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历史

图文热点

从朱氏族谱到明鲁王宗谱:家谱修订三十年历程

来源:管理员| 上传者: 世界朱氏网| 2025/04/08 09:44:15 浏览量:269

1.jpg

引用新闻稿:

鲁王文化商企联合会召开一届四次会议 

商讨立碑、续谱等工作

2024年11月30日,鲁王文化商企联合会在邹城市明鲁王陵联合会办公室召开了一届四次会议,联合会理事会成员和来自枣庄、临沂、泰安、菏泽、济宁各县市区的会员及宗亲代表40余人,齐聚鲁藩祖陵之地鲁王陵,共商联合会、鲁王文化发展大计。

在对陵区进行现场考察后,参会人员针对创立鲁王圣号碑、开展鲁王宗谱第二次续修、鲁王陵目视化宣传和明楼维保等问题展开协商、讨论,达成了初步共识。会议还决定,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七(鲁王檀公诞辰日)和腊月二十八为两次集中祭祖日,各地分别派员参加。参会的各地代表表示,回去将做好会议精神传达和宗亲动员工作,凝聚共识、争取支持,助推下一步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鲁王文化商企联合会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继续团结带领会员企业及各地鲁王后裔共同投身建设鲁王陵、发扬鲁王文化的公益事业中,不忘初心、扎实进取,不断增强影响力和号召力,努力打造一流商会平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jpg


“家人们好:

本次续修《大明鲁王宗谱》是由鲁王文化商企联合会组织发起的。马山后朱氏家族在朱兴军的领导下,由朱福祥联系马山后各支的热心人:朱福龙、朱福峰、朱保山、朱士忠、朱世军、朱士飞、朱世亮、朱腾、朱玉明、朱金玉、朱瑞洪、朱荣超、朱今明、朱福云、朱福东、朱福才、朱兴友、朱金友、朱金环、朱金启、朱金海、朱金柱、朱福忠、朱福来、朱福洋等家人。

上述的各支代表正在统计人员,请家人们踊跃参与,积极配合,把自己家需要统计的人员报上来,千万别遗漏了,以后没法补增了!经以上各位热心人统计整理各自的男士家人人员名单,接着决定再统计整理福字辈以下辈分的女孩名单。他们不嫌麻烦,细心统计后,报到朱福祥那里分别汇总、整理各支的世系草稿再送往打字社制成电子版世系表。目前一支、二支、三支及三支汇总一起的电子版世系表已上报鲁王文化商企联合会的组织者。在此感谢上述各就无支热心人员及各位参与者。没有您们的热心付出,法完成这么繁重的工作。相信大家的辛勤付出是值得的!能为家人们做点事,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为下一步马山后朱氏家族续修族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项事情虽然零乱繁重,但也必须有人去做!

总之,我们也不甘落后,前期工作已提前上报,值得欣慰!这次续修《大明鲁王宗谱》世系表草稿由朱福祥整理,再送往朱兴军联系的打印社,经打印社专业人员制作成电子版,相关费用由整理人负责。


3.jpg

4.jpg


“上面照片是2019年编修的《大明鲁王宗谱》。当时我们马山后朱氏也编入了,下面是马山后长支、二支、三支的世系表。 由于要求时间急,那次只编录到“福”字辈的家人,是朱福祥和朱福东根据原马山后《朱世族谱》整理草稿,送往打字社制作成电子版打印出来的三支世系表。

当时各支房的世系表及家族简史均由各支房自己提供,马山后朱氏支房世系表及家族简史由朱福祥、朱福东和朱兴军负责,依据原马山后《朱氏族谱》內容进行编写草稿,然后送打字社编辑电子版,打印校正,再打印再仔细检查校正直至检查没有错误为止。原先只是统计到 “金”字辈,当家住珠海的朱今明知道后,他说目前主力军是“福”字辈的,最好连福字辈的增加上。他说的有道理, 但福字辈的原谱上不全,很多年龄小的人在原谱上没有名字。说的简单,干起来难啊!此时时间更紧迫了,自然有道理就行动吧!加班加点,一边编写世系表草稿,一边打电话联系人员名字,紧赶慢赶,打字社还不愿加班,没办法只有加钱,总算没耽误太大事,事后想想累点值得!打字社的费用是由朱兴军、朱福祥两人负责的!”

