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东夷文化——中华文明三大源头之一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世界朱氏网 | 2024/01/03|浏览量:653
中华文明三大源头相对独立的发展,其结果就如下图,在五帝时期发展“大火并”,又经过上千年的时间,最终融进一条大河内。
其中属东夷文化相当顽强,从夏商周起,东夷文化就与华夏文化反复较量。如夏朝时东夷族大羿代夏,到少康复国;然后是东夷文化的商取代夏朝;周朝再取代商朝,并将齐国与鲁国打入东夷文化的中心地带——山东。中华文明的雏形才真正形成。
另外,比较有意思的是东夷族少昊部落的一支西迁,这一支又是秦朝的祖先。
华夏与东夷相互纠緾的结果之一,就是东夷文化中的“神话人物”与华夏文化中的“神话人物”合而为一,比如太昊与黄帝,帝俊与帝喾,还有蚩尤成为华夏文化中的“兵主”。
东夷文化发展脉络
1981年9月,山东省沂源县发现一块猿人头盖骨化石,这块化石距今四十万到五十万年前,被定义为沂源猿人,这即说明在旧石器时代,山东一带是古人类活动的区域。
再发展到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家通过挖掘与整理,将山东地区东夷文明分为五个阶段——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它们都是东夷人所创造出来的不同阶段的文化,且是一脉相承的。
后李文化
后李文化,是山东地区新石器时期最早的文化遗址,发掘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后李村而得名,属新石器早期,其年代大约距今8500——7500年之间,前后延续约一千多年时间。
后李遗迹主要有半地穴式房址、壕沟、灰坑、陶器和墓葬等。
半地穴式房,属于人类从石洞中走出的住居。半地穴式房是在地上挖浅坑,浅坑之上由木棒支撑,再加一些草叶等等遮挡,因夏天凉爽冬天可避风寒,且建筑简单,被北方地区人类接受。
壕沟,是一种简单防御设备,这是定居式文化必备的东西。
陶器,是人类社会由旧石器时代发展到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
墓葬,证明当时人类已发展出“文明”。因为修墓葬是人类想象死后世界的产物,当人类没有“死亡”概念时,对尸体就会如动物一般,是不管不顾的。
北辛文化
北辛文化得名于山东滕县北辛庄遗址,1956年发现,其年代距今约7400年至 6400 年之间,它上接后李文化。
北辛文化有二个农业特征,一是粟粒碳化颗粒的发现,二是大量磨制生产工具的出土。粟是耐旱作物,是中国北方发现较早的农作物之一,它的出现证明北辛文化中已出现农业。
二是磨制生产工具,如石制的有斧、铲、刀,鹿角制的锄等。配合“粟”的出现,北辛文化的生产方式应该是“刀耕火种”。
即先以石斧,后来用铁斧砍伐地面上的树木,晒干后用火焚烧。经过火烧的土地变得松软,利用地表草木灰作肥料,直接播种,用如此方法去其它地方播种,然后静待收成就行。这是一种十分粗糙的农业生产方式。
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因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大汶口遗址而得名,它上接北辛文化,距今约6500—4500年,延续时间约2000年左右。
大汶口文化以农业经济为主,主要种植粟。农业经济“发达”的同时,产生一定量的粮食剩余,这就使得大汶口文化的家畜饲养业相当发达,所以大汶口文化的墓址中有大量用猪与狗随葬的现象。
随葬品除了猪狗外,还有大量的陶制品,这也间接说明这些物品属于墓主的私人用品,由此产生“私有化”,还有“阶级”的出现。
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是在大汶口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今属济南市章丘区)而得名,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距今4000年前),大约在”五帝“时期。
龙山文化的一大特征是——城堡,比如龙山镇城子崖,寿光边线王古城址等等。
城堡的出现说明二个问题,其一,龙山文化的文明程度已到达相当高的程度,因为筑城是一项大工程,需要大量的脱离劳动生产;其二,龙山文化面临较大的威胁,必需修建军事设施抵挡。
而这种威胁极有可能是与龙山文明水平相若的二里头文化早期(华夏文化的发展阶段),东夷文化与华夏文化爆发冲突,东夷失败,东夷文化的发展被迫”中断“,由此发展成岳石文化。
岳石文化
岳石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山东省平度市东岳石村而得名。年代为公元前1900-前1600年,文化时代大致与中原地区的二里头文化相当,大约为夏朝期间。
岳石文化属于城邦国家发展时期。但据后人考查,山东岳石文化较龙山文化鼎盛时期有明显的退步,主要体现在陶器的制作工艺上。
夏朝期间,有穷后羿及寒浞等代表的东方的势力夺取夏政,史称“太康失国”。后羿等东方势力能夺取夏朝,首先需要自身具备相当的实力,因为他们面对的不是一个处于部落阶段的社会,而是夏王朝,这是一个国家形态的社会,拥有强大的动员力及组织力,拥有较部落社会强大得多的军事潜力。
如果有穷氏不与夏王朝处于大致相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上,拥有相似的社会动员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是不可能取代夏朝的。
只不过随着“少康复国”成功,夏王朝即开始了对东方地区的征伐,帝杼时期仍然继承了这种做法,在更大规模上展开对东方地区的军事经略。
东夷文化成为边缘文化,伴随着中心地区对边缘文化的一系压制,东夷文化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便从中华文化源头之一变成了“天下——四夷”中的东夷,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彻底融入中华文化之中。
(信息来源:历史长河边的磨坊 2023-11-15 00:57 发表于湖北)
2024年1月3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