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华朱氏家谱库收录了编号为05765的《莆田朱氏通谱》,1999年10月编纂的.在转发过程中,第一支入闽入莆朱光启公后裔朱路生宗亲传来了两张先祖在河南省固始县的坟茔,现一起转发如下:
谱序
族之有谱,犹省、州、市、县之有志,国之有史也。木本固而末必茂,水源深其流必长。吾朱源远流长,祖有懿德,积德深固,子孙繁衍,亦犹是也。
此次续修《莆田朱氏通谱》经过五年慎重调查、收集、鉴别,本着重在史实,以正世系源流,以清昭穆次序。今石阜、琳井二世系已取得三点共识:
(一)吾朱源为颛顼之后,历经唐、虞、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隋、唐,传至唐宰相朱敬则共一百零七世也。敬则为吾朱入闽各世系之共祖。敬则生二子,其后嗣分为三世系入闽。
长子光顺生守温,传嗣浑、申锡、澥、贻范、㺲。澥为石阜世系入闽入仙邑之始祖;㺲为石阜世系入莆之始祖也;
次子光迪生子守滔传嗣十五代孙松,松子熹为闽北朱氏始祖也;光迪次子守同传嗣涣、重熙、泳、光启、玑。光启为琳井世系之入闽始祖,玑为琳井世系入莆之始祖也。
三世系代传至今,瓜秩连绵,科甲联芳。
(二)朱氏入闽入莆按时间次序为:第一支七世孙户部尚书朱光启率子玑于乾符六年初(公元879年),从河南光州固始入闽。时值黄巢军逼近福州,闽帅郑镒知玑忠勇,辟为防御团练使。同年三月,黄巢军围福州,玑出家赀招集智勇,分屯要害,巢军莫敢近,郡赖以安。后迁古田令。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一月黄巢军攻占唐都长安,群方鼎沸,士大夫皆以乱世不乐仕进。玑沿檄至莆,悦莆之山明水秀,遂卜筑小龟屿揖壶峤之左家焉。配萧氏,敕封恭人,生三子:长曰无逸、次曰山则、三日无苟。天佑四年(公元907年)玑携子无苟回故里省亲,逗留固始数月间,迂疾而卒,终年六十七岁。苟遵遗命葬父于先茔之侧。原莆之水南琳井(今莆田县黄石镇井埔村)有“唐古田令朱公祠”与“唐古田令朱公妣敕封恭人萧氏墓”碑一座。此即为琳井世系入闽始祖朱光启及入莆始祖玑之世系也。
坟茔所在地址:河南光州固始县城南八里松村
第二支为朱敬则长房六世孙工部侍郎澥(仕于昭宗光化天复年间曾任袁州司马)于天复年间(公元901-903年)率其族从河南南阳入闽,避地侯宫,后迁仙邑香山里党田乡,葬于香山上源,碑曰“始祖唐袁州司马朱公坟”,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澥生三子:长曰贻范、次曰贻逊、三日贻业。贻范子扭,天祐乙丑科(公元905年)明经进士,授浙右监司、都官郎中。因白马驿变(公元905年6月)与南阳从兄葆光及唐旧臣颜荛、李涛辈同日挂冠,迁莆之水南,提举石阜仓守,种梅以居。配仙邑方氏,敕封遂昌县君。原水南有石阜丑公祠与墓,文革期间被毁。此即为石阜世系入闽始祖朱澥及入莆始祖丑之世系也。
第三支为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朱敬则次房光迪子守滔之后嗣十五世孙朱松从江西婺源入闽,任政和县尉,后迁任尤溪县尉。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九月十五日松子熹生于尤溪,世称紫阳朱氏,列代尊称朱子,被后世推为自孔孟之后最伟大之思想家,一代圣人。
此外石阜琳井两世系中个别名人族系归属问题亦随之澄清。
朱氏入闽入莆入闽北三世系子孙已广泛分布我国各省份及港澳台以至海外各地,人数已达数百万之众。在国内,以华东、华南、华中最为集中。在国外,又以东南亚国家为多。其中仅韩国就有十四万、北朝鲜有六万多人。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宗亲回乡寻亲拜祖者日益增多,并迫切希望续修族谱。普遍认为吾朱氏谱谍之作纵可为后世子孙追根溯源,继承祖德为国为民尽忠尽孝之优良传统;横可联络国内外宗亲同胞情谊,共同为世界和平与繁荣贡献力量。且自清末以来,入闽入莆朱族已有二百余年未系统续修谱谍,若不及时抢救,势必中断本宗历史。此即为吾辈此次续修《莆田朱氏通谱》之缘由与深远意义也。是为序。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离休干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美术家,玑公三十二世孙朱玉书敬书。
(注:有需要详细资料者,请联系编辑部,19819884266)
世界朱氏网编辑部
2024年6月1日转发
同一个世界,追求不同的境界,世界朱氏网追求:创新、文明、祥和、拼搏!
(有事找站长,支持世界朱氏网,长按扫码)
寻根问祖,查找家谱,就上朱氏家谱库,联系微信:19819884266。
寻根问祖、编修家谱,传播朱氏文化,品“中华朱氏酒”、“朱府囍酒”。金世佳和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华情,1981988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