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朱码街道:位于涟水县南部,东临大东、南集两镇,南接涟城镇,西与陈师镇相邻,北与岔庙、红窑、东胡集三镇接壤。总面积151.11平方千米,历史上曾经历多次行政区划调整。
2.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朱里街道:位于寒亭区东南部,面积80平方千米,辖57个行政村,该街道获得过山东省旅游乡镇、全市农业十强镇街等称号,境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
3.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沪、浙交界处,是上海市浦南重镇。镇域面积77.1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8万人,下辖17个居委会11个行政村。
4.山东省海阳市朱吴镇:位于海阳市,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和产业发展基础。
5.浙江省诸暨市陶朱街道:是诸暨市的一个行政区划单位。
6.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白洋街道朱村:明末,朱姓先祖从义乌十八派迁此定居,后发展成村,遂名朱村。
7.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青口镇大朱旭村:村庄较大且近海,朱姓较多。1983年撤大朱旭大队改为大朱旭村村民委员会,2002年5月由赣马镇划归青口镇。
8.上海市金山区朱行镇:俗称朱家巷,据史料记载南宋时已有人烟,明代朱氏家族世居,清代设镇,后因本地话“巷”和“行”谐音,故改称朱行镇。
9.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丁庄街道朱嘴村:明洪武二年(1369 年),朱姓由山西省洪洞县迁居乐安县朱营落户,后因淄河发大水迁至此处立村,因两河交汇形似嘴,故定村名朱家嘴,1958 年称朱嘴村。
以下是一些与带“朱”字的乡镇街道可能相关的古诗词:
1. 与“朱泾”相关:
- 《大风泊朱泾书以遣闷》(清·张预)
“昨夜月轮晕如磨,破晓颠风断帆路。平时软媚浅泾流,得势轩然能作怒。篙师系缆纵复横,断桥仆柳相支撑。忽闻急响堕船尾,惊禽跕跕冲波倾。我闻禽言行不得,去路关河莽难极。却怪长年利客行,盼断前头市烟直。日斜潮上云垂天,夕沽百钱醉且眠。来朝风色更谁料,不如挝鼓牵归船。”
2.与“朱户”相关(可泛指红色大门的人家,不一定特指某个带“朱”的地方,但可作联想):
- 《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宋·晏几道)
“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树头花艳杂娇云,树底人家朱户。北楼闲上,疏帘高卷,直见街南树。阑干倚尽犹慵去。几度黄昏雨。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阴深驻。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
3. 与“朱陈村”相关(虽不是乡镇街道,但与“朱”字相关的村落):
- 《朱陈村》(唐·白居易)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田中老与幼,相见何欣欣。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黄鸡与白酒,欢会不隔旬。生者不远别,嫁娶先近邻。死者不远葬,坟墓多绕村。既安生与死,不苦形与神。所以多寿考,往往见玄孙。我生礼义乡,少小孤且贫。徒学辨是非,只自取辛勤。世法贵名教,士人重冠婚。以此自桎梏,信为大谬人。十岁解读书,十五能属文。二十举秀才,三十为谏臣。下有妻子累,上有君亲恩。承家与事国,望此不肖身。忆昨旅游初,迨今十五春。孤舟三适楚,羸马四经秦。昼行有饥色,夜寝无安魂。东西不暂住,来往若浮云。离乱失故乡,骨肉多散分。江南与江北,各有平生亲。平生终日别,逝者隔年闻。朝忧卧至暮,夕哭坐达晨。悲火烧心曲,愁霜侵鬓根。一生苦如此,长羡村中民。”这首诗描绘了朱陈村淳朴的民风和宁静的生活。
(世界朱氏网编辑部)
2024年9月10日
同一个世界,追求不同的境界,世界朱氏网追求:创新、文明、祥和、拼搏!
(有事找站长,支持世界朱氏网,长按扫码)
寻根问祖,查找家谱,就上朱氏家谱库,联系微信:19819884266。
寻根问祖、编修家谱,传播朱氏文化,品“中华朱氏酒”、“朱府囍酒”。济南炎黄朱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1981988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