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论ll中国是最早失去神性的国家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世界朱氏网 | 2024/09/17|浏览量:513
中国历史长且幽远,但是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拥有神性的国家,也是最早失去神性的国家,由此造成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缺少核心的神性支持。
此处所说的中华民族精神所指的时代,是春秋战国以后的时代。
其实在商周以前,中华是一个神性十足的民族,在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比中国的神性认识的更早,信仰的更彻底,夏商及其以前,是神性非常充足的宗教信仰时代。中国的周代前期(还不能以西周东周的时代划分)则是人神共信的时代,周代晚期——春秋战国时期,则是人文战胜神性的时期,人文兴起,神性逐渐消失。
孔子就是人文战胜神性的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他总结了西周初年人神共信时代表面的部分——礼、乐等思想,形成了一套维护社会秩序的理论与体系,那就是儒家思想。
凡是叫思想的,都是神性是丢失以后叫法。
儒家思想从社会的需要出发,不断从人性的角度去解释神性时代的礼仪制度,进行革命性的阐发,导致了中国社会进一步失去神性的支持,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儒家思想。
从各种古籍记载来看,从甲骨文的出土来看,中国曾是世界上神性最充足的国家,时间最长,从伏羲时期一直到西周末年,长达万年,甚至数万年,正是这几万年的历史,成为人类所有神性基地的来源。
以孔子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是站在人文的角度、立足于人性的阐释,总结了上古时期对神性的仪式和礼仪而形成的一种维护社会秩序的伦理与行为的理论,是一种人文文化,这个时期,中国完成了对神性的脱胎换骨。
我们一说传统文化,以前在清朝以前的文化都是传统文化。其实不然,我们说传统文化,其实就是指的春秋战国以来形成的儒家文化,以及道教文化等等,已不是夏商时期的神性文化。
通发源于亚洲中部的高原——昆仑山、喀喇昆仑山的人类最早的神性信仰,由于历史和地理条件的变迁,形成了同源神性和不同分支的文化范畴。在未来的发展中,在昆仑山、喀喇昆仑山的南麓——南亚次大陆,古印度形成了婆罗门教、吠陀时代,他们是后来的佛教、印度教的起源,在西南的德干高原,古代的波斯帝国,则形成了古代的波斯帝国教,在阿拉伯半岛,在公元后七世纪形成了伊斯兰教。在地中海沿岸形成了犹太教及起衍化的基督教,对原始基督教的不断变异,形成了各种基督教的流派。
在昆仑山、喀喇昆仑山的西北部,在俄罗斯公国,则形成东正教等。
唯有向东发展的华夏民族,则最早脱去了神性的外衣,演化成东方的儒家文化。
由上古时期的神性文化到儒家文化的演变,主要是周公制礼作乐以及历代的战争所造成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异族的入侵更进一步使中国的神性文化的衰落。维持社会稳定的儒家文化离神的世界原来越远,到孔子时代,孔子都不相信神的存在了。
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实际是在补上了孔子的原始儒学神性的缺失。南宋时期的朱子理学文化,本质上了规范了儒家思想的中的家庭伦理规范。进入新中国时代,中国曾一度打到了孔老夫子,以阶级斗争为理论旨趣的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和理论的武器,导致了以和谐为主要目的的儒家思想丢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有志之士和国家逐渐意识到没有传统文化支持的中国,如果紧紧依靠法治建设,国家的治理不会长治久安,于是,开始重视所谓的传统文化。大坝已冲垮,再去弥补,其效果可想而知。
中国的当务之急,就是为中华民族树立新的信仰。这新的信仰,没有神性的参与,没有历史的法统,新的信仰是很难诞生出来的。
2024年9月17日 汉明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