5.jpg


6.jpg


7.png

家人们上面这部蓝色《朱氏族谱》都很熟悉吧?这部《朱氏族谱》是陈庄朱金水用手工书写绘画而成的。这里面凝聚着他老人家的心血!为我们马山后朱氏家族留下了传世的佳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倍受家人们的尊重和称赞,可以说没有他老人家的辛勤付出和实地考查,就没有我们这部《朱氏族谱》,也没有从道沟的三老太爷往后一代一代的世系传承!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家人们上面每张照片都是“金水公”一笔一笔书写绘画而成的,当时没有如今这么先进,现在用电脑做都很难,何况用手工了,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这次之所以叫续修宗谱,是因为在2019年编修《大明鲁王宗谱》的基础上扩大范围、增添内容、丰富知识面等等。本次续修宗谱涵盖了所有能联系到的山东兖州鲁王后裔,值得阅读和收藏,给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财富!

2019年编修《大明鲁王宗谱》之际,朱福祥得知信息后经过联系有关人员和相关组织者进行商量论证,顺利得到受邀参加。依据马山后《朱氏族谱》的记载,口口相传,我们马山后朱氏是鲁王后裔。经马山后有关人员商讨,参加人员有:朱兴军、朱福祥、朱福东、朱玉明、朱金海、朱福才、朱士忠、朱士军等相关人员。经过几次商议决定以枣庄市中马山后朱氏支房参加。期间商讨聚餐,由朱兴军、朱士忠出资。朱兴军、朱广玉还出资去北京找朱德儿媳赵力平题词“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优秀家风”,为宗谱增添了含金量,丰富了内容!他们为家族做了更多贡献。

2019年《大明鲁王宗谱》编修工作是在枣庄进行的,朱福祥有幸参加了校正工作。枣庄编入《大明鲁王宗谱》的有:薛城南北余支房、山亭东山腰支房、市中马山后支房、台儿庄顺河支房。所有资料来源于兖州主编朱本喜宗亲那里,这边主要负责编辑电子版打印出来草稿,一遍又一遍的校正,再打印再校正,反反复复非常繁杂,也很劳累,但乐在其中。最终电子版确定后再送往市中工业园内印发厂印发装订、编号造册、入箱装车再运往邹城明鲁王陵后,举行恭立石五供及颁谱大典,统一跪拜请谱。

2019年请《大明鲁王宗谱》的有:朱今明、朱兴军、朱福祥、朱玉明、朱金海、朱金玉、朱士飞、朱荣超、朱兴德、朱福才、朱福东、朱兴广、朱福忠、朱福龙、朱福峰、朱伟、朱士忠、朱士军、朱世亮等家人。

7.png

家人们,这部蓝色的《朱氏族谱》是1998年3月29日在马山后祖茔地恭立朱氏族谱纪世碑时跪拜请回家的,距今已有二十七年了,是陈庄“金水公”手工书写绘制而成的,当时的制作之难前面已经说了,在此就不多讲了!

此处把当时所知道的一些过程和家人们共同回忆一下:大约在1994-1995年之间,当时马山后有殡事,记得是二奶奶去世,大家都去参加葬礼。晚上去朱金贝家和他老人家拉呱(聊天),那时大爷的年纪可能在70-80岁。那晚朱世伟的媳妇还煮面条给老人吃,非常孝顺。看到此情此景,大家很受感动,都夸是个孝顺的孩子。记得朱福常也在场,不知他还有印象吗?虽然老人家当时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太好,但是他思路很清晰,什么事都记得一清二楚。每当有事回老家时,朱福祥总要抽空去和朱金贝聊聊,从他那里知道很多家族的事。那晚朱保山也去找朱金贝聊天,朱保山是褔字辈年龄最大的朱福田的大公子,自然朱保山也是下辈最大的。到朱保山这辈没了行辈,取名时就乱了。朱保山兄弟四个名字分别是:朱保山、朱保华、朱刘成、朱刘宝。比朱保山小的其他人还有朱世伟、朱世军、朱士超、朱营东等等,往后更不用说了。朱保山对这种情况身受困扰,就找他大爷爷朱金贝诉苦呀。当时朱宝山说:“人家叫什么都有个班辈,俺是咋弄的,连个班辈也没有,大爷爷您岁数大,德高望重,您看看操持操持给俺续个行辈,今后好便于取名?”听到这些大家深受触动!可以理解当时朱保山的心情。

