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学研究及其历史使命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中华朱氏网 | 2020/10/15|浏览量:1121
自秦统一以后,墨子和墨学在中国学术史中的寂寞冷清,和实在令人扼腕叹息的现状了。墨学像一颗流星,在先秦曾辉煌一时,曾与儒学并为显学,甚至其耀眼程度一定程度还超过儒学。但秦汉以后,一直沉默如海,大概与已经远逝的历史有关。世间粉尘杂绕,一直清以前,学者都已把其忘却。清人注疏国故,得以发现,民国偶有墨学论著出现,近几十年墨学开始得到重视。1992年10月6日在首届墨学国际研讨会上正式成立墨子研究会,吸引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参加,兴建了墨子国际研究中心和墨子纪念馆,举办了一届国内、六届国际墨学研讨会、编辑出版了5000多万字的墨学研究论著,与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墨学专家建立了联系,初步形成了以墨子故里山东省为研究中心,连接四大洲的学术研究网络,墨学终于赢了久违的辉煌。在我看来,这些还很不够很不够,没有把墨学做到真正的发扬光大。
人们谈及中华文化,往往论及孔盂儒学与老庄道说,对于墨子却似乎被遗忘了。当印度人以及西方人拿起“中国威胁论”时,我们总简单地说,中国的强大并没有侵占世界的野心,却很少拿出充分的理论和论据来说明。中国爱好和平,主张防御性军事力量的主张没有很好的伸张,墨子就是主张防御性军事建设的代表人物。面对日益衰落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很少有人再提起,墨子的大同世界没有得到很好的张扬。墨子精神蕴含的精神没有得到很好的阐发。对墨学的研究还没有从治国理政、处理当代国际关系和人类大同理想的方面去创新墨子思想,对墨子理论发扬光大,纯粹为了学术而学术,这么有太大的现实意义,固然弄清楚墨子思想与各派的关系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发展创新墨子思想中“尚贤”“尚同”、“兼爱”“非攻”的博爱思想和大同社会,为中国已知人类提供共同的价值观,影响世界。墨子的研究很不够。
发掘具有时代性志的墨子思想,而同时又能被全世界广泛认同和接受的核心文化价值,并且努力将之弘扬出去。对墨学的研究还远远没有落到实处,更没有遍及百家。徜徉在半空里的“热”,关注所及的还停留在儒家学说的孔孟一系、道家学说的老庄一系,以及佛家的粗浅部分。中国的传统文化汪洋恣肆、博大精深。
在研究上,要把墨学当作大同世界的出发点,而不是归宿。
一、中外名人对墨学的评价
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的前辈伟人和学者是怎么论述墨子及其学说的意义的。
骂过墨子的孟子:“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眼高过顶的庄子:“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
墨家弟子曾经说过:“天下无人,墨子之言犹在!”
孙中山:“古时最讲‘爱’字的莫过于墨子”。
毛泽东:“墨子是个劳动者,他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
鲁迅:“墨子是中国的脊梁”。
蔡元培:“先秦唯墨子颇治科学”。
胡适:“墨翟也许是中国出现过的最伟大人物”。
杨向奎:“中国古代墨家的科学成就等于或超过整个古代希腊”。
更为重要的是,对墨子的尊崇绝对不是中国一国之私言,而是得到国际一流人物的广泛认可的。请看:
汤因比:“把普遍的爱作为义务的墨子学说,对现代世界来说,更是恰当的主张,因为现代世界在技术上已经统一,但在感情方面还没有统一起来。只有普遍的爱,才是人类拯救自己的唯一希望”。
李约瑟:“在西方,有弩机的弓最早于10世纪在意大利出现,墨者的发明比西方要早1400年左右。”
池田大作:“墨子的爱,比孔子的爱更为现代人所需要”。
成中英:“墨家强调生产,重视经济,提倡科学研究,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理性思考的能力,以及逻辑的探讨,再加上它的兼爱精神,表现出一种高度群体性的功利主义。这些,都可以成为现代科技发展的促进力量”。
汉明说:“墨子的理想是真正的大同世界”。
一、墨子历史情况
先秦显学,与儒学成为两大显学,曾经一度超过儒学影响,但最终销声匿迹。有人言是因为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原因,实际是因为其理论太超前,与社会无法适应所至。迨至帝制覆灭,迎来民主共和,宗法制、宗族制度破坏后,墨家思想始迎来当代辉煌。其提倡的“尚贤”“尚同”、“兼爱”“非攻”的博爱思想和大同社会,亦与马恩共产主义暗合,实乃是中国历史之最宝贵共产主义之思想。
我们今天据以了解墨子和墨家学说思想的当然只能是《墨子》了。应该说,《墨子》不是墨子亲自所写的,而是一部墨学的丛书,内容极其丰富,其中有相当的部分还有待于深入的研究。《墨子》起先有71篇,到了北宋只有63篇了,今天就仅剩下53篇了。
今天研究墨子和早期墨家的思想,我们的主要材料是《尚贤》《兼爱》等24篇。从《备城门》到《杂守》的11篇是讲战争防御的技术的,当时是当面口授,还可能附有图解的,所以,在今天看来,文字就格外地简略难解。《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这六篇则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其中特别珍贵的是包括了中国最早的几何学、光学、力学和一般物理学方面的知识,还有相当完整的逻辑学说,同时,也就是在这六篇里,高度重视实践、保护私有财产,价值极高。
