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姓为蕲春大姓之一,总人口万人以上,排名第十五,每个乡镇都有分布。那么,哪些朱姓才是明代朱元璋的后代?大同大桴朱姓的先祖究竟是谁?他们又是如何流落到深山?本文将从朱厚焜世系表、大桴朱氏先祖朱载堘和朱常漐流徙田桥三段文字解开荆王后裔去向之谜。
崇祯十六年(1643)正月,张献忠部队自广济(今武穴)梅川雪夜奔袭蕲州城,城陷,屠城,杀人无数,并火烧荆王府。部分幸存的荆王府王室成员四散逃命。经过调查,在蕲春县境内最为集中的地方是今大同镇柳林、大桴一带生活的荆王府后裔数量最多,至今还残存四栋荆藩后裔建筑和部分墓葬(另见本公众号《濒临消逝的蕲春古建筑1(大同篇)》一文);另外管窑镇的学堂岗、赤东镇的朱四房、蕲州镇的“一关居委会”人员相对集中,彭思镇、漕河镇、横车镇、狮子镇也有少量人员居住。部分迁往英山、浠水县。另外江西的九江、安徽的金寨也有。在荆王府被毁,荆王后裔如何流落深山?他们遭遇了什么?
根据大同《朱氏宗谱》记载,散居在蕲北山区大同镇大桴山一带的朱氏,多为富顺王朱厚焜的裔孙。富顺王是荆王的一个支系,共传五代郡王。朱厚焜为第一代富顺王,有“贤王”之称。
朱厚焜(1498—1576),字东蕲,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裔孙,第一代荆王(荆宪王朱瞻堈)的玄孙,第四代荆王的庶二子,生于弘治十一年(1498)十一月二十二日。“厚焜”是弘治十五年(1502)七月时明孝宗所赐。
厚焜的伯祖父、第三代荆王朱见潚(1448—1493)是一个无恶不作的昏王。
他袭封荆王后,气死母妃魏氏,杀害亲弟弟、都梁王见溥(厚焜的祖父),强奸了弟媳、都梁王妃何氏,凌辱婶娘马氏,杀害了堂弟、都昌王见潭,霸占了堂弟媳、都昌王妃茆氏,害死堂弟、镇国将军见滏、见淲……同父异母弟、樊山王见澋迫不得已,将他这些伤天害理之事密奏皇帝;见潚被废为庶人,弘治六年(1493)九月,被责令自尽。荆王府一时元气大伤。那段耻辱的家史,给荆府子孙们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创痛。
第一代富顺王:朱厚焜
弘治七年(1494)十月,见溥的嫡长子祐橺由都梁王(郡王)进封荆王(亲王)。
弘治十七年(1504)五月,祐橺不幸早逝。留下三个年幼的儿子(嫡长子厚烇,庶二子厚焜,庶三子厚熿)
正德九年(1514),厚焜受封富顺王(郡王)。厚烇于正德二年袭封荆王,是为第五代荆王;厚熿于正德十一年受封永新王,郡王。
厚烇袭封荆王后,以身作则,为人表率,因此兄弟和睦,荆王府终于走出低谷,逐渐兴旺起来,步入鼎盛时期。
厚烇身体不好,正德十年(1515),上书请求辞去荆王爵位,未获批准,母妃刘氏就奏请朝廷,让富顺王厚焜代行礼仪。
三角山荆藩墓出土青花凤纹瓶
一等到侄儿、厚烇的庶长子、永定王载墭(1517—1550)年满二十,长大成人,厚焜立马辞去“代理”,对名位毫不留恋。他贤良的品德,博得朝野上下一片赞声。从正德十年到嘉靖十六年(1537)正月,厚焜帮兄长代行礼仪,长达二十余年。
厚焜因年幼丧父,小时候没有名师指教,稍大一点后,与王府的来宾交谈,发现自己孤陋寡闻,感到非常惭愧,于是发愤读书,有时甚至废寝忘食。他博览群书,精通六艺,尤其是能诗善画。他画的画,十分神妙,《藩献记》中记载了这么一则故事:
厚焜画的蜀葵,放在太阳底下晒,居然引来一群蝴蝶,赶都赶不走!
