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抱山,明岳岱《阳山志》载:“元季,昆山朱氏卜葬此山……(朱氏)世为吴中缙绅之族,代不乏人,至今盛科目者皆称之。”考朱懋化墓志:“朱氏出睢阳旧族,为宋兵部郎中朱贯之裔,值金兵之乱,始迁于吴。”昆山朱氏家族墓葬群墓,历宋、元、明、清四朝。其墓葬史志有载或经发掘考证者,不下数十,均已毁。
其一,朱德润墓在阳抱山。朱德润,字泽民,元代官镇东行省儒学提举。曾与倪云林叠成“狮子林”假山。
其二,朱质墓在阳抱山。明代官指挥佥事。墓志铭载:“质墓桁葬子希范、希阳、希虞,名墓也。”
其三,朱懋化墓在阳抱山。朱懋化(1483-1516),朱文云之子[朱文云字天昭,明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官至湖广按察副使,有政绩],弘治状元朱希周之庶弟,官贵州都指挥司都事。
现存墓志铭 2 合,为资善大夫、南京吏部尚书,致仕前翰林院侍读学士、经筵讲官同修国史,睢阳朱希周撰文。
其四,朱半山墓在阳抱山。
朱半山,卒于明嘉靖间。墓中帛书口口州判官,“文林郎昆山朱半山之墓”。
2000 年采石被毁,由吴县市文管会清理发掘。
其五,朱用纯墓在阳抱山北麓。
朱用纯(1627-1698),字致一,号柏庐,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和教学家。其学恪守程朱,知行并进,所著治家格言脍炙人
口。有《愧讷集》及《大学中庸讲义》。及卒,私谥孝定先生。
建祠在昆山马鞍山东麓,与山南集璜祠、陶琰祠合称三贤祠。1928 年,李根源二次赴阳抱山访考朱子墓,既得“墓在北三梓堂,穴巳山亥向,地为朱家产,先生墓志铭,二千余言,彭定求撰”。
二、昆山市淀山湖镇金家庄村
"金家庄"誉为江南第一庄
金家庄有三支朱,一支曰元代朱德润后裔。一支曰明代朱瑄后裔。一支曰当地苦朱。
历史遗迹有:
一、朱德润故居,在金家庄甲子桥西桥堍略北。
二、朱家故居,在大羊圩正南,门前有西江及禁河港。从王家角往西北延伸占15000平方米,130间(五房、六房、七房、八房)居住。
三、朱家宗祠,在泖泾江东岸的吕字圩,坐北朝南。
四、朱家墓,在泖泾江水泥桥东北向。
五、桃园源,在金家庄泖江港东面"蝴蝶嘴"为朱氏家的桃园,有水潭,朱希周读书处。
六、文昌阁,在金家庄南闸,潭北永庆桥东侧,三间。由子朱吉改建二层楼阁。
(信息来源:朱艳召,待续)
(有事找站长,支持中华朱氏网,长按扫码)
寻根问祖,查找家谱,就上朱氏家谱库,联系微信:19819884266。
寻根问祖、编修家谱,传播朱氏文化,品“中华朱氏酒”、“朱府囍酒”。金世佳和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华情,1981988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