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风向真的变了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世界朱氏网 | 2020/12/21|浏览量:1350

风向真的变了......

今日评法 
图片

作者丨燕梳楼   转至:燕梳楼  ID:燕梳楼2009


风向真的变了。


新的互联网风口下,将有无数飞猪掉下来。


就在昨天(2020年12月20日),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了一系列重大且强烈的信号。


由于信息量较大,我只挑重点来说。


作为全年经济工作的重要风向标,此次会议一个最重要的调整就是,把“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放在了首位。


这个定位,非同小可!


要知道,与往年历届经济会议相比,排在第一的永远都是“改革开放”四个大字。


但这一次的会议不同,“强化科技力量”上升为国家战略,而“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则紧随其后,“改革开放”从第一位序列降到了第四位。


顺序之变,前后之别,彰显的是科技强国的决心与意志!


在今年科技产业不断被“卡脖子”的窘境之下,该调整战略,发起一场科技领域的“卫国战争”了!


大国需要有自己的卡位,自己的节奏!


同时,中央还首提“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并居于第六的位置,甚至还排在了住房问题的前面。


由此可见,反垄断与防范资本无序扩张,已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地步!


这是三个重大的变化和表述,下面我逐一帮大家划个重点,因为每一条都和未来的我们息息相关命运相连。


其实今年的报告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通篇都是大白话,根本不需要过多解读,估计就是怕落地时被各级读歪了。


第一,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这是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中之重。


前面说了,发展科技已经不是一种提法,更不是一项工作,而是一个战略,是关乎一个国家生死存亡的战略任务!


所谓百年不遇之大变局,是定局还是出局,最终只能靠科技实力说话。


这一部分燕梳楼主要关注三点:


1、要抓紧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重点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


关键词是什么?是基础研究,基础科学!


这也是我们被西方科技卡脖子后的最痛领悟。


所以需要补课,需要奋起直追,三五年不行,要有板凳十年冷的决心!


2、要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中小企业创新活动;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显然,是希望BAT等互联网企业能有大担当、大作为,不要仅仅把眼光盯在老百姓那几斤白菜、几斤水果的流量上。


更不要把先进的算法,领先的数据用到诱导消费和AI杀熟上。


要放大格局,联合创新,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成为国家战略科技的有生力量。


你们的方向,应该是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


3,要规范科技伦理,树立良好学风和作风,引导科研人员专心致志、扎实进取。


这段话其实非常直白了,不要搞那么多水论文和假专利,抑或是“金融科技”,没有一个国家是靠论文强国的,我们需要的是扎实的科研成果,不是论文数量!


该把那些沽名钓誉的伪专家们,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


简直就是祸国殃民!


第二,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为什么要单单把产业链拎出来,并且放到仅次于战略科技的重要位置,这背后满满的都是教训啊。


在这一部分,中央讲了3点,可谓字字千钧。


1、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


卡脖子的问题不用多说了,仅一个芯片就让我们寸步难行,更是逼着华为卖掉了荣耀断臂求生,更不要说光刻机这样顶尖的技术了。


这些卡脖子的问题不解决,我们就永远无法和美国这样的流氓国家,在世界舞台上分庭抗礼。


2、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搞出更多独门绝技。


我们不仅要发力核心技术的克难攻坚,还要在我们擅长的领域做深做细,一招鲜吃遍天,要鼓励更多的像华为、大疆这样的科技企业领跑世界。


3、要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打牢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基础。


这段话就更直白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我们不是没有产业,也不是没有产业链,而是在基础科技、基础工业方面,还有点急功近利,亟需静下心来,夯实基础打牢根基。


第三,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并加以强调,足以说明中央已经下定决心,要解决新形势下互联网巨头所带来的新型垄断,以及背后国内外盘根错节的资本无序扩张乱象。


对此,燕梳楼在前面几天也作过多次分析,并研判互联网的野蛮生长时代将彻底终结。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历史文章验证。


随着最高规格经济会议的定调,新一轮的金融整肃必将惊天动地。


这一部分,主要从四个方面破题。


1、国家支持平台企业创新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同时要依法规范发展,健全数字规则。


什么是平台企业?各行业各领域的头部企业,包括一些新兴产业的独角兽,你们不用担心被收拾,只要有利于提升国际竞争力,并且遵守法律规则,国家都会支持!


人民把你们养大,你们不到外面和别人厮杀,只顾着割自家人的韭菜,算什么本事?


2、要完善平台企业垄断认定、数据收集使用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规范。


这段话真是非常及时,就在昨天暴发的美团大数据杀熟事件,已经闹得民怨沸腾。而美团也只是杀熟大军中的一个而已。


出行中的滴滴,购物中的拼多多,旅行中的携程,都存在利用数据垄断杀熟和宰客的问题。


而今天人民日报也适时公布,国家“净网行动”发现17起APP违反《网络安全法》,涉嫌超范围采集个人隐私信息。


再不向这些企业开刀,老百姓的隐私真的就要“裸奔”了。


3、要加强规制,提升监管能力,坚决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市场的问题最终还是监管的问题。


中央并没有把问题直接归咎于市场,更没有直接各打五十大板了事,而是躬身自省,并对监管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


加强规制,提升能力。8个大字,就是要逼着监管跑起来,不能跑到市场前面,但也不能被市场甩出老远。


否则,类似炮打监管层的外滩事件还会出现。


不要怪资本太傲慢,只能说我们的监管心太软!


只有频频亮剑,当头棒喝,才能让他们保持清醒!


4、金融创新必须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


这段话尤其重要。


什么是金融创新?


不是金融前面加个互联网,就是金融创新了。


更不是披上“云“的外衣,整点新名词,弄个算法,就恃才傲物了,就可以忽悠监管,收割老百姓了。


通过疯狂烧钱,数据杀熟,ABS加杠杆放贷,玩帽子戏法,追求羊毛出在狗身上,这都不是金融创新,这是欺下瞒上,欺世盗名!


就在昨天,监管还勒令下架支付宝“互联网存款“相关产品。


你能想到吗,这样一个互联网巨头,竟然“无照驾驶“非法吸储!


这样的创新能是金融创新吗?就是逃避监管、无法无天!


所以作为监管部门,可能接下来要在如何界定何为创新上下一番功夫了。


因为,中央还监管的前面还加了一个词:“审慎“。


就是说,也不能为了监管而监管,搞一刀切,千人斩,宁愿错杀一千也不错放一个,这是懒政行为,同样要反对。


要充分鼓励平台企业联合创新,鼓励中小企业勇于创新,只要合法合规,国家就大力支持,并提供日照充足的肥沃土壤。


反垄断不是反创新,这必须要严格区分开来。


总的来说,此次会议对于后疫情时代,对于落入谷底的中美关系来说,将具有非常重要且现实的意义。


无论是内循环还是外循环,还是内外双循环,我们都将打出自己的节奏,掌握自己的命运,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而各路资本大佬和互联网巨头们,也请收起你们的傲慢,放大你们的格局,同你们的国家站在一起,在世界科技的星辰大海里乘风破浪吧。


大鹏一日随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变的是风向,不变的是风口。


有人振翅高飞化雄鹰,


就有人摔落在地成死猪。


善弈者谋势,先谋而后动罢!


百年之大变局,你我皆是局中客!


与民生息,方能基业长青!

(编辑部摘录2020年12月21日06:16:4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