厚焜著有《东蕲集》二卷,可惜已经散佚。康熙《蕲州志》的《艺文志》,收录了厚焜的《东山寺》诗二首,以及翰林学士张衮、参议王镕等一代名流的唱和诗。
厚焜是荆府里最长寿、在位时间最长的郡王,万历四年(1576)六月十二日去世,享年七十九岁;从正德九年(1514)受封富顺王,厚焜在位长达六十三年。
万历五年(1577),厚焜葬于广济县白龙潭下手嘴(今武穴市大法寺镇白龙潭村境内)。清道光元年(1821),陵墓被盗。厚焜的墓志铭现藏于武穴市博物馆。
厚焜的王妃杨氏,妻室还有吴氏、王氏。杨氏是兵马指挥杨相的女儿,正德十三年(1518)六月受封为富顺王妃。
第二代富顺王:朱载垬
荆恭王墓“嘉靖四十三年”铭杏叶金壶
厚焜去世时,有四个儿子、三个女儿、七个孙子、三个孙女,还有一个曾孙女,至少三个曾孙。
庶一子载垬,字竹所,受封富顺王长子。次子载堘,字竹石,夫人刘氏;第三子载埏,夫人孔氏。这两个儿子都受封镇国将军。第四子,年仅三岁。
长女封安德县主,选配仪宾(夫婿)董士杰;次女封湘潭县主,选配仪宾徐瓒。最大的孙子翊鍉,受封富顺王长孙,夫人易氏;翊錓,夫人王氏;翊锔,夫人周氏;翊铰,夫人侯氏;翊銶,夫人戴氏;翊钅+咨;这五个孙子都受封辅国将军。长孙女封衡阳郡君,选配仪宾金鮤;第二个孙女封黄冈郡君,选配仪宾梁之□;第三个孙女封罗汶郡君,选配仪宾干志。曾孙女已与生员翁大年订婚。最大的曾孙名常湢。那些年龄还小的子孙,当时还没有请求皇帝赐名。
厚焜的庶一子载垬,万历十年(1582)四月袭封富顺王,是为第二代富顺王,万历十二年(1584)去世。王妃王氏。
第三代富顺王:朱翊鍉
载垬的嫡一子翊鏸不幸病故,万历二年(1574)正月,富顺王厚焜上书,恳请将载垬的嫡二子、曾受封为辅国将军的翊鍉改封为富顺王长孙。
翊鍉,字龙元,万历十六年(1588)袭封富顺王,是为第三代富顺王,在位可能有三十年左右,大约到万历晚期才去世。王妃易氏。
第四代富顺王:朱常湢
翊鍉的庶一子常湢,字麟郊,万历三十四年(1606)受封富顺王长子,天启三年(1623)六月,袭封富顺王,是为第四代富顺王。王妃杨氏,继妃王氏。
第五代(末代)富顺王:朱由檽
常湢有四子:嫡一子由檽,万历三十四年受封富顺王长孙,后袭封富顺王,是为第五代富顺王,也是末代富顺王。
次子由柽,第三子由材,第四子由楻,都受封镇国将军。
由楻生慈富,慈富生和智,和智生怡圣,怡圣生伯盛,伯盛生仲发,仲发生安福,安福生静荣、静贵,静荣生于道光十二年(1832),静贵生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静荣生定昌,定昌之后情况不详。
(注:庶子,指妾所生之子;嫡子,指正室所生之子。)
大桴朱氏先祖朱载堘
大桴朱氏,大多是富顺王朱厚焜的次子、镇国将军载堘的后代。
载堘的长子翊錓,生于嘉靖三十年(1551)五月二十八日午时,卒于天启二年(1622)十一月十七日寅时,字龙河,受封辅国将军。夫人王氏。
翊錓的第四子常漐,生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卒于康熙十三年(1674),字麟聪,受封奉国将军。夫人陈氏,妻室还有黄氏、田氏。有二子:长子由松,次子由柏。
荆恭王墓金镶宝石凤穿花顶簪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十六年(1643)正月,张献忠攻陷蕲州,荆王一系的亲王府、郡王府、将军府及其他府邸,被张献忠农民军一把大火,烧个精光。“陈氏夫人,跳城身故”,后来葬于蕲州城南仓鸡山;常漐与黄氏、田氏,“携带二子”,隐姓埋名,“各地逃生”,曾避难英山、霍山,“难以谋生,无可奈何,返回蕲春”,蒙田氏收留,“改朱叶姓”。较长一段时期,他们“伏处草茅,备尝辛苦”,后来总算在“层峰环绕”的大同乡大桴山安顿了下来。
常漐死后,葬大桴冲金星;黄氏死后,葬田桥乌沙畈;田氏死后,葬大桴冲金星。由松生于崇祯四年(1631),卒于康熙十二年(1673),葬龙井河筲箕岩右角;由柏死后,与母亲田氏合葬。
康熙大帝雄才大略,为了巩固清廷统治,促进社会繁荣稳定,他注重消除民族隔阂,力促“满汉一家”,他允许明太祖后裔“俱复朱姓”,朱常漐的子孙们,就安安心心地在大桴山聚族而居,他们自食其力,成了一群忠厚朴实的山野村夫。
朱皇帝的这支裔孙,隐居在山深林茂的大桴冲,寂寂无声地生活了将近两百年。
朱常漐流徙田桥
朱厚焜,明太祖朱元璋的裔孙,第一代荆王(荆宪王朱瞻堈)的玄孙,第四代荆王的庶二子,朱厚焜次子朱载堘,朱载堘的长子朱翊錓,朱翊錓的第四子朱常漐,朱常漐流徙田桥,辗转到大同大桴,为大同大桴、柳林一代朱姓始祖!
