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历史

图文热点

家族历史ll辽宁省康平县郝官朱氏家族历史

来源:管理员| 上传者: 世界朱氏网| 2025/01/05 06:29:25 浏览量:1040

郝官屯是辽宁省康平县的一个村庄。郝官屯为何叫郝官屯?没有考证过,肯定有它的缘由。康平县地处辽宁省的北部靠近内蒙古自治区和吉林省,历史上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土匪多,所以康平县人到外地都不说自己是康平县人。有一条马车大道经过郝官屯,交通还算方便。当时的运输主要靠马车,过往的马车都是结队而行,特别是北去的马车,不但要结队而行,而且还带有土枪,以防土匪和野狼的袭击。北去的马车北至齐齐哈尔,南往的马车可达沈阳,因此,当时的郝官屯又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农村。来往的人员比较多,也可能这就是郝官屯朱氏家族高祖朱起生之子朱荣来郝官屯安家生息的原因。

一、朱氏家族溯源

朱姓源远流长,是华厦一个古老的姓氏。

朱姓原作邾姓,是一个与上古时期颛顼有关的姓氏。周武王时,颛顼裔孙曹挟,也就是高阳氏的后裔被分封到邾邑(今山东邹城市),由于其国家过于弱小,战国后期被楚国所灭,王室成员逃难到沛地(今江苏沛县),将国名“邾”中的右部偏旁去掉,改姓朱。

更远时,相传帝舜时有位名臣叫朱虎,其子孙,也以朱字为姓。

到汉代,朱姓在江苏吴县一带发展起来,逐步发展为华厦姓氏中的一个大姓,现按人口计算,朱姓排在第14位。

郝官屯朱氏家庭,与如此古远的江苏朱氏是否有其渊源,有待查考。

当然,郝官屯并非我朱家世代祖居之地。朱氏祖宗从朱荣迁郝官屯算起,迄今还不到二百年。但是,郝官屯朱氏家族的缘起就是从朱荣迁郝官屯开始的,朱起生是郝官屯朱氏家族的高祖。

二、郝官屯朱氏家族的高祖朱起生

朱起生,19世纪30年代初,也就是清道光初年,生于山东省济南府朱家庄。因家境贫寒未能读书,七八岁时就随父兄务农。朱起生19世纪80年代病故,终年50多岁。留有二子,长子朱荣,次子朱起。

三、郝官屯朱氏家族的第一代传人朱荣 

朱荣、朱起都是在19世纪50年代中期,也就是清咸丰初年,出生于山东,因家庭生活困难都未能读书,都一生为农。20岁左右兄弟二人闯关东,朱荣来到康平县郝官屯,朱起则去了西荒,从而兄弟失去联系。朱荣继承了父亲朱起生的劳动本领,赶马车也叫车老板。农忙时扶犁、种地、趟地、拉庄稼。农闲时赶车拉脚运货,有时外出几百里,甚至几千里,是比较辛苦的,还有一定的危险性,有被抢、被狼群围咬的危险。因此,那时马车跑长途都是结队而行。因为赶马车走的地方多,接触的人多,听到的事情也多。所以朱荣,算是经事多,见识广,比较开放的农民。但因过于劳累50多岁病故于郝官屯。

朱荣娶妻毕氏,生有二子,长子朱连贵,次子朱连有。

四、郝官屯朱氏家族第三代传人朱连贵、朱连有

朱连贵、朱连有都是在19世纪70年代中期,也就是清光绪初年出生于郝官屯。也都因家中生活困难未能上学读书,一生为农。

朱连贵一生为地主当长工,为人忠厚老实,有一手好庄稼活,只知劳动养家,不问时政,听命由天,是一个很本份的农民。20世纪30年代初病故于郝官屯。终年50多岁。朱连贵娶妻耿氏,生有四子二女。长子朱鸿福、次子朱鸿祥、三子朱鸿阳、四子朱鸿信。两个女儿分别嫁给姓李的和姓郭的。

朱连有是位精明、识时务的农民,一生为农,但从不向恶人低头,敢于同权贵抗争,敢于同命运抗争,在村民中很有威望。谁家有事都愿找他说理,请他评定是非,他也乐于相助,人们都很尊敬他。称他为“朱老爷”。朱连有和朱连贵分家时尚未成家,后娶妻李氏。李氏是再婚,带有一男二女,因都年幼,都随朱姓。男的叫朱鸿仁,两个女儿分别嫁给姓高的和姓潘的,朱连有和李氏生有一子朱鸿恩。20世纪30年代初朱连有病故于郝官屯终年,也只有50多岁。

五、郝官屯朱氏家族第三代传人朱鸿福、朱鸿祥、朱鸿阳、朱鸿信都出生在郝官屯

朱鸿福一生为农,给地主打了一辈子长工。朱鸿福为人诚恳,忠厚待人。有一手好农活,也非常能吃苦。一切听从命运摆布,一生生活艰苦。1937年春和二弟朱鸿祥两家一同迁至吉林省白城县二十七户给地主当长工。一年后和朱鸿祥第二次分家。后迁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杜尔门沁村给地主当长工。朱鸿福娶妻曹氏,生有三男二女,长子朱长明、次子朱长福、三子朱长山,长女朱婷嫁给龚姓,次女朱桂兰嫁给姓刘的。

