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乘谱牒

图文热点

新安朱氏源流名裔考(二)

来源:管理员| 上传者: 中华朱氏网| 2020/07/19 18:16:21 浏览量:3007

(一)朱文公(熹)世系

朱熹,属涔公季子朱瑰的九世孙。瑰字舜臣,居歙之篁墩,唐天祐中,公以刺史陶雅之命,领兵三千戍婺源,民赖以安,因家焉,仕置制茶院,夫人杜氏同墓葬婺源三都连桐丑山。生三子。

《朱子文集大全类编》卷一《支派源流》:“一世茶院公讳瓌,字古僚,号舜臣,其先吴郡人。唐广明间,黄巢作乱,避地歙之黄墩。天佑中,以刺史陶雅命,总卒三千,戍婺源而督其征赋,巡辖浮梁、德兴、祁门四县,民赖以安,因家婺源,是为婺源朱氏始祖。”

1.jpg

朱熹在《婺源茶院朱氏世谱》序里也说:“熹闻之先君子大史吏部府君曰‘吾家先世居歙州歙县之篁墩,相传望出吴郡,秋祭率用鱼鳖。唐天佑中,陶雅为歙州刺史,初克婺源,乃命吾祖领兵三千戌之,是为制置茶院。’”徽国公朱熹序中所说的“吾祖领兵三千”中的吾祖,就是师古公次子,四世祖古僚公。

其世系图表如下:


2.jpg

新安朱氏族盛,散居江淮闽广、吴越、金陵者不可枚举。”目前,据有关资料报告,单韩国和台湾两地朱涔的后裔就有近30万人。

3.jpg

千百年来由于新安朱氏夫郎,王桥府君,娶汪氏,葬婺源一都紫荆花坞;朱文公(熹)祖父森,字良材,赠承事郎,生神宗乙卯年(1075),葬福建政和县感化里四都桂林坊护国寺傍,土名索谷,娶程氏,葬建阳兴化浆溪铁炉岭。父松,字乔年,号韦斋,同上舍出身,仕承议郎、守尚书、吏部员外郎兼史馆校勘累,赠通议大夫, 追封粤国献靖公,生绍圣四年(直097)闰二月,殁绍兴癸亥年(1143)三月,葬崇安县上梅里中峰寺傍,娶祝氏,葬建阳崇泰里,土名寒泉坞。  

《朱子文集大全类编》卷一《支派源流》:“八世讳松,字乔年,号韦斋。生宋绍圣丁丑。政和八年,同上舍出身,授迪功郎、政和县尉。丁外艰,服除,更调尤溪县尉。历官左承议郎、守尚书员外郎兼史馆校勘。绍兴癸亥,卒于建州水南环溪精舍,寿四十七,迁葬崇安县上梅里寂历册中峰寺之北。”

                    4.jpg


嘉靖乙卯年《朱氏统宗世谱》载: “熹,字仲晦,先字元晦,号晦庵又晦翁又逐叟。建炎庚戍年1130)九月十五日,生于延平龙溪郑氏寓舍,绍兴十八年 登进士第,绍兴二十一年(1151),任泉州同安主簿;隆兴元年(1163)除武学博士;乾道二年(1166)枢密院编修;淳熙八年(1181),提举江西常平茶盐、知南康府转秘书郎、江西提刑宝文阁学士,赐绯银鱼兼崇政殿说书改知漳州秘阁修撰;绍熙三年(1192)知静江广西经略;绍熙五年,焕章阁待制侍讲转知潭州湖南安抚使,赐紫章服,封婺源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致仕;庆元六年(直200)三月九日午时卒,享年71岁。嘉定三年(1210)赠中奉大夫宝谟阁学士,又追封信国公,绍定三年(1230)改封太师徽国公谥文;至正二十二年(1362)加封齐国公。


5.jpg

朱文公(熹)墓地

朱熹娶建阳白水草堂刘士勉之女,追封硕人,淳熙三年(1176)十一月十三日卒,与熹同葬建阳县崇政乡加禾里九顿峰下,土名龙归后塘(注:现称黄坑大竹岚),坐西向东,前有笔架峰水口,鼓楼山水绕山环直至考亭。绍熙三年(1192年)筑室定居考亭。”熹生三子五女,即“塾、林、在”和三婿刘学古、黄干、范元裕。其中第三女和第五女夭折。

6.jpg

朱熹三个儿子命名全带“土”字旁,九位孙子命名全带“韦”字,二十位玄孙命名全带“水”字旁;熹后第四代(注:十三世)33位嫡孙命名全带“木”字旁,第五代43位嫡孙命名全带“火”字旁,表明朱熹子孙全以“五行”循环命名的。朱熹享年71岁,从政总共九年,立朝仅四十天,他多数时间用于读书立卷,给后人留下了一大批精神财富。

