“古单朱氏”。
“古单朱氏”一词,最早出现在单县朱家大院族人组织编修的“燕贻堂”《古单朱氏族谱》中。那是在清朝顺治甲午(1654年)年间,居住在单县县城内的以朱家大院为代表的单县朱氏,进行了第一次创修族谱。为了表明朱氏家族的历史悠久,并与其他未有同谱的朱氏进行区分开来,即命名这支朱氏为“古单朱氏”,其族谱名字为《古单朱氏族谱》,堂号为“燕贻堂”,因此,这支朱氏族人用“古单朱氏”之称一直至今。
“忠孝堂”《朱氏族谱》在第一次创修族谱时为“琴台朱氏”,但在以后修谱中亦称“古单朱氏”,以示与燕贻堂朱氏原本是一家。当然还有单县其他支系朱姓族人,他们家族来单县的时间也较早,其历史悠久,他们称自己也为“古单朱氏”,应是名副其实了。
过去,因居住在单县境内的朱姓家族有很多支系(家谱),各朱氏族人之间又缺乏有效地沟通与交流,甚至各自的家谱密不外传,致使大家对本家族之外朱氏族人概况不甚了解,所以,在世人间出现了一些诸如:这家是大耳朵朱,那家是小耳朵朱,还有什么小奶憨朱等不当说法。
笔者通过十多年对单县朱氏各支系家谱的学习与研究,发现凡此种种的误传,多是对单县朱氏家谱及家族史了解不够,人云亦云罢了。因此,笔者经过多年的努力,想把自己研究学习和了解的真实的单县朱氏,详尽地书写出来,告诉朱氏族人与各界读者,以便今后大家对单县朱氏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与了解,避免误传。以弘扬朱氏文化,尽吾辈之职责!
在单县境内的朱氏状况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的呢?他们是一朱还是两朱、三朱呢?让笔者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各自的《朱氏族谱》,穿越时间隧道,一一叙说各支朱家的历史。
从天下的朱姓来讲,并非是一个源头(或说一家)。枣庄的朱广平先生在《邾国史话》中述:“目前发现的仅黄帝一脉就有5个源头,即朱宣(少昊金天氏)——赢姓朱氏始祖;邾侠——曹姓朱氏始祖;丹朱——祈姓朱氏始祖;公子朱——子姓朱姓始祖;子姓的另一位始祖是宋微子,或称他是宋姓朱氏的始祖。还有一支古天子朱襄氏,即赤心木朱姓。还有其他少数民族改姓朱姓、帝王赐姓”等。
笔者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古单朱氏是多谱、多支系的朱姓,但并不是有些世人与朱氏族人所说的“这家是大耳朵朱,那家是小耳朵朱,还有什么小奶憨朱等”之说法。
在单县古今历史上,说起朱氏家族影响比较大的,就数南关(朱家大院)燕贻堂朱氏与北关(朱廷焕祠庙)忠孝堂朱氏。这就是世人通常所说的南关朱家和北关朱家。
古单燕贻堂朱姓,即朱家大院朱氏。在明清时代曾富冠鲁西南,居单县朱、黄、刘、张…等八大姓氏之首。曾挂“双千顷”牌,时称“出城巡游百里,车不轧外姓田,靴不沾他姓泥”。这支朱氏居住在鲁、苏、豫、皖四省16个县区,现在仅入谱的男丁就有近五万人之众,实属名门望族。又因朱家大院的美名享誉省内外,朱家大院“石鱼缸里救猴仙”的美丽传说,行善事助贫穷的朱应麟,乐善好施、爱国爱民的朱世德,“骢马御史、铁脖子”朱稽等名人与其动人的故事,在单县大地古今广为传颂,所以这支朱氏在单县的人最多,为世人了解最多,许多族内族外人都能说出“赓、飏、逢、圣、世,鸿、德、启、瑞、昆”等字辈来。
古单忠孝堂朱氏,因忠孝堂五世祖朱廷焕的家祠(庙)在北关、始祖堂爷居城北李楼的缘故,或为朱家牌坊是为其七世祖朱淑琪之妾孔氏所立等缘故,世人又称忠孝堂朱氏为北关朱氏、牌坊朱氏,以此与朱家大院(南关)朱氏予以区分。忠孝堂朱氏五世祖朱廷焕,崇祯七年考中进士,任工部主事,主持杭州政务,因颇有政绩,升任郎中,后又任泸州府知府、大名府知府、大名府兵备道台兼按察司副史,是抗清名将,一代廉吏,美名载入国史、县志。朱家牌坊的故事古今传颂,声名远扬。忠孝堂朱氏后裔繁衍在单县周边百余村庄,现有三、四万人。许多族内族外人也能说出“五、经、家、国、宝,一、体、圣、贤、心”等字辈来。
