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曲阜市大柳村有两块敕褒节孝碑,是为表彰本村清代两位孝妇而立,她们的故事在民国版《曲阜县志》中有详细的记载。
民国《曲阜县志卷六人物志--列女节孝》:
朱康熺妻刘氏
原文:
朱康熺妻刘氏,十六于归。翁去世事孀姑,以至孝闻。同治六年,捻匪犯境,其夫途中遇害,其子被掳,痛不欲生。越五月,捻匪又至,其子生还。氏抚养教读,长为授室,年甫四十又殁,遗四子。氏率寡媳抚育弱孙,茹苦含辛五十余年卒,至曾玄孙绕膝,五世同堂,寿九十岁。光绪五年旌表如例,邑人勒石于道左。
译文:
朱康熺妻子刘氏十六岁出嫁,公公去世,侍奉婆婆以孝顺闻名。1876年(同治6年),捻军侵犯曲阜,其丈夫途中遇害,儿子被捻军捉拿带走,痛不欲生,过了五个月,捻军又返回曲阜,其子活着送回来了。刘氏抚养教育儿子读书学习,长成人娶妻,四十岁时去世,留下四个儿子。刘氏带领儿媳抚养教育孙子,经历千辛万苦五十余年后去世,达到曾孙玄孙绕膝,五世同堂,享年九十岁。光绪五年(1879年),皇帝诏令按惯例予以表彰,家乡人刻石立碑于道路左边。
朱遇钢妻陈氏
原文:
朱遇钢妻陈氏,年十九于归。生一女,夫以病卒。矢志靡他,孝翁姑又善治家,体恤幼叔,洎叔娶妻黄氏生一子,叔又以疯症卒。翁姑相继而逝,一家只此两孀一幼子。氏井臼躬身,覆巢再造。氏善治痘症,亲邻求诊视者,络绎不绝。晚年患瘫,有负子踵门乞诊者,亦或用肩舆来迓,以是活人无数。卒年八十三,旌表如例。
译文:
朱玉钢妻子陈氏,十九岁出嫁,生有一女,丈夫因病去世,她矢志不移,孝敬公婆,善于治家,照顾年幼的小叔子(朱玉镛),直到他娶妻黄氏生一子(朱本沾),小叔子因疯症去世。后来公公婆婆相继而亡,一家只剩两个孀妇和一个幼子。陈氏辛勤劳作,操持家务,使衰落家庭重新振兴。陈氏善于治疗水痘,亲戚邻居上门求诊的络绎不绝。她晚年患病瘫痪,有背着孩子登门就诊的,有抬着轿来请她去看病的,如此救活了无数的人。去世时享年八十三岁,按惯例受到表彰。
(朱明德断句标点并译文)
(朱明德,1969年11月出于山东省曲阜市,大明鲁王后裔滋阳王系,燕京啤酒(曲阜三孔)有限公司从事营销工作。)
(有事找站长,中华朱氏网,长按扫码,1981988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