新安是朱熹先祖地,熹在世时,自称“新安朱熹”。绍兴二十年春(1150年)朱熹21岁时,返婺源故里祭扫祖墓,淳熙三年二月(1176年)朱熹47岁时,又返婺源省先人墓,并写了《归新安祭墓文》、《藏书阁记》和《婺源茶院朱氏世谱后序》。

7.jpg

 (二)新安朱氏源流

朱氏之先出自颛顼高氏第五子卷章,卷章生二子,次子吴回,吴回传陆终,陆终生六子,第五子晏安,佐舜有功,其后得曹姓。曹氏传二十世,至周武王克商,封曹挟于邾国(春秋诸侯国名,今山东费县、邹县、滕县等地),建都于邾(今山东曲阜东南陬村),附庸于鲁,子孙以国为姓,称邾氏。朱仪父于鲁隐公元年会盟于蔑(今山东邹县境内)。数从齐小白尊周,遂进爵为子。仪父九传至茅成子,为楚国所灭。邾国贵族四处逃散,但他们念念不忘自己邾国,因而去掉耳旁,改姓朱。世居沛郡(今安徽西北)。传至南唐师古公由苏之洗马桥避难于歙之黄墩,其子茶院府君,讳环,又名古僚者,于唐天佑中,以歙州刺史陶雅命,领兵三千镇婺源,民赖以安,子孙遂家焉。官制置茶院,称茶院公。茶院传廷隽,廷隽传昭元,昭元传惟则,惟甫。惟则公之后世居长田,为长田派。

8.jpg

泾川朱氏始祖纬公像

惟甫公传芦村府君振,振生四子:伟、旬、发、举。伟公又名中立,号拙翁,历官于淮道,归过泾信宿于丰登乡(今榔桥一带),见其土地沃饶,山水明秀,遂同子旦公居焉,为张香派(今黄田及浙溪、榔桥一部分)。而旬公迁福建晋阳,子森公,孙松公,曾孙熹公(朱熹)。繁衍昌盛与分迁支派。

宋时,婺源朱氏第六世孙伟公(生于北宋嘉佑四年,卒于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059—1129率子旦公迁居泾之张香都城里(今黄田乡李元村境内),繁衍昌盛,人丁兴旺。旦公生三子,长子旺迁青阳,三子荣迁花林都(今安吴乡紫阳村)。二子兴生二子,长子祺,次子八二。八二迁金陵(今南京市)。

祺生五子;桂一、桂二、桂三、桂四、桂五。桂三和桂四无传。桂一、桂二繁衍最盛。桂一的四世孙神保由谢塘冲迁塘头。五世孙观奴由谢塘冲迁汪村。六世孙祖保迁大成都(今北贡乡境内,已无考)。八世孙文真迁毕家冲,武真迁溪上都。达真迁李园,通真迁漕溪城山下,茂真迁竹坞(今浙溪马渡桥),选真迁长寿冲(今浙溪大庄),庆真迁谢村(今黄田双河村内),逅真迁任村殿下,道真迁小溪。九世孙琼渊迁合溪,平渊迁徐村,浙渊迁眉山。二十一世孙子珊迁城山。二十二世孙镖迁城中学门前。二十三世孙贤珊迁石泊里。二十四世孙明子迁马头。二十五世孙巡迁石山铺,文芳迁田畈,文鼎迁琴溪。二十六世孙武坦迁田畈。桂一的后裔还有迁鲍村、兴官坦、香碓、新屋里,鳌山、书堂、横印桥、白杨岭、涌溪、竹丝碓、榔桥、湖埂、五么灯、百禄村、叶江岭、小河口、前坦、算盘坦、伏梓溪,屏山等地。桂二的三世孙进保迁里之楼下。四世孙汪弟迁大成都。八世孙葵庆迁溪上都(失考)。九世孙陈保迁冷水山。坞忠迁湖村檀,晃忠迁水碓里,永政迁马家岭,金龄迁马村。十九世孙盘初迁马家岭。二十世孙天寿迁湖田。二十二世孙本明迁北亭都高村。二十四孙明龙迁马村。二十五世孙文冬迁岸前都上坊。