墨子和墨家学说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首先,是墨学和当代伦理价值。墨家提倡兼爱共处、急公好义、节俭利人、自苦勉行,反对战争侵夺、以等差之爱来基础的愚孝、损人利己、人人交恶、苟且偷安,倡导博爱人民、集体主义、勤俭节约、热爱劳动,这些毫无疑问都是不仅具有当代意义,而且也是为全世界共同接受的普世价值。墨家的反对等差,有帮于建设新型的人际关系;墨家贵义重信,有助于建设诚信社会和新型团体机构间关系;墨家的牺牲精神,更是有助于建设勇于承担、见义勇为的新型社会关系。
其次,是墨学和当代政治。墨家是主张正义治国、贤人治国的,针对国家可能出现的各种弊病和不良情况,墨家都有一整套的对策理论。国家混乱失治,以“尚贤”、“尚同”对之;国家贫穷衰落,以“节用”、“节葬”对之;国家奢靡迷醉,以“非乐”、“非命”对之;国家无礼淫野,以“尊天”、“事鬼”对之;国家侵凌欺夺,以“兼爱”、“非攻”对之。假如我们将这些学说从时代的限制和遮蔽下释放出来,毫无疑问也是具有当代意义和世界价值的。
第三,是墨学和当代经济。墨家在经济学方面的思想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墨家是高举“赖其力者生”的大旗的,高度重视社会生产,高度提倡劳动致富,高度提倡强力而为,反对富贵天定。墨家对科学技术的高度重视,在传统中国更是无与伦比的,这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最先声。墨家还对社会财富的分配具有卓见,它关注共同富裕,配合兼爱,消弭过度的贫富差距,尤其高妙的是,墨家早就注意到不要抢夺子孙后代的资源,要为可持续发展留下空间。墨家以利害相权作为自己的社会交换论的基础,具备了公平正当的维度。在中国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今天,我们应该特别珍视墨家节用制欲的消费观,格外注重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控制消费、留意积累。墨家的逻辑理性也对经济的谈判进退具有相当的价值。尤其是在竞争已经转化为以人才竞争为根本的今天,墨家的高度组织管理要求和能力,对管理者“好学博通”、“修身亲士”、“口言身行”、“上行下效”、“君子无斗”的期待更是具有恒久的生命力。
在中国的传统中,如此具有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思想家、实践家、学派、学说是不多见的,是我们子孙后代,特别是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人必须高度重视的最珍贵的财富。
我们前面举了一些距离我们不远的伟人和大学者对墨子和墨家的评价,让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遥远的古代,那些距离墨子并不太远的人对墨子和墨家的评价吧:
墨学研究的状况。汗牛充栋,一套《墨子研究集成》就几千万字。20多年来,中国在墨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学术成果,在各个墨学研究领域都获得重大进展,沉寂许久的墨学研究又开启崭新篇章,千年绝学实现了伟大复兴。山东大学滕州市墨子研究中心作为中国墨子学会秘书处,20年间,先后编辑出版了《墨子大全》、《墨子研究论丛》、《墨学与当今世界丛书》、《墨学研究》、《墨子名言》、《科圣墨子》等150余部、5000多万字的墨子研究论著及系列通俗读物,其中一些堪称墨子研究史上的标志性成果。
二、墨子研究的当今状况及主要误区
1.局限于学术研究。表现之一,是墨学本身思想的研究,又集中在墨学本身,墨学与诸子百家学派的关系,以及流传等方面,实际是就学问做学问,只不过为墨学研究,制造泡沫。表现之二对墨子学说当代意义的研究。例如,墨子非攻思想及对构建和谐世界、墨子政治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墨子兼爱思想的理论涵摄及其当代价值,都是阐发性研究,既不能为国家的大政方针出力,又不能教化民众,除了发文章,评论文,晋职称外,无甚大意义。
2.没有从同一性、起源性。
3.研究上的片面性。一谈起墨家思想总是有很多人说出墨家与如家的不同之处和不合之处,实乃认识论之误。没有很好地和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结合起来
4.更没有和共产主义理想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系统的大文化观念。中国历史不乏大同理想。《礼记》记载
5.墨子思想没有和民众结合。一种思想如果束之高阁,不走向民众,则影响历史不大。如果死守传统经典而不开拓性创新,墨子思想还不是活思想。没有一个人把墨学思想用“大爱”向老百姓宣说,教化。
三、墨子研究的历史使命
1.捡起曾经失落的宝贝。不是中国没有宝贝,而是国人不识别宝。不能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破除学术上的崇洋媚外。以“尚贤”“尚同”、“兼爱”“非攻”等思想为核心,从哲学的层次,曾规律的层次,天地人起源的层次重新充实和阐发,并发扬光大,为全世界所接受。整个世界打破了血缘关系,以国家作为处理国际事务的标准,如何治理好国家,成为当前的必要。在废弃了宗族制度的中国,研究墨子和发扬光大墨子思想,显得尤为必要。
2.从墨子思想中总结出国际关系的规则。
3.从墨子思想中找人类的大同世界。也为中国特色理论创新中找到方向。
2020年10月15日11: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