朱鸿福和曹氏相继因病在杜尔门沁村去世,扔下最小的儿子才三岁。

朱鸿祥(1898.10.23──1972.3.10),1898年10月23日农历九月初九生于郝官屯,从小过继给其叔父朱连有,当时朱连有尚未成家,实际上朱鸿祥一直在父母家生活。朱连有送朱鸿祥到本屯学堂读过二年私塾。朱鸿祥成了郝官屯朱氏家族第一个读书人。后在本屯马店记账、做饭。朱鸿祥一生为农,但没有给地主当长工,当过三次长工均因不堪忍受打骂而辞退,开始打零工和做豆腐、编织炕席等谋生。1936年春同朱鸿福迁到吉林省白城县。先在二十七户,后到三十户。1944年初迁到内蒙古扎赉特旗永安屯。1946年初迁到万宝屯,1947年初迁到苕条沟。1948年土改后带领儿子们种地,农业合作后,因年老不参加集体劳动,上山刨中草药或种菜籽卖,以补家中生活和供子读书。1967年随朱文富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杜尔门沁,1972年3月10日病故于杜尔门沁,终年75岁。


朱鸿祥娶妻祝氏,生有六男一女,长子朱文富、次子朱文贵、三子朱文才、四子朱文友、五子朱文毅、六子朱子礼。女儿朱文范。

朱鸿阳生于郝官屯。在兄弟四人中只有朱鸿阳一生基本上是在郝官屯度过的,只是1960年到扎赉特旗苕条沟住过一年多。朱鸿阳没读过书,一生为农。朱鸿阳性格倔强,解放前一直为地主当长工短工,但他敢于同残酷的封建制度抗争,不畏权贵,几次辞退长工而打短工。解放后在自己分得的土地上劳动,后参加集体劳动,年老后在家从事家中一些劳动。在郝官屯病故。

朱鸿阳娶妻刘氏,生三男,七女,长子朱学师、次子朱学文、三子朱学林,七女:朱淑贞、朱淑青、朱淑云、朱淑芹、朱淑贤、朱淑霞、朱淑华。

朱鸿信1919年生于郝官屯,朱鸿信也未读过书,一生为农,因自幼小腿受伤,终生残疾,兄弟三人分家随朱鸿祥后又随朱鸿阳。1959年到朱鸿祥家,再没有离开。朱鸿信为人忠厚老实。二十几岁结婚,婚后一年多妻子病故,未再娶。到苕条沟后,朱鸿祥把其五子朱文毅过继给朱鸿信。1972年因心脏病突发病故,终年54岁。

六、郝官屯朱氏家族第四代,共十二男丁

以下资料不足,只略列朱鸿祥一脉。

1.长子朱文富(1926.4.27──1987.7)朱文富,乳名长云,属虎,1926年4月27 日生于郝官屯,1937年和堂弟朱长明在白城县二十户随龚姓的堂姐夫要饭,1938年到三十户后先给本村杨家当小打工佣人,后到外村给地主放猪。1944年到扎赉特旗永安屯连续两年给李家当长工。1945年因旱灾长工被辞退,秋收时外出打月工,冬季随父亲到泰来县打苇子卖。

1945年正是朱文富服国兵的年龄(伪满时男青年到18岁为开始服兵役年龄),凡去服役的人很少回来,为免当国兵,可托人花钱在身体检查时标注不合格,虽免服兵役但还需要服两年劳役,为避免这两年之苦,朱文富经人介绍给日本特务房德家做两个月的饭才免除服劳役之苦。

1946年在万宝屯给姜家当长工,1947年到苕条沟给降家种三七青。

1948年春当地开始土改,朱文富积极参加土改,全家分土地十一垧,土房两间半,开始在父亲朱鸿祥的带领下在自家的土地上劳动,新政权建立后任嘎查公安员,后任农业社副主任到副业队长,1964年到杜尔门沁任生产队长,1978年土地承包后在自家承包的土地上劳动。朱文富1987年6月病故于杜尔门沁。

朱文富娶妻徐桂芝,生一女二子。女朱相琴,子朱相国、朱相林。徐氏1960年10月去世后,朱文富在杜尔门沁和李桂芝结婚,生二女,朱相英和朱相杰。

2.次子朱文贵(1930.11.16──1981.1.7)1930年11月16日生于郝官屯,乳名长有,属马。朱文贵自幼聪慧,勤劳,在三十户9岁时给外村地主放猪,因猪丢失被责骂,不忍辱辞退回家。1944年给其大姑父当长工(半拉子)正月十五上工后起早在外边劳动,因冷回屋取暖被东家发现,找到朱鸿祥责怪教子不严。朱鸿祥很气愤,小孩子冷了回屋烤烤火取暖有什么过错,我们不干了行吧。从此,朱文贵随父亲朱鸿祥回康平县打短工。朱文贵因随父外出打工,父亲有时间就教他看书、识字。1945年夏随兄朱文富外出打短工给人家锄地。冬季随父兄到泰来县打苇子卖。1946年与兄朱文富给地主姜家当长工。1947年随父亲到苕条沟。

