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大帝,炎帝和黄帝什么关系,谁更早?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世界朱氏网 | 2020/03/04|浏览量:2468
上古大帝,炎帝和黄帝什么关系,谁更早?
贵州 章正贤
不少人都以为炎帝和黄帝是弟兄,
或是同一时期的人,其实非也,炎帝
比黄帝早多了。
下面我们不妨来看一看他们各自分
别所处的年代就清楚了。
现据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
的《姜》为线索和依据进行简介及探
讨,并以炎帝直系逐代往下顺延,看
到多少代后才有黄帝的出现。
炎帝是姜姓的始祖,是少典的儿子
。
少典娶有蟜氏之女姙姒(又名安登)
为妃。生长子勖其(黄帝的先祖,黄
帝是少典的后裔,但不是少典之子。
)。生次子炎帝,名轨,又名石年,
因育于姜水(今渭河流域),故以姜为
姓,姜姓自此始。也称帝魁或帝嵬,
号烈山氏或连山氏。甲申年(公元前
3217年)生。纳莽水氏(赤氏族,始居
甘肃礼县及陇西赤谷、赤水,后迁眉
县、渭南县、勉县一带)名听詙为夫
人,生子临魁、帝柱及女儿女桑、精
卫、女伪、瑶姬和少女等。
姜轨(炎帝)发明了先进的农具,
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耕作技术,使
生产的粮食产量大大增加;又亲尝百
草给部落的人们治病,使部落的群体
减少病痛和病亡,平均寿命得到了提
高,人们深信他是上天派来拯救部落
的,就给他冠以“神农”的称号并推选
为部落新首领。这个部落是一个古老
的部落,他们的先祖是钻木取火的燧
人氏,以火德王天下,故名炎部落。
姜轨成新首领后,人们便把他与上帝
联系起来,称他为炎帝。别的部落就
称该部落为炎帝部落。后来,这个部
落的每一代首领均被称为炎帝,因此
炎帝是这个部落自姜轨开始至第十一
世祝融为黄帝司徒为止的这段历史时
期,并不是一个人或一代人。但我们
在这里所说的炎帝即第一代姜轨。
炎帝部落在当时来说,是较为先进
的部落。在部落首领的带领下,选种
育种,刀耕火种,制造先进的农具,
提高生产力,增加粮食产量,率先告
别吃了上顿无下顿的渔猎生活而进入
当时较为先进的农耕社会。以谷物熟
食为主,一日三餐基本有所保障;率
先遍尝百草以寻各种植物、矿物及动
物为药给人们治病,开辟了中草药治
病的先河,奠定了中医中药的基础。
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加之药物治病
的不断普及和医术的不断提高,人们
平均寿命也有所提高。一些小的部落
逐渐融入,部落不断发展壮大,一些
不愿融入的部落也不断遭到兼并。随
着时间的推移,初步形成了华夏民族
的基本雏形。部落的先进与壮大,部
落首领功不可没。人们只要提到炎帝
,后面必然会加上“神农”这一富含神
话色彩的称谓,意即上天派来教他们
农耕、给他们治病,带他们走上衣食
有所保障的上帝之子。
姜轨为华夏民族公认的人文初祖之
一,位列伏羲、女娲、少典之后,黄
帝之前,所以人们统称炎黄而不称黄
炎,即由此来。
第二世:姜临魁,姜轨长子。居姜
水(渭河流域)。
第三世:帝承,临魁子,居姜水,
在位六十年。
第四世:帝明,帝承子。在位四十
九年。生二子:长宜、次伯公。
第五世:帝宜,帝明长子。居郦山(
今陕西临潼)。在位四十五年。
第六世:帝来,帝宜子,又名克
(厘)。在位四十八年。生二子:长
里、次惠公。
第七世:帝里,帝来长子,又名居
(哀、裹)。在位四十三年。
第八世:帝茎,帝里子,又名并。
后迁陕西大荔并兰镇。生二子:长克
、次戏。
第九世:戏,帝茎次子。生二子:
长器、次小帝。
第十世:器,戏长子。生二子:长
封巨、次祝融。
十一世:祝融,器次子。为黄帝司