记得从那之后找朱建银、朱建喜、朱福友等人开始筹划修谱的事!说句心里话,朱金贝和朱建银的去世对我们马山后朱氏家族是特大的损失,很难再找到像他们那样头脑清晰、办事果断的了,再此沉痛的悼念他们,愿他们在天堂的路上一路走好!

记得当时朱福祥骑80摩托车带着朱福友去枣庄朱金水家,是朱建银安排去的。当时朱金水不住陈庄,住在东边楼房上,具体位置记不太清了。朱金水受朱建银的委托正在整理家谱,朱金水在工商局供职,具有领导风范,知识面广,文笔又好,是当时的最佳人选!只有朱金水才能胜任!朱福友和朱福祥说明来意,朱金水热情接待,一起聊了很长时间,得知朱金水对家族事情及编辑族谱极为热心,也特别认真,对一些没有十分把握的事情不轻易下结论,总要翻阅资料,遍访贤达,走访族中耆老贤士,搜集原始资料,加以整理撰写,不断增删修改,实在拿不准的事情,只为给后世留下一些原始资料,以供后来人之参考!朱金水这种为人处事之道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是家人们学习的榜样!在编修族谱这件事情上我们比他老人家差的很多。当时他还介绍说:有很多朱氏家族前来找他谈联合修谱的事,其中朱广铎提出便买家产买辆车跑遍全国各地,编修一部全国范围统一的朱氏总谱。还有在原振兴批发市场做生意的朱士本也来找过,当时朱金水觉得他们说的有点不靠谱,也不切实际,都被婉拒了!他老人家的为人处世,细致谨慎的作风更是大家学习的楷模!正因如此,才给我们马山后朱氏家族编修了五行谱!经过细心揣摩、逐字推敲臻选出了带“火、土、金、水、木”相生轮回的行辈,世世代代、生生不息、永世昌盛!

在此还应该感谢朱福启,他在这次修谱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没有他的付出很难促成家谱的正常进行,是他带着朱金水到处排查巡访,挨家挨户登记人员,到墓地现场查坟头、找辈分,将坟头逐一的画出了。既耽误了他正常上班,也消耗了他很多精力和财力,他甚至忙起来也顾不上吃饭,实在令人敬佩!朱福启和朱金水所做的事数不胜数。我们所了解的只是冰山一角,比他们实际做的还差的很远很远!可惜的是好人不长寿,朱福启的去世同样是我们朱氏家族的一大损失。他促成的《朱氏族谱》留给我们以及后人延续使用,也愿他在天堂路上走好!

修谱当中也有很多人在默默付出,例如后古屯的朱保华曾经骑摩托车带着朱福祥一起去峄城区左庄镇后马寨、底阁、崔庄等村去寻访统计人员名单。还有福字辈最大的朱福田也为此事在操心,多次在他家吃饭,同样是无私的奉献!

修谱起着关键和决定性作用的是朱建银,他老人家亲自坐阵指挥,没有他的操持,我们的族谱就难以修成,还有朱建喜、朱福友等家人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整个家族的全体人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功劳与每一位家人是密不可分的!家人们的奉献不会磨灭,历史都给大家记着呢,祖碑上都给大家记着呢。

18.jpg

以上图片是“金水公”编写的行辈,下面列举的是当时参与的人员

建银 建啟 建田 建坤     

兴荣 兴发 兴友

金光 金利 金玉 金山 金岺 金水 金明 金月 金亮 金友 金环 金杭 金啟 金伦 金富 金海 金铭 金安

福田 福友 福利 福广 福祥 福啟 福青 福宝 福成

福超 福国 福起 福仁 福东 福楠

烽忠 烽峰

马山后修《朱氏族谱》已近二十七年了,谱上字辈写的清清楚楚,在今后给孩子取名字的时候要用上!通过这次统计福字辈以后小孩名字(女孩暂且不说)取的各式各样,甚至有的上辈和下辈竟然用同一个字,这不乱了吗?当然了极个别的因为与上辈有忌讳不用族谱上的辈分起名,可以理解,否则违背了我们当初修谱的意愿,请家人们慎重而为。

