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

图文热点

山东东阿县以“朱”命名的村庄

来源:管理员| 上传者: 中华朱氏网| 2023/03/31 17:15:00 浏览量:1555

1.jpg

2.jpg

3.jpg

朱南村 位于陈集镇人民政府驻地南 0.6千米。东邻姬庄村姬韩路,西连张太宁村,南接后韩村,北靠朱北村。朱姓明朝中期自安徽迁此立村,以其三世祖“朱旺山”人名命名村名。1958年9月,朱旺山村划分成为2个大队,因村大部分位于南半部,故命名为朱南大队,归属陈集人民公社领导;1984年7月机构改革,撤销人民公社,实行乡镇制,即更名为朱南村村民委员会,简称朱南村委会。面积 1.3 平方千米。房屋 382 幢。居民212户,803 人,均系汉族。有秦、杨、周、李、朱、魏、田、于、张等姓。主要经济来主要经济来源为农业。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

朱北村 位于陈集镇人民政府驻地南 0.3千米。东邻姬庄姬韩路,西连张太宁村,南接朱南村,北靠胡庄村。朱姓明朝中期自安徽迁此立村,以其三世祖“朱旺山”人名命名村名。1958年9月,朱旺山村划分成为2个大队,因村大部分位于北半部,故命名为朱北大队,归属陈集人民公社领导;1984年7月机构改革,撤销人民公社,实行乡镇制,即更名为朱北村村民委员会,简称朱北村委会。面积 2.33 平方千米。房屋 525 幢。居民340 户,1215 人,均系汉族。有秦、朱、刘、孙、丰等姓。主要经济来源为农业。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物产有羊、鸡、鸭、杨树、槐树。

朱场村 位于高集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北6.5千米。东邻齐河田楼村,西连娄集村,南接旦北村,北靠齐河朱庄村。据《王氏族谱》载,清乾隆年间,王氏始祖由程王迁来,因所居住的是朱家场院屋,故称朱家场,简称朱场。1958 年8 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同年9月,设立朱场生产大队,成立管理委员会。1968 年9月,更名为朱场大队革命委员会。1981年6月,复名朱场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年10月,我国实行政社分设。1984年9月,撤销朱场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成立朱场村村民委员会。面积0.4平方千米。房屋53幢。居民48户,151 人,均系汉族。有朱、高、韩、杨、姚、尹、周、王等姓。主要经济来源为农业。主要以小麦、玉米为农作物。

朱海村 位于高集镇人民政府驻地北 1.5千米。东邻户庄村,西连赵牛河,南接孙安村,北靠老赵村。据《朱氏族谱》载,朱氏始祖于明永乐初年由江南凤阳府宿州县迁来平阴县永宁乡立村,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以地势低洼改名朱家海,简称朱海。清朝承德郎中城兵司马指挥使朱景云,清雍正丁未进士朱念修故里。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同年9月,设立朱海生产大队,成立管理委员会。1981年6月,复名朱海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年10月,我国实行政社分设。1984年9月,撤销朱海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成立朱海村村民委员会。面积 3.31 平方千米。房屋 330 幢。居民 308 户,1146 人,均系汉族。有齐、李、朱、王、利、周、张、马姓。以种植农作物为主。

朱集村 位于铜城街道办事处驻地南9千米。东邻孙道口,西连刘墩村,南接王庙子,北靠杨庄村。始祖朱光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因立过集市,故名朱集。1949年至1957年,属东阿县鱼山区。1958年属东阿县道口人民公社。1971年,属东阿县黄屯人民公社。1984 年,和刘墩分开大队并成立朱集村村民委员会至今。2003 年,属东阿县铜城镇。2004 年,属东阿县铜城街道。面积1.52平方千米。房屋 287 幢。居民203户,781 人,均系汉族。有朱、付、周、王、于等姓。主要经济来源为农业。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

朱圈村  位于牛角店镇人民政府驻地南67千米。东邻黄河,西连史圈村,南接黄河坝北靠黄渡村。据朱氏族谱记载,朱氏原籍江西凤阳府宿州,自洪武年间迁此地居住。因紧邻大清河(今黄河)道,修堤坝将村圈起来,为防水患,故名朱家圈,简称朱圈。1958 年,归属牛角店人民公社。1984 年,撤销公社改镇,生产大队变更为行政村并成立朱圈村村民委员会。面积1.08 平方千米。房屋 210 幢。居民 210 户,872 人,均系汉族。有尹、万、刘、孙、范、吴、李、王、朱、周、任、赵、张、江、付、国、高等姓。主要经济来源为农业。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棉花等。

朱庄村 位于新城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北5.5千米。东北邻西王集村,西连刘道人堂子村,南接省道S325,北靠赵牛河。据清宣统元年(1909年)朱氏族谱和状元碑载,朱氏始祖朱鲁于明初从北京油坊迁此立村,取名朱庄。1955 年,成立朱庄初级社。1958年,成立朱庄公社。1982年,撤公社化改乡,改名为朱庄村。2003年改称新城街道朱庄村至今。面积 1.93 平方千米。房屋 234 幢。居民190 户,756 人,均系汉族。有朱、刘等姓。主要经济来源为农业。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

(信息来源:中华朱氏网)

2023年3月31日

附记:2023年3月30日赴东阿参加“黄河地名文化研讨会”时收集到的东阿地名。

6.jpg


(有事找站长,支持中华朱氏网,长按扫码)

寻根问祖,查找家谱,就上朱氏家谱库,联系微信:19819884266。

微信图片_20220804184831.jpg


寻根问祖、编修家谱,传播朱氏文化,品“中华朱氏酒”、“朱府囍酒”。金世佳和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华情,19819884266。

朱府囍酒.jpg

中华朱氏酒9.jpg


  •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