徒,封邑山东临沂县。
世系挂线为:
/勖其(黄帝支系)……
少典[
\姜轨(炎帝,又名石年)~
临魁~帝承~帝明~帝宜~帝来~帝
里~帝茎~戏~器~祝融……
从炎帝十世起,部落族大散漫,聚
合力逐渐衰微,本已扩大的疆域不断
受到以蚩尤为首的九黎族的袭扰与侵
并。这时,一个新兴的部落出现了,
他就是少典长子勖其的后裔~轩辕部
落。
轩辕部落的首领以土德王天下,故
称黄帝。黄帝生于甲辰年位,即公元
前2717年,本姓公孙,后改姬姓,由
于生在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县境内
),故名姬轩辕,族群被称为轩辕部
落或黄帝部落。
在炎帝部落受到蚩尤部落侵扰时,
不得不求助于逐渐兴起的黄帝部落。
此时的九黎族不光侵扰炎帝部落,对
轩辕部落也虎视眈眈,战斗力极强,
如果炎黄部落不联合,难以取胜。因
此炎黄两个部落一拍即合,二部联合
在涿鹿(在今河北涿鹿县境内,当地
至今有古战场与蚩尤墓等古迹。)对
蚩尤激战,最终打败了九黎族部落,
首领蚩尤被擒杀,余部退回南方,大
部分演变成了现在的苗族。之后不久
,炎黄部落为争夺地域,在阪泉(今
河北涿鹿县境内)经过三次大的械斗
,炎帝部落不敌黄帝部落,最终融入
黄帝部落。炎帝十一世祝融也成了黄
帝部落的司徒,封赠山东临沂。黄帝
部落的疆域空前扩大,基本囊括了中
原及南方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基本形
成了华夏民族的主体骨架。
上述可见,炎帝生于公元前3217年
,黄帝生于公元前2717年,炎帝比黄
帝早了整整500年,按平均年率32年
计算,黄帝至少比炎帝晚十六代。而
炎帝十一世祝融为黄帝司徒的记载,
是炎帝至祝融之间,至少漏载了五代
之故。
扩展资料:
炎帝是中国神话故事中很有名的人
物,对中国古代的许多方面都有着重
大贡献。因此在民间有着很多关于炎
帝的故事,其中尤以他教授人们种植
农业和为了能够更好的为人们治病而
尝试草药最为出名。
据说在女娲造出人类之后,并没有
教授人们任何的生活技能,一切都要
靠人们自己去钻研。看到人们生活痛
苦他不忍心,于是就想教人们种植农
作物。
恰巧当时刚好有很多的稻谷从天而
降,他就将这些五谷杂粮全都种在开
垦出来的土地之上,当这些粮食作物
成熟之后分发给大家,教会了大家种
植方法,从此不用再受饥饿的痛苦了
,人们吃的问题解决了,还有着疾病
的问题,炎帝不仅是农业专家,还是
医学大家,他无私的为人们看病,解
决人们的病痛疾苦。
甚至为了能够准确的判断药性,他
还一次又一次的亲身尝试药草,很多
时候尝到他的舌头都麻木了,在此期
间更是多次中毒,游离于生死的边缘
。但是他依然没有放弃,坚持着为人
们的付出。据说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
《神农本草经》便是他传下来的。在
他之后,黄帝对中国的医学也有具大
贡献,他在继承炎帝药学的基础上,
在诊疗上又更进一步,编著了流传至
今的《黄帝内经》。当然,《黄帝内
经》并非黄帝一人所为,它的具大贡
献者还有岐伯,所以后来人们都称中
医为“岐黄"之术,缘由此来。
据相关资料记载,蚩尤也是炎帝后
裔的一支,姜姓。因矛盾离开炎帝部
落,到南方繁衍生息,逐渐发展壮大
。到蚩尤这一代,已有81个兄弟,分
管81个小部落,每个部落在长期的狩
猎生活中,都练就了独门绝技,战斗
力极强,共同推举蚩尤为联盟首领,
试图夺取炎黄部落的疆域,先拿族大
散漫的炎部落开刀,不料事与愿违。
参考资料:《姜》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3版
2020年庚子岁孟春月
(推荐人:朱圈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