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钦房溯源合谱
序四
编史志,修家谱,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优良传统。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族是组成社会的基础,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浓缩体。要研究人类社会的历史,就必须高度重视家史的研究,因为家谱正是家族史完整而又真实的纪录。正如先哲所言:“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县之有志”也。国无史,则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以及科研成果无法继承和发展;家无谱,则祖先源流,家系世脉及先人生平事迹无法稽考。所以,谱乃氏族之意缆,人群之纲纪。撰写谱牒,既能通过寻根溯源,启迪后人不忘本末,继承祖之遗德,常温祖训,树立高尚的家风家规,从而激发敬祖睦族,爱国亲情;又能通过班序排列,明辨亲疏纲常,对后代进行长幼有序,尊卑有训及有利于社会公德的教育,从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它还有利于人口普查,计划生育及海峡两岸的统一大业。于国于家,利莫大焉。
我朱姓家史如同其他姓氏家史一样,历史源远流长,世纪臻荣。自沛国开姓以来,历时数千载,族众数千万,其派别如峰峦万叠,去似河流千条,子孙繁盛,人才辈出,世有簪缨,代多达人。宋朝大理学家朱熹,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近代人民军总司令朱德,今朝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皆其伟杰也。作为朱姓之子孙者,荣莫幸焉。
木思本,水思源,慎终追远,我大石朱氏 鼻祖通公,于南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由江西吉安府太和县千秋乡来湖南长沙府湘潭县唐兴湾立基。通公生七子,皆知名士,其中六子 太清公,于宋理宗开庆年间(1259),由湘潭唐兴湾开来湘乡大石高唐立基,迄今绵延七百余载,子孙繁衍达十数万众,棋布全国乃至海外,成为湘中之望族也。
自太清公至公字辈共七世,其中以 希政公派下的 公瑺、公珍、公琼、公瑗四房人丁最盛。我 公钦房祖系 太清公的第六代 希斌公之后嗣,希斌公是 希政公之三弟。公钦公生子二,必福居冠,必禄居亚。必福公于明末清初居住在湘乡山枣、湖山一带,妣廖氏生五子:俊、伟、杰、任、仕,其中伟(英生)公,妣刘氏生子八:遗、相、承、禄、权、贵、梅、林,即我山枣后人所称英生公八大房,自康熙年代至今,必福公一支子孙已达万余人,但绝大部分已迁徙外省他县,其中居住在陕西省的有数千人。我大石朱氏首谱时,正值明末战乱期间,当时修谱范围,主要是希政公派下瑺珍琼瑗四大房。我公钦公一支,由于居址星散,地远人遥,故未纳入总谱。致成遗漏之憾。迨至民国二十年间,我十五派祖 胜遂公(生桂),以满腔的赤诚,不惮劳瘁,寻源溯本,呕心沥血,朝查夕考,将 公钦公派下一支录成墨谱一册。胜遂公之初衷,在有生之年,将墨册集汇成章,编撰成帙,不料后因日寇侵湘,家乡沦陷,铁蹄所至,村舍为墟。抗战甫止,内战又起,硝烟迷漫,战火相阻,谁还顾及修谱之事。斯时,胜遂公已年届稀令,老迈体衰,力不从心,终于在解放初期未完成撰修谱牒的夙愿而抱恨长辞人世。临终前曾谆谆嘱咐后嗣将墨谱慎重保存。胜遂公仙逝至今又有近半个世纪了。政权更迭,国体变革,桑田沧海,物换星移。昔日年迈者相继去世,年青者现又成为老祖,如不将墨谱续成,我公钦公一房子孙将有失传危险。这不仅殃及我公钦房大多数人的历史根源,而且将辜负胜遂公当年抄谱保谱的良苦用心,每遇房众集合,均以谱牒未撰为憾事。现值太平盛世,政通人和,举国欣欣向荣,建设蒸蒸日上,又值大石朱氏七修族谱之际,为了完成胜遂公生前未竟的修谱遗愿。也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份珍贵的家史资料,我钦房后裔中的有识之士与大石朱氏七修族谱总会多次联系,双方议定同是太清公脉系,合谱有缘,于是,倡议以我胜遂公手抄墨谱为基础,将十二派祖志梅公以下各房人丁重新合录,集汇成册,刊印后附于大石朱氏七修族谱之后,以明我钦房和瑺珍琼瑗四大房一样,同是大石朱氏太清公之子孙。于是,在1998年戊寅岁农历年10月1日,邀集各房户主共商,正式成立了撰修大石朱氏希斌公后嗣公钦公房谱理事会。公推冬生(朝生)少发(朝启)任会长,负责整个谱务工作部署及人丁的登记和资料备集;梅松(朝梅)任副会长,协助会长开展工作,应祁(隆腾)任会计,负责经费的筹措和开支;志光(隆飞)任总编撰,负责整个谱册的编辑和书写;继元(朝松)继章(朝柏)任顾问,指导谱务工作的各项事宜,自此之后,本谱理事成员深感重任在肩,于是全力以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同心同德,任劳任怨,不避风雨,跋涉奔劳,走门串户,造册登记,远调近查,重稽复核,分类整理,精心编篡,日以继夜,为谱牒的撰成而竭尽愚忠,经之营之,历数月之久,上托祖宗之灵,下赖房众之力,终于撰成一册,续一线之脉,聊以告慰胜遂公在天之灵,但是,由于原有的墨谱资料极不完全,必福、必禄二公名下的惟字派,共有俊、杰、任、仕、聪、明、智、惠九房。但除惟伟(英生)一房详录外,其余八房均不详。英生公下的天字派,共有遗、相、承、禄、权、贵、梅、林八大房仅有天梅(俊魁)一房有详载,其余七房均未详,无从稽考,只能依原墨谱五照录。天梅公之下的仲字派,共有达、通、选、迎、逵等五房,其中有四房还往陕西,只剩仲迎(廷耀)公一房。而仲迎公下的志字派,又有林、梅、相、柳四房中,志林公未娶为止房,志相、志柳迁往外省不知去向,惟有志梅公(文端)一支,世居湘乡山枣、湖山、东山及湘潭等地,其后裔尚有住地可查,所以本谱收辑范围,主要以志梅公房下的嗣孙为入谱对象,此乃事实之万不得已,决非有意遗落他房也。望我钦房后来贤嗣,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他日续修谱时,定能弥补缺漏,将我钦房的谱牒撰得尽善尽美,以不负先人遗愿。
世盛邦兴修谱牒,合力同心撰家乘。瞻仰前贤,源远流长。我族大石,根深本固,先辈余荫,佑启后嗣,人文蔚起,枝茂叶荣,子孙发达,世代隆昌。谨此为序。
本谱理事会全体成员会拜撰
太清公十七代孙隆飞字志光执笔
公元一九九九年乙卯岁
(朱汉修)
- THE END -
研究朱氏文化、编修家谱,品酒酌茶、读史看天下,看《中华朱氏网》,品“中华朱氏酒”、“朱氏家族酒”。凡是订用一件酒者,年终惠赠《中华朱氏通讯录》一份,视为“中华朱氏网”会员,享受会员服务! A、“中华朱氏酒”,中华朱氏网监制,每箱6瓶,每瓶500毫升,茅台酱香、53度,坤沙5年。480元一箱,茅台镇发货,送货上门! B、“朱氏家族酒”,中华朱氏网监制,每箱6瓶,每瓶500毫升,茅台酱香、53度,碎沙3年,360元一箱,茅台镇发货,送货上门。中华朱氏网精心打造,纯粮食酒,货真价实!联系电话(微信):1981988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