1948年土改后在家劳动,1949年秋经简试合格到巴彦郭勒完小读书,1951年秋小学毕业参加工作,当小学教师,二年后提为胜利小学教导主任,同年带职到扎兰屯师范学校进修,二年结业后提升为中心校校长,先后到巴彦郭勒公社兴隆沟、永合、胜利、五家户公社等中心校任职,1979年调到阿荣旗查巴奇公社任民政助理。1981年病故。时年51岁。

朱文贵1952年2月3日与孙桂芝结婚,生四男:朱相君、朱相春、朱相伟、朱相坤。1968年孙桂芝病故后,朱文贵1972年秋与李淑珍结婚,生一女朱相勇。

3.三子朱文才(1931.12.16——1995)1931年12月16日生于郝官屯,乳名长巨,属羊。三岁时因患眼病,无钱治疗造成单目失明,但聪慧好学,完全靠自学能看书。他非常爱护自己的弟弟妹妹,1944年和1945年同四弟朱文友一同给财主放猪,四弟有时去打短工他就一人放猪。因两人放猪,东家只准一人在东家吃饭,他让四弟去吃,因东家的饭要比家里的好。1946年给姜家当长工。1947年随父亲种三七青。从1948年起到合作化在自家土地上劳动,合作化到土地承包前参加农业集体劳动,曾当过生产队长,随父亲和乡邻学习了许多农村手艺,如编席、赶毡、编筐、编笆、制革等等。朱文才1995年病故,终年65岁。

1952年和李淑琴结婚,生三男七女:朱相臣、朱相武、朱相奎、朱相清、朱相茹、朱相芝、朱相华、朱相荣、朱相丽、朱相峰。

4、四子朱文友,1934年2月6日生于郝官屯,乳名长发,又名小孩儿,属狗,1944年-1945年在永安屯同三哥朱文才一同放猪。1946年-1947年随父兄种三七青。1948年-1949年在本屯小学读书,(由六个学生家出人给先生种两垧地抵学费)这是屯里自办的小学。1950年至1951年7月到巴彦郭勒小学读书。1951年9月-1957年7月在乌兰浩特一中读书。1957年9月至1961年7月在北京政法学院学习。1961年9月在内蒙古公安厅工作,科员,副科。1978年4月,到武装处工作。1980年10月任秘书,副科长,1982年11月筹建武警总队时,任科负责人。1984年7月任武警指挥学校政法教研室副主任,主任教员。1989年6月升正团职教员,1988年改文职,1993年晋文职大校。朱文友1996年9月退休。

朱文友1954年1月30日和郑淑琴结婚,生四子:朱晓光、朱晓东、朱晓兵、朱晓前。

5、女儿朱文范,乳名长玉,属虎。1938年生于吉林省白城县三十户,几岁就随母亲做针线活,十几岁就能做一手好衣服,绣花样样行。公社化后参加本村集体农业劳动。1965年病故,时年27岁。

朱文范1959年和孟宪林结婚,生二子一女:长子孟庆丰,次子孟庆玉,女儿孟庆贤。

6、五子朱文毅,乳名长印,1942年1月1日生于吉林省白城县三十户。1951年─1956年在万宝屯、巴彦郭勒小学读书。1956年─1959年在音德尔一中读书。1959年─1962年在内蒙古地质学院读书,学院下马后回乡,先后任民办教师、生产队保管员、大队革委会主任。

1962年和林宝珍结婚,生四子一女:朱相忠、朱相良、朱相柏、朱相宇,朱相云。

7.六子朱文礼,乳名长宝,属鸡,1945年2月17日生于永安屯,1953年─1959年在万宝屯,胜利小学读书,1959年─1965年8月音德尔一中读书,1965年9月─1969年8月在内蒙古师范学院政教系读书。1970年─1973年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阿荣旗复兴中学、那吉屯二中任教员。1973年8月调阿荣旗组织部任干事、副部长,1983年12月任旗委常委、组织部长。1984年12月任旗委副书记。1993年11月任阿荣旗政协主席。2006年10月退休。

    1973年和傅桂荣结婚。生二子:朱相波、朱相煜。 

朱文友(执笔)

1998年5月29日

640.jpg

跟大家分享一张老照片,拍摄时间在1960年之前

(信息来源:朱相波 朱氏家族春秋 2021年02月17日)

寻根问祖,请找世界朱氏网。

2025年1月4日转发


 同一个世界,追求不同的境界,世界朱氏网追求:创新、文明、祥和、拼搏!

用一句话点亮人生,用一本书治愈心灵,用一场演讲改变世界,让地球变得更美好!


(有事找站长,支持世界朱氏网,长按扫码)

寻根问祖,查找家谱,就上朱氏家谱库,联系微信:19819884266。

微信图片_20220804184831.jpg

寻根问祖、编修家谱,传播朱氏文化,品“中华朱氏酒”、“朱府囍酒”。济南炎黄朱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19819884266。

朱府囍酒.jpg

中华朱氏酒9.jpg


  •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