以上这些是朱福祥经过两次整理世系表所感受到的,这项工作实属不易,更何况原先一点文字都没有,是“金水公”用手工书写绘画出来的一部族谱,确实不容易。假如没有这两次的亲身经历是无法体会到的。他们费时费力,甚至往里贴钱,大家说是为了啥?想必家人们都有自己的答案吧?

家人们无论干啥都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要有包容的心态。无论是一个家族还是一个家庭,夫妻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如果都怀着一颗奉献包容的心,就能永远团结起来,没有什么事是办不成的!咱们马山后朱氏家族群里大多都是知书达礼、年轻有为的青年人,大家都要以家族利益为重,家族事情做好了,每位家人脸上都有光,在外面可以挺直腰杆说“我是马山后人!”,更为是马山后人而自豪。

每逢节前回家祭祀祖先,烧纸跪拜的时候,总感觉有点不敞亮,好像欠缺点整体环境,少了点马山后朱氏家族大家庭应有的气势,这些都要我们马山后朱氏家族的所有人共同去努力,共同去创造!所有的青年人一切要向前看,向着美好的未来去奋斗!老年人的眼光看得近,青年人视野开阔,站的高看的远。捍卫家族的利益,就是捍卫自身的利益。事业是创出来的,财富是努力的结晶,在此祝愿马山后朱氏家族永远辉煌,祝愿家人们身体康健,生活幸福美满,事业蒸蒸日上!

2025年4月4日(农历三月初七)在兖州明鲁王陵举行祭祖、恭立圣号碑及颁谱盛典,这是全体鲁王后裔的大事。

从现在开始准备我们马山后续修《朱氏族谱》的事宜,我们这部族谱计划将所有男女老少家人全部上谱,这也是一项大工程。除了续修颁谱当然还有大事正在筹备中。在此也希望我们各支的青年人能踊跃参与,不忘初心,把好事做的更好,家人们共同努力吧!

朱门福瑞映华堂,祥意拳拳谱事忙。

翻阅典章寻旧史,访求耆宿问沧桑。

披星每念宗枝远,戴月常思世泽长。

沥血呕心凝卷帙,功德无量耀家邦。

13.jpg

礼乐和鸣祭鲁王,赓续文脉颂先德
        ——大明鲁王诞辰655周年纪念仪式


  乙巳年仲春上午九时,祭祖揭碑颁谱仪式在鲁王文化商企联合会的主持下正式启动。会长首先致辞,回顾鲁王的历史功绩,强调续修宗谱对凝聚家族、传承文化的重要意义。与会者肃穆聆听,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

500余名佩戴太祖六谕礼巾的鲁王后裔手捧供品,在《大明雅乐》的恢弘旋律中,主祭官率朱氏后裔500余人,以三献礼之制大步至鲁王明楼石五供前。在礼乐声中,四位宗族代表缓步登上明楼,共同揭开覆盖于圣号碑上的红绸。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圣号碑的揭幕,象征着鲁王精神的永恒传承,也寄托了后世子孙对先祖的无限敬仰。

当赞礼官诵读《祭鲁王文》时,全场静默如渊。三牲醴酒敬献之际,参祭者齐行三拜九叩大礼,青砖地面上衣袂摩挲之声如春蚕食叶,彰显着跨越六个世纪的血脉虔敬。

祭礼结束后,全体鲁王后裔在陵门前广场合影留念后仪式进入表彰环节。联合会特别表彰了在续修宗谱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家族成员和社会贤达。他们或奔走四方搜集史料,或慷慨解囊资助修谱,恭立圣号碑,为宗族文化的延续作出重要贡献。先进工作者依次登台,接受荣誉证书,台下掌声经久不息。这一环节不仅是对个人贡献的肯定,更是对“敦亲睦族”精神的弘扬。