崇祯十六(1643)年正月十六日,张献忠率领的农民起义军雪夜奔袭蕲州!
镇国将军朱常漐的妻子陈夫人曾在洗漱时,随手将一对金环置于盆底,并连环带水倒人池中。陈夫人不见金环,怀疑是丫环所偷,便责罚拷打丫环。丫环潜人城隍庙躲藏。半夜时分,丫环听到两大汉议论起义军要攻打蕲州,在荆王府侦探时,看到一妇人将金环倒人池中被鸭子吞食。
丫环赶快跑回王府报告陈夫人所听到消息。陈夫人半信半疑,抓来白鸭杀掉,果然看到金环。证实了丫环的话是真的。
荆王世系表
朱常漐本要将起义军攻打蕲州的事报告荆王,碍于丫环之话无凭无据,未启奏。
正月十五日,蕲州下起鹅毛大雪。荆王府对近在广济的张献忠部队原本还有戒备,此时全都放松戒备。
是夜,张献忠部队雪夜奔袭蕲州,天未亮时就已经抵达荆王府城门之下。很快城门被攻破,结束了荆王府两百多年的历史。
就在张献忠部队攻城的同时,朱常漐因有所戒备,趁天未亮,使用吊框从城上将家人一垂下城堞。当陈夫人垂下城堞时,绳索突断,陈夫人坠城身亡。
朱常漐只好付重金与一佣人,收验陈夫人尸体。自己带着黄氏、田氏和两个孩子(朱由松、朱由柏)逃离荆王府。
一个多月后,来到蕲春北部山区张家塝,仍觉不安全,又流徙到与蕲春交接的安徽境内,接着又到英山。走走停停,过了数年流浪生活。
一天,他们从英山出发,往鄂豫皖交界的田桥大山区流浪,被一支队伍冲散,朱常漐被队伍带走。
黄氏、田氏和两个孩子继续流浪到田桥。被田桥田姓人家收留。
荆恭王墓金镶宝蜂蝶赶菊挑心
一天晚上,田姓人家发现两个放牛娃偷偷在灯下看书。经询问,才知道他们是兄弟俩,从荆王府逃难出来的。每天晚上看的是家谱。
田姓主人听说是帝王之后,再也不让他们放牛了,而是请了一位教书先生,教兄弟两读书学习。
兄弟二人长大后,田姓主人又将自己的两个女儿许配给这兄弟俩为妻。
成家后,兄弟两来到大同大桴、柳林一带,在这里安家落户、繁衍后代。
朱常漐被队伍带走,这支队伍便是活动于罗田英山一带的农民起义军。当时大明崩溃,清人入境,起义军的宗旨便是反清复明。经过审问,得知朱常漐是从荆王府逃难的“将军”,便推举朱常漐为首领,但并无实权。
黄土岭荆藩墓出土戏曲故事图金掩鬓
转战于鄂豫皖交界大山区三年之久,最终失败。失败后的朱常漐潜回田桥和儿孙们共度晚年。
反清起义失败,清王朝也知道了起义军中有个头头叫朱常漐,是大明天子的后代。一怒之下,便要对荆王府中侥幸活着的人“斩尽杀绝”。
这消息传到田桥,已在大桴、柳林一带安家落户的朱由松、朱由柏,从朱氏家谱上看到“金朱玉叶”一词,一家人便隐去朱姓,改为叶姓,躲过灾难!
康熙三年,清政府才决定不再追究朱明王朝后裔,朱姓人便全部聚集在镇国将军的庙里,集体恢复朱姓。
为了不忘几代人隐朱姓叶的历史,他们在祖宗牌位上,正面写的是朱氏,反面写的是叶氏,直到20世纪80年代,还有少数人保留着祖宗牌位,仍是这样写的。
资料来源:陈仕猛《大桴朱氏鼻祖——富顺王朱厚焜》、《湖北蕲春荆王府》(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有事找站长,中华朱氏网,长按扫码)
凡是朱氏宗亲生产或加工的产品,都可以在这里展示!中华朱氏年货大集开通了,请您报名!您需要什么产品请告诉商品中心。 以下是宗亲提供的产品,您如需要,请和他们联系:商品部主任:朱华情,19819884266! 中华朱氏专用酒,53度,酱香茅台系列。金世佳和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华情,19819884266 朱家有喜事,就用囍酒,53度,酱香茅台系列和浓香型系列,贵州茅台发货。金世佳和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华情,1981988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