因南关朱氏与北关朱氏这两支族人名人辈出,在单县地位显赫,许多古单朱氏族人和他姓民众,误认为单县是两大朱姓。朱氏族人之间也有些误传,都说自己是大耳朵朱,另一方是小耳朵朱。有些外姓民众也有误传南关朱氏,即朱家大院朱氏为小耳朵朱(朱),北关(朱廷焕)朱氏为大耳朵朱(邾)。因此出现了有的书刊在介绍单县朱氏时,误信传闻,在没有考察朱氏历史的情况下,误把南关朱氏与北关朱氏分为小耳朵朱与大耳朵邾。现在,这两支朱氏经考查、研判,证实两支朱氏原为同一先祖(名讳:彦皋),即于2014年5月17日,并祖归源为一祖(一家),暨睢宁光裕堂朱氏一世祖彦皋爷,也为燕贻堂朱氏与忠孝堂朱氏的共同一世祖,燕贻堂原一世祖礼爷,为并祖后的二世;忠孝堂原一世祖堂爷,为并祖后的三世。燕贻堂原一世祖礼爷与忠孝堂原一世祖堂爷系亲叔侄关系。三堂朱氏并祖归源的事实更证明了,单县南关朱氏与北关朱氏是两朱的说法,是误传。
在1989年古单燕贻堂朱氏第六次续修族谱时,了解到在单县城西还有以张宝楼村为代表的一支朱姓族人,他们来单县的历史也很早,其人员与居住的村庄也不少。所以,在公元二零零六年,世界朱氏联合会在洛阳开会时,燕贻堂朱氏理事会派宗亲朱雪梅参加此次会议,并向《中华朱氏通志》编写委员会提交了古单燕贻堂朱氏、忠孝堂朱氏和张宝楼朱氏简要概况,该书即刊登和记载了单县有“三朱”。至此,即有了书面资料介绍单县有关“三朱”之说。
自2007年以来,随着古单朱氏家谱文化的交流,单县各支朱氏族人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密切,特别是枣庄的朱广平宗亲(《邾国史话》的编者),来单县传播朱氏历史文化和搜集单县朱氏家族史料,单县多支朱姓代表齐聚在单城肖胡同北头朱启龙家。大家坐在一起,交流各自家谱文化,这使我们对古单朱氏有三家的认识又有了新的重大突破------
在单县境内,除古单燕贻堂朱氏、忠孝堂朱氏和张宝楼朱氏这三家之外,有家谱的朱姓还有单县红卫河北大朱庄村朱氏,堂号也为燕贻堂;还有以单县淳于集、朱楼、张雨楼、王河口、徐海、郭村等地朱氏为代表的单县淳于集朱氏,他们虽没有堂号,但其始祖为永乐四年迁居单县,其历史悠久;还有以单县蔡堂村西头为代表的朱氏,他们系沛县折槛堂朱氏的分支,是西汉朱云的后裔;还有以单县李新庄镇的朱庄、潘庄等地为代表的朱氏。2017年之后,我们又了解到终兴镇王小庄村朱留星一家为砀山朱氏一支、单县城北陈楼朱氏一支、李新庄张楼朱氏一支,他们都有各自独立的家谱。另外还有单县蔡堂镇郝庄村的卯氏家族,他们是大明王朝崇祯皇帝的后代,也称其为朱氏后裔。还有个别外地迁居单县的朱姓族人,还有无家谱的和失谱的零散居住的朱姓族人等等。
江苏省睢宁县光裕堂朱氏始祖,原居住在古单防城寺东朱集,后迁居睢宁朱碾盘村,也是古单朱氏的重要一支族人。这支族人在睢宁及周边市县人口众多,有广为传颂的优良家风与故事,名人辈出!还有忠孝堂郓城朱氏、河南虞城支、江苏徐州北门里支系,均是单县忠孝堂堂祖之后,他们也有自己独立的家谱……
笔者目前所认识、了解到的这几支(家)单县朱氏,他们都有各自的家谱。通过拜读各(支)家谱认为:他们对其渊源都有记载或说辞,那就是都源于周武王分封的邾国,各支都是邾国(小邾国)后裔,都是“邾”去搭耳之后形成的朱姓,实际都是一朱、一家,只是分支(系)不同、首次创修族谱的起始时间不同、所立分支(系)的始祖不同罢了。今天我们如果把邾国比作一棵大树的树根的话,那么邾国至今3000多年的历史,便是大树的树杆。由于历史的变迁和缺乏历史资料考证,我们无法从始一一续写家谱中的各支人员,但可以证明的是:我们单县朱氏各支系,都是(邾国)大树干上面的树枝,各个家庭及个人,则是其树枝上的树叶或叶脉……
笔者通过十多年对古单朱氏家谱文化研究,或与本支和其他各支系族人的交流,以及各支系族人之间的讨论研判,共同认为:古单朱氏,从邾国(源头上讲)就是一家,暨一朱(系“邾”去搭耳形成的朱姓,详见第二编朱氏渊源)。单县蔡堂镇郝庄村卯氏家族,为大明王朝崇祯皇帝的后代,也理应与单县朱氏一家。还有个别无家谱的和失谱的散居朱姓族人等也应是邾国后裔。因此,古单朱氏是一家,就是本文所要总结的最终观点。
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大家对古单朱氏家谱文化的挖掘、研究会更加深入,各支朱氏族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宣传会更加广泛,世间误传多年的“这家是大耳朵朱,那家是小耳朵朱,还有什么小奶憨朱”等不当说法,也会因家谱知识的普及自行消失,一些杂志、书刊对朱氏家族及文化的误载,也会因朱氏文化的广泛传播而不再任其误登、误载。
(待续之三)
(作者:朱瑞贞,联系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