最后是《鲁王宗谱》的颁谱仪式。新版宗谱历经数月编修,增补了大量珍贵史料,堪称家族文化的瑰宝。联合会代表及续修宗谱主编朱本喜宗亲将宗谱郑重授予各支系人员,并寄语后辈“守谱如守心,传谱即传德”。当厚重的宗谱被一一请出时,许多族人眼含热泪,触摸着扉页上家族徽记,仿佛触摸到了跨越六百余年的血脉温度。

薪火相传,继往开来。这场仪式,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望,更是一次对未来的期许。通过揭碑、祭拜、颁谱等环节,鲁王后裔以最虔诚的方式诠释了“礼敬先祖”的深刻内涵;而表彰贤达、续修宗谱的举措,则彰显了“赓续文脉”的当代实践。六百五十五载春秋更迭,鲁王精神依旧熠熠生辉,而这场仪式,正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最佳注脚。

先祖之风,山高水长;家族之脉,代代永昌。


14.jpg


15.jpg

图片


16.jpg

修撰族谱与宗谱近三十年的历程,是一部与时间赛跑、与遗忘抗争的家族史诗。从手工誊写的艰难起步,到电子化整理的繁琐考验,从辈分断代的迷茫到跨地域寻访的奔波,每一步都凝聚着家族成员的汗水与坚守。马山后《朱氏族谱》编纂者朱金水现在已经八十六岁高龄了,虽然认不清人了,但他身体还很好,在家族事业上他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在此衷心祝愿他老人家健康长寿!《大明鲁王宗谱》的续修主编及热心族人,在资料匮乏、沟通复杂、经济压力等多重困难中披荆斩棘,最终将零散的记忆串联成厚重的历史,把省内外各支鲁王后裔联系在一起。大家的坚持不仅填补了家族传承的空白,更让“鲁王后裔”的血脉与精神得以延续。

修谱的现实意义在于,它让家族成员在纷繁的现代社会中找到归属的纽带,通过清晰的世系脉络强化身份认同与凝聚力。而对后代而言,族谱是一部无声的教科书,承载着家风祖训、文化根脉与道德典范,警示后人“不忘来路、方知去向”。其长远价值更超越家族范畴,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缩影,为历史研究与社会文明留存珍贵注脚。

续修宗谱,既是对先辈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承诺。它印证了一个真理:唯有铭记过去,才能凝聚当下、照亮未来。愿这份跨越时代的坚守,继续指引家族与文化的薪火相传。

玉牒金章焕典藏,云笺墨宝续新章。

寻章摘句修宗史,探古访幽溯鲁王。

沐雨何辞薪火继,栉风不惧路途长。

承前每继先贤智,启后犹传后世芳。

累帙连篇心血注,文明薪火永流昌。


顾问:朱本喜、朱建喜、朱金水

主编:朱福祥

副编:朱福涛

编委:朱兴军、朱玉明、朱今明、朱福友、朱福东、朱保山

编务及校阅:朱宁宁

附:2021年鲁王文化商企联合会组织编写《诗意鲁王府》

庚子新春,适逢大明鲁王檀公六百五十周年诞辰,鲁王后裔难以以时致祭,心有愧疚。幸鲁王盛德,遗诗文百余篇,殊可珍视,其宗长玉兴先生等力邀各地名家及宗后诸生,创书画、印、题款近百,蔚为大观,以尽其忱。

鲁王府历代诗作,文华昳丽,珠玑凝目。今诸君创制,则翰墨丹青,美文华图,倾热血于笔端,融情怀于纸上。或喷薄涌动,或含婉悠长,或正气凛凛,或深情脉脉。斯集也,笔走龙蛇,神交故人,华彩辉映,光芒倍增。


17.jpg

18.jpg

19.jpg

马山后朱氏家族捐印《诗意鲁王府》人员名单:

朱今明、朱兴军、朱玉明、朱福祥、朱金亮、朱金玉、朱瑞洪、朱福云、朱荣超、朱福峰、朱福龙、朱锋彬。

(作者:枣庄马山后 朱福祥

世界朱氏网编辑部

2025年4月8日

  •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