9.jpg

泾川一世祖纬公

胡朴安《泾县乡土记》中说:“朱氏族大,散居于县之东乡,纵横十余里,户口数万。花林朱氏也繁极盛。荣公七世孙武保迁田中都。九世孙正原迁梓里中陇。十也孙隆生迁龙坦。十一世孙柳昌迁杨村,藕昌迁永定都罔上。闹宗迁琴堂,虎关迁下宅。十八世孙广昌迁洪村都霞潭,烈宗迁田中都朱村。二十世孙天庆迁永定都,武锣迁赤滩,开钦迁东园,天禄迁沙峰。二十一世孙文球迁上杨村。二十二世孙本迁田中都中村大石里,本本迁琴溪。二十四世孙明项迁百林岭山口,明杰迁马头螺丝塘。二十五世孙文双迁赤淮。二十六世孙武贤迁状元岭。以上迁出者均繁衍成村落、支派。还有不少朱氏后裔外迁者,如迁宣城西坂头、南湖周村荡、杨柳铺、竹丝坝、水阳、西河,旌德十七都、十八都,宁国港口镇,铜陵朱村耆、凤凰耆,高淳永丰,建德县,繁昌,芜湖,潜山,六安、英山县。外省有江西南昌,湖广汉阳县、辰溪县、益阳县、常德襄阳县、容城县、衡州、黄州、黄梅、云南省、四川重庆、中江县等。

10.jpg

被破坏的泾川朱氏二世祖旦公墓地

以上是清乾隆期间朱氏繁衍迁徙盛况。乾隆以后繁衍、变迁因无资料可查,情况不清楚。现在朱姓仍是全县的大族之一。朱姓不仅是东乡“朱、胡、洪、郑”四大姓之首,而且朱姓或朱姓为主聚居的自然村落散布全县各地,据初步调查有七十多处,分布在黄田、浙溪、榔桥、安吴、蔡村、黄村、丁家桥、茂林、凤村、铜山、苏红、昌桥、爱民、汀溪、章渡、孤峰、太元等十六个乡(镇)。尤其黄田、浙溪、安吴三个乡朱姓最多。朱姓聚居的村落,黄田乡的狮村坦、屏山村、杨武坑、桂林村、菱角塘、杨武山、朱家门、合溪、丙子山、前坦、下眉山、九甲里、老屋、叶家岭、河塌、文公、七甲祠、百路堪、徐村、八甲祠、苏塘、蛟龙潭、白杨岭、黄泥桥、塘头街、百梁、李元、李塘马岭、老杨武坑,金冲、水碓、大湾、塘上、小溪村、保险庄、黄田、上黄田、洋船屋、敬休堂、高村、马冲。浙溪乡马渡桥、五甲祠、竹坞村、大庄、朱家。安吴乡十甲里、下榨里、沙峰州、油菜园里,老屋村、四甲朱家、杨村朱家。昌桥乡朱家、朱家湾、大朱村。丁家桥镇枫坑朱家、苏红乡桃岭朱家、上漕朱家。爱民乡杨尖朱家,汀溪乡联合朱家村、章渡镇河沿朱村、孤峰乡杨泊湖朱家滂,太元乡冷水山朱家。蔡村镇毛田朱家店、小康朱家涝。黄村乡九义朱家村。茂林镇溪口朱家坑。凤村乡长征朱冲山。铜山乡麻岭朱家。其中五十户以上大的村落,黄田乡黄田、屏山、狮村坦、徐村、塘头街、李园、小溪,浙溪乡竹丝坞,安吴乡十甲、四甲、下榨、沙岭洲、杨村,蔡村镇朱家涝,丁家桥镇枫坑朱家等十五处。纂修宗谱与议定派行。

11.jpg

泾川朱氏宗谱,始纂于明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再修于明嘉十九年(公元1540年),三修于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乾隆谱共印二百二十部,每部十站本。共收录四千六百余人。后因族大人繁、支派多,分居各地,意见难统一,故乾隆后一直未续修宗谱了。有的而以支派、分甲续修支谱。如黄田八甲先后于道光五年(1825年)、光绪二十八年(1909年)续修过《张香都朱氏支谱》。(原创 安徽朱氏公号运营)

(推荐人:朱明)

长城.jpg

- THE END -

核心价值观2.jpg

研究朱氏文化、编修家谱,品酒酌茶、读史看天下,看《中华朱氏网》,品“中华朱氏酒”、“朱氏家族酒”。凡是订用一件酒者,年终惠赠《中华朱氏通讯录》一份,视为“中华朱氏网”会员,享受会员服务!

中华朱氏酒.jpg

A、“中华朱氏酒”,中华朱氏网监制,每箱6瓶,每瓶500毫升,茅台酱香、53度,坤沙5年。茅台镇发货,送货上门!

朱氏家族酒2.jpg

B、“朱氏家族酒”,中华朱氏网监制,每箱6瓶,每瓶500毫升,茅台酱香、53度,碎沙3年,茅台镇发货,送货上门。中华朱氏网精心打造,纯粮食酒,货真价实!联系电话(微信):19819884266.

蝴蝶(飞舞).